首页 >> 学术活动

【专家视点】董秀华受邀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奋进教育强国路系列访谈之“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撰稿人:高教所 日期:2024-10-12 浏览量:404

 建设教育强国,龙头是高等教育。如何更好发挥高等教育的功能优势,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9月29日,我院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董秀华受邀参加上海教育电视台奋进教育强国路系列访谈充分发挥高等教育龙头作用”。

 

主持人:奋进教育强国路!今天我们很荣幸邀请到了教育部教育大数据与教育决策实验室研究员董秀华。我们知道,在今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您觉得高等教育可以如何作为呢?

董秀华:从高等教育的功能来说,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科研创新的策源地和高端人才创新人才的蓄水池,应该说是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的天然的交汇点。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学校其实是在统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和使命担当的。

具体一点说,高端的创新人才,尤其是像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像应用领域的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应该说是高校人才培养创新最重要的两个突破口,这是人才培养主阵地的功能发挥。

然后从整个科技创新面的角度来讲,也是两个头上亟需要有突破。一个其实就是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原创性颠覆性的关键技术的突破,是国家当前非常亟需的,尤其是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之下,科技自立自强已经提到了一个国家战略的高度。再有一个,其实就是我们高校,积累了非常多的科技创新的成果,但是在转移转化到现实生产力的环节上,最后1公里还是需要实质性突破。

从人才汇聚的角度说,高校本身其实是有一种磁石效应的,磁石效应就是它有自身的一个磁心、磁核,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包括我们说到的国家高端科研平台集聚,包括学科交叉的基本生态,包括人才培养的梯队积累等。事实上,这些对高端人才都是有很强的吸引力的。

在当前的国际环境之下,最关键的是,高校怎么样能够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以及人才汇聚三个功能能够更好地发挥协同的作用,大家都充满了期待。很多的高校也在努力地尝试把一些相对分散的要素集聚到一起,然后实现一个协同、集聚创新的优势。

 

主持人:就像董老师您说的,围绕着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其实近年来我们也看到推出了不少改革举措,尤其是今年可以说是迎来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专业调整,那您觉得这样的新要求、新变化传递出怎样的信号高校应该如何做好专业调整和学科布局?

董秀华:之前,我们的学科专业目录基本上是10年更新一次,但是最近几年,学科专业目录迭代的节奏越来越快。有一组数据,我们可以大致上参考一下:十八大以来,全国普通高校新增的本科专业点布局2.1万个,被淘汰的,就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点,被撤销的是1.2万个,这是十八大以来12年的时间。还有一组数据是今年,2024年,为了适应我们国家战略需求的新设专业点是1673个,然后同时相对的一个数据是,不适应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专业点,被撤销的是1670个。总体来讲这个调整的幅度是前所未有的大。

所以我们说这次的或者说近几年来的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它更多的就是体现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要越来越多地从原来学科知识体系往国家和社会需求的角度转型,就是从学科知识的内循环、小循环,转到国家需求的外循环、大循环,进而把这两种循环能够有机结合起来的发展趋势。

具体到高校的实施策略角度来讲,其实我们会常说到新设,这个其实是更多满足新兴的学科专业人才需求,新设要提前布局要充分论证。然后自身的一些传统的优势也不是说可以随手可以放弃的,而是怎么样用一些新的技术赋能等方式实现内涵的提升和发展的迭代,达成升级的路径。当然,有时候一些学科专业人才需求量可能不大,但是对我们国家战略的角度来讲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学科专业,更多考虑的就不是一个规模价值的问题,而是它的不可替代性,所以可能就更多地考虑招生计划隔年投放或者几年一轮次的投放这样的策略,以确保能够实现供需适配。

 

主持人:在优化学科布局的同时打造金课也是提升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的一环。那我们今年也可以看到有不少高校其实都在探索诸如AI大课上的一些改革和尝试,所以在您看来,新形势下我们高校应该如何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呢?

董秀华:其实现在高校面临的一个很大的挑战就是我们的知识体系在爆炸式地更新迭代。在这个大背景之下,从我们人才培养的一个角度来讲,既定的教材,既有的讲义等都已经不能够与时俱进地体现我们知识发展的最新态势。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课程建设其实就越来越强调它的开放性,它的包容性。从我们教材更替的角度,从教师科研育人的角度,老师的科研成果怎么及时或者快速地转化到你的教学内容、课程建设的内容,都提出了很多的挑战。我们说的开放性,就是不能只读教材,是要在教材之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的资源,让孩子在规定的课程之外可以有更多的一种选择和拓展的机会。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了现在的程度,人工智能等怎么样能够在我们的教育场景,或者说课程教学的场景当中能够更好地实现数字化赋能,在教与学的场景中能够有更好的数字赋能的应用场景的实现,不是为了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标签,或者是作为一种外在的要素放进去,而是能够切实地通过信息技术赋能,能够提升课程的内容和实施的成效,也是让人充满了期待的。

 

主持人:我们常说,高校不单单是一个人才的蓄水池,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策源地,这次全国教育大会上也提到了,我们要逐渐提高创新能力,尤其是要强化校企的科研合作,这一块的话,那您觉得接下来可以如何更好地发力呢?

董秀华:我们也特别注意到,就是从整个的国家的科研创新平台体系的构建,到整个的战略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的集聚,然后再到这个重大的原创性成果产出的这些角度来讲,高校其实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有一组数据就是,最近10年间我们高校的R&D人员规模,从二十多万增长到了三十几万,就是10年之增长了60%。高校其实积累了非常多的优质的科研成果,但是在之前我们的业务循环当中,可能有很多就是锁在柜子里、锁在实验室、锁在专利或论文里,就是从我们科研评价的角度来讲,到这一步高校的任务似乎就完成了。但是现在,特别要关注的就是怎么样能够再往上、再往前走一步,能够把原来锁在论文、锁在实验室锁在专利层面上的一些科研积累能够切实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中间其实我们最新的一个政策,也是特别强调要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帮企业更好地解决他们面临的技术突破的瓶颈,另一方面也是可以从企业的角度能够提取更多的可以纳入高校科研范畴的一些议题,从而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实现一个更好的匹配,可以在科学问题的提炼和关键技术突破方面实现双向赋能。如果能够顺利走到这一步,那其实我们科研的创新策源功能就可以实现效能的倍增。

 

 主持人:谢谢董老师参与我们今天的访谈!谋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总目标,我们也期待高等教育能够更好地发挥龙头作用,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来源:根据上海教育电视台微信公众号采访视频整理

手机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