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联动发展中探索长三角地区教育综合改革新路
陈国良 (上海市教科院院长 研究员)
长三角地区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地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长江流域两大发达地带的交汇部,是我国经济格局中的关键区域。坐拥上海、杭州、南京等一批大中城市的长三角地区,区位条件优越、自然禀赋优良、经济基础雄厚、城镇体系完整、科教文化发达,具有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发展的独特优势,不仅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占据突出地位,而且在全球增长格局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普遍被视为最有可能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区域。
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是国家战略赋予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多个指导性文件,要求长三角地区在国家区域发展中率先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打造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期待长三角地区通过率先改革发展在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引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转型中发挥更大带动作用,为加快提升国家综合实力提供重要支撑、做出更大贡献。国家的区域发展战略为长三角进一步快速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国际区域联盟、国际大都市圈以及区域联动发展的成功实践和有益经验,为长三角深化合作、整体发展带来诸多启示与借鉴。
教育联动发展是基础、是动力、更是长效机制。长三角地区教育改革创新发展、联动发展和一体化发展,可为长三角地区深度合作发展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要求提供引擎和支撑,这既是由教育特有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及功能所决定的,也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综合改革试点任务的重要环节,同时还是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推动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解决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中共同面临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创新发展等重大战略问题的共同诉求。
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正逐步形成广泛共识。在两省一市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积极推进下,教育战线已经达成共识:对于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目标,长三角教育联动发展可为国家推进区域教育改革创新提供试验田;对于区域教育现代化的率先发展和提升区域竞争力优势,长三角可以联手加速共建地区性和国际性教育高地;对于服务省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长三角与各地可以逐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互补与多赢的大好局面。
长三角地区教育联动发展已在探索中推进。在长三角地区教育合作、共建和共谋发展的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两省一市领导和教育部门敏锐地把握历史带来的发展机遇,有效利用各自的竞争优势和有利条件,从联手解决长三角地区教育发展的共性问题与困难入手,探索“1+1+1>3”的区域教育协作改革发展新途径,联动合作、携手共进,在共赢的框架下,已经创建了若干平台和机制。各级教育、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研究机构之间的正式、非正式合作探索全方位展开。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领域,学校、学生、教师、家长、社会都正在或将要从合作共赢中获得实惠,区域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也将在共同发展中得到提升。
以长三角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深化区域教育联动发展机制。站在区域发展和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联手实施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区域教育率先发展,已成为长三角地区率先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的重大战略选择。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两省一市需要率先推进区域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在改革中突破现有体制机制不合理的壁垒与制约,通过强弱互补、强强合作,提升区域的整体水平和影响力。通过联手推进综合改革试验,主动探索推动两省一市形成教育公共治理的新机制,为推进区域跨省教育协作改革迈出新步伐,促进教育改革与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