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我院组团出访台湾参加“2013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3-12-5 18:06:00 人气:

2013年11月17—24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组团赴台参加“2013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为“中小学教育评鉴理论与实务”。大陆方面,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市教育评估院、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晓庄学院以及上海、江苏部分中小学校长、区县教育学院研究人员共33人与会研讨。大陆教育代表团以上海市教科院陈国良院长为团长、上海市教科院特级教师潘国青主任为秘书长,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汤林春、课程与教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夏雪梅、SHPISA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朱小虎、教育心理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王婷婷、普及指导室实习研究员刘莉;民办教育研究所所长助理刘耀明;院《教育发展研究》杂志编辑陈霞等10人出席研讨会。台湾方面云集了嘉义大学、中正大学、台南大学、台北教育大学、新竹教育大学、暨南大学、屏东教育大学、台湾国教院等专家学者及各县市部分中小学校长、少数教育行政官员。会议规模200人左右。研讨会结束后,代表团参访了云林县北港镇南阳小学、南投县国姓乡长福小学、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台湾国教院、花莲市中原小学,并进行了文化考察活动。

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是海峡两岸间具有一定影响力和较高品质的定期学术交流活动,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台湾嘉义大学轮流举办。今年是第17届,在台湾嘉义大学举行。

一、学术研讨:内容丰富、演绎深入

11月18日至19日,2013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嘉义大学图书馆3楼举行。18日上午举行了开幕式,由嘉义大学邱义源校长和大陆教育代表团团长陈国良院长联合主持。邱校长在致辞中指出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从1997年以来其质和量都在成长,为未来的顺畅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他期待两岸的教育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围绕大会主题充分互动、集聚智慧,共同促进研讨会的成功举办,共同促进两岸中小学教育的持续发展。



陈国良院长代表大陆教育代表团队嘉义大学的真挚热情、精心筹备表示衷心的感谢。他指出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是两岸教育同仁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砥砺学问的盛会,其延续和发展离不开两岸教育同仁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对两岸教育发展前沿问题的关注。他分享了大陆教育评价改革的趋势和特点,也期待两岸教育同仁在交流和互动中激荡出更多的智慧和思想。



研讨伊始,大陆和台湾各有一位学者做专题演讲。陈国良院长做了题为《面向教育现代化 面向科学管理与决策——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的专题演讲。陈院长分享了“教育现代化进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的部分阶段性研究成果,介绍了体现“普及与公平、结构与品质、条件与保障、服务与贡献”主旨、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特点的40个核心指标的架构。台湾国教院测验及评量中心研究主任李俊仁专题演讲的题目为《台湾学生成就评量资料库之建置与展望》,介绍了“台湾学生学习成就评量资料库(TASA)、县市举办的学力检测、台湾教育部补救教学评量”等大型评量的推动,期待教育评价在拔尖和扶弱中有所作为。李主任结合对台湾基础教育面临的新形势的分析,对学生成就评量提出展望。

研讨会共发表了14篇论文。这些论文凝聚了两岸教育学者的智慧精华,围绕研讨主题,从对学生、对课程、对教师、对学校管理的评价及对教育评价的再审视等方面展开演绎。大陆方面共有7篇论文做大会交流,详见下表:


  发表人 服务单位、职称/职务 论文名称
1 朱益明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 审视教育评价的定位与发展
2 夏雪梅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 学校课程规划的方案评估:基于385所学校的水平划分与干预实例
3 朱小虎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SHPISA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基于政策改进的评价——上海PISA 2009实施、结果与影响
4 王俊山 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主任 学习生活质量区域性监控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5 汪茂华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讲师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针综合评价改革研究
6 王婷婷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通教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中小学生积极心理质量评价的若干思考
7 丁念金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高中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理念

他们的论文发表博得了与会台湾教育同行的共鸣和认可。

为了让两岸教育同仁能够更深入地开展互动、交流与研讨,研讨会设立了评论制度,即每篇报告的论文均安排一位资深专家学者给予评论。精彩而精到的论文点评是研讨会的一道重要的风景线。本次研讨会大陆教育代表团有7位专家学者点评台湾同行的论文,他们是: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范国睿教授、朱益明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丁念金教授,南京晓庄学院教师研修学院严开宏副教授,我院普教所常务副所长汤林春、特级教师潘国青,我院民办所所长助理刘耀明,对台湾专家发表的论文做点评。

台湾方面也有7篇论文做大会交流,详见下表:


  发表人 服务单位、职称/职务 论文名称
1 郑新辉
钟广翰
高雄市教育局局长、台南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国家教育研究院项目研究员
学校评鉴管理与网络平台整合规划之研究
2 蔡清田 中正大学课程研究所教授兼院长 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的中小学课程核心素养与评鉴
3 林志成 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学系教授 教师评鉴相关论述的分析暨其启示
4 王瑞壎 嘉义大学教育行政与政策发展研究所教授 教师专业发展评鉴政策变迁与现况之研究
5 陈圣谟
邱丽香
嘉义大学教育学系主任
嘉义大学教育学系博士班研究生
中小学校务评鉴方案的回顾与响应
——以云林县为例
6 孙志麟 台北教育大学教育经营与管理系教授兼主任 教师专业发展评鉴之执行
——政策工具的观点
7 陈政见
陈明聪
吴雅萍
嘉义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
嘉义大学特殊教育学系教授兼主任
嘉义大学特殊教育学系助理教授
中小学特殊教育评鉴成效案例分析
——以嘉义地区为例

台湾方面也有7位学者进行了论文点评。台湾学者教育研究的规范性、实证方法运用的精当,论文点评的风趣与机智,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研讨会精彩的论文发表、论文点评和现场互动,离不开主持人的机智掌控。本次研讨会,大陆教育代表团有4位成员担任会议主持人,他们是上海市教育评估院常务副院长陈效民、上海市教科院特级教师潘国青主任、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常务副所长汤林春、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杜成宪教授。

本次研讨会在学术交流上呈现了一些特点:

首先,主题演绎充分,问题意识清晰,形成若干两岸聚焦的议题。大陆论文较关注对学生的评价,如学生学业质量评价、学习生活品质监控、积极心理品质评价、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台湾论文较关注对教师的评价,尤其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而评价,及对学校管理的评价;两岸共同关注对课程的评价,如课程核心素养的评价,对课程规划方案的评估等。

其次,注重社会背景分析,关注了社会时代背景及其对两岸教育评价的挑战。如陈国良院长等在我国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难点,教育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反映教育信息化水平及教育国际化程度中的作用考考量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特点的教育现代化评价指标。台湾国教院李俊仁主任在对台湾基础教育面临开放市场的国际竞争,少子女化与老年化,学生阅读表现高成就比例低,城乡差距、身份差距、成就差距、经济差距对学生数学、科学态度的影响等基本问题的分析中思考如何发挥教育评价拔尖和扶弱的作用。

再次,虽然两岸学者对主题有着不同的称谓(台湾研究者更多运用“评鉴”、“评量”,而大陆研究者更多运用“评价”),但研讨中凸显出两岸评价研究的一些共识:①强化教育评价的反馈—改进功能(not prove, but improve),强化发展性的教育评价,探讨着眼于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品质提升、学校水平精进的教育评价的应为与不可为。②致力于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水平,两岸在对评价的研究,标准的构建与研制中,都在不断研究国际先进的评价思想和方法,提高评价的水准。③发挥评价在改进教育决策中的功能,无论是PISA测试,还是大陆的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综合评价,台湾的TASA,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以不断提高基于数据、证据的教育决策能力的意识在逐步增强。④重视评价过程中量化与质性的结合,既采用测试卷、问卷、量表等手段采集评价所需的资料,也采用观察、座谈/访谈、资料分析等偏质性分析的手段收集信息,越来越关注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

第四,秉持学者品质,善于批判性思考。在研讨中都对当前两岸教育评价实践与研究中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呈现和分析,再次审视教育评价的定位与发展,提出学生素质发展评价的理念等,体现了学者的独立立场。

第五,两岸在分享教育评价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同时,都感到教育评价是极其重要但复杂、具有难度的研究问题:如何获取真实的信息资料;如何兼顾评价的公平性及评价客体因背景、投入、过程的不同而具有的个性和独特性;如何在通过评价获得描述性资料的同时,给予科学的解释;如何建立评价与教育决策之间更加科学、紧密的联系;如何在受西方大型评价项目影响时,进行本土化的探索,研制具有地方特色的评价指标与工具……这些问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11月19日上午,第17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在兄弟一家、和睦相亲的气氛中,在“源远流长、日新又新”的期盼中落下帷幕。

二、教育考察:细节精致、精彩纷呈

本次研讨会,主办方还安排了四所学校和一所研究机构的参访。

(一)参访云林县北港镇南阳小学

11月19日下午,大陆教育代表团参访了云林县北港镇的南阳小学。该校是云林县一所大型的小学,学生900多人,40个教学班,教职工76人,旨在建立具有教育意义、积极有效的校园文化,营塑关怀互助、和谐专业的服务团队,落实有教无类、多元有效的教学活动,实施民主精神、人性温馨的训辅措施,建构即时、合用、优质、人性的总务服务系统。

南阳小学的小朋友们为来访团展示了学校颇有特色、丰富多彩的社团学习成果。走廊里呈现了学生创作的黏土、蝶谷巴特作品;管乐、国乐、陶笛、直笛、乌克丽丽演奏及现代舞表演赢得掌声阵阵;学校第一社团“电音三太子”活泼可爱的表演更是以其活跃欢快的舞步、富有喜感的表情将演出推向了高潮。

学校将北港的地域特色与学生的社团活动相融合,提供丰富的社团供学生自主选择,且善于给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甚至连教室外墙拐角处的防撞条上都是学生的作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精致细节给参访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参访南投县国姓乡长福小学

11月20日上午,大陆教育代表团参访了长福小学。学校坐落于南投县国姓乡与台中县新社乡交界处绿意盎然的青山之中,四面环山,学区跨南投、台中两县。学校仅有学生46名,教师11位,职工1人,是一所具有40年办学历史的mini乡村聚落小学。

学校位于乡间溪畔,有其先天不利发展的因素,但校长和教师团队充分利用学校环境的优势和丰富的大自然资源。学校一角是由第一届学生种植的桃花心木,如今已经茁壮成长。就在这片桃花心木之下,校长和老师们为孩子们搭建起表演的舞台,让来访者在树下享受了一场“音乐盛宴”。客家迎客舞蹈、口琴合奏、非洲鼓、小提琴重奏等精彩纷呈。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校长亲自指导的“杯子乐团”,利用杯子敲击、移动形成优美的旋律。虽仅有46位学生,学校也为其开设了丰富可选的校本课程。参访的老师们纷纷赞叹学校教师的倾心投入及孩子们出色的表现和精彩的表演。

长福的校长和老师们一直在思考长福的孩子有什么?需要什么?学校能给予什么?如何架设阶梯达成目标?通过对核心价值的分析,提出学校的育人目标:乐以学习、探索创新、多元适性、人文关怀、文化宏观、健康自信;以及课程实践方针:有品学习、有效学习、有感学习、有美学习;还开发了“世界地球村”、“黄金天使树”、地方特色课程设计、打造长福伴手礼、倒地铃、梅精灵、与大山赛跑、认识尼泊尔、油桐树命名投票、绘本义卖、生态文化体验、走绳等学校特色活动与实践。

学校精心设计的细节也吸引着参访老师们。学校建筑中的承重柱均采用空心钢管外刷水泥,既保证质量,又兼顾较高的抗震标准;学校充分吸纳客家风俗,柱子上的点缀、果盘下的客家花布、精心准备的客家美食等都带着浓厚的客家风情。

长福小学的博士校长、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课程顶层设计、精致的学校与丰富的学生活动、教师的敬业精神与学生的出色表现给代表团很多的思考和启迪。

(三)参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

11月21日上午,大陆教育代表团来到新竹市科学工业园区实验高级中学。该校是一所从幼儿园到高中有十四年跨度的一贯制学校,共有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双语教学部(一年级到十二年级)五个部。兴办之初是为了解决大科学工业园区事业单位、投资厂商、公职人员、学术研究机构及归国学人子女的就学,是台湾顶尖的高中之一。

学校高中阶段推行了“未来想象与创意人才计划”、双语部一直在进行国际教育认证(WASC认证);小学部推动阅读计划。实中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实践多元发展促使学生适性发展、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国际观,重视品德教育,办学有独到之处。

参访团还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活动中心等,其中高中生创办的报纸琳琅满目、很有水准。也看到一位美术老师执着地让每一个实中学子在离开母校前创作一副油画……实中学子的出色表现和教师的独立思想、敬业精神给代表团留下深刻印象。

(四)参访台湾国教院

11月21日下午,大陆教育代表团参访了台湾国教院三峡总院区。台湾国教院筹备于2005年5月,成立于2011年3月,由原台湾编译馆、教育资料馆及国教院筹备处整合而成。该教育研究机构以“教育政策发展智库、课程测评研发基地、领导人才培育重镇”为愿景,以“品质、团队、创新、真理、卓越、行动”为核心价值,追求具有深度的教育研究、高品质的教育研习、合符需求的教育服务,设有教育制度与政策研究中心、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测验与评量研究中心、编译发展中心、教科书发展中心、教育人力发展中心、教育资源及出版中心七大研究中心。

柯华葳院长介绍了台湾国教院的主要业务,如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新进教师的检定考试;全台湾四年级、六年级、初二年级、高二年级的学业成就测验;台湾“十二年国教”推进政策研究等,并分享了近期的部分研究成果。

台湾重大教育政策“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目前正在如火如荼的研制中,75%的学生有望免试进入高中就读,25%是特色招生,台湾国教院主要承担“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课程的整体规划”。“技术再造”、“将公民素养评量作为未来学生整体表现的参照”、“人才培育政策”、“人口结构变化、信息化发展对教育发展的影响”等也是研究关注的重点。双方还就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心、教科书发展中心的功能,教育均衡发展,普及十二年教育中的经验与问题,校长培训的运作机制,TASA测试中的细节等做了深入的交流。

台湾国教院在政策与制度研究、课程与教学研究、测验与评量研究、培养和培训校长和教师等方面与我院有着共同的关注,他们正在通过改革实验提升符合未来学生需要的课程品质,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五)参访花莲市中原小学

11月22日下午,参访团来到花莲市中原小学。花莲市中原小学学生将近700人,家长大多属高社经群体。学校办学非常多元,有全县唯一的美术资优班,每年会举行班展、校展及毕业班的全县美展;学校有很好的音乐社团,有弦乐、管乐、合唱、音乐文化剧等;学校也有网球、棒球等,在各种比赛中学生都有出色的表现。

学校聚焦于品格、活力、阅读、创意四大方面,夯实学生的两大竞争力——阅读和创意,将中原小学办成“艺术中原、创意中原、活力中原、民主中原、特教中原”。唐有毅校长多才多艺,为了鼓励孩子读书,将自己的“校长钢琴表演、小提琴、魔术”等作为奖品;为了让学生富有创意,学校启动“史怀哲梦想计划”,让爱、梦想、飞扬成为孩子创意的DNA。两组学生现场报告他们的“史怀哲梦想计划”。

唐校长还分享了“爱的支票”、普特融合、特殊的毕业旅行等活动和故事。学校将学生的画做成笔记本封面,作为学校各种活动的奖品;将美术班同学最喜欢的画制成书签,成为送给老师和同学的毕业礼物等。参访老师还到学生艺术教育馆观看了小乐团的表演;参观了学生美术作品班展,在画前聆听学生创作背后的故事。

多才多艺、富有思想的校长,表现突出、富有创意的孩子们给了参访团很多的感动。

三、结语

2013年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就“中小学教育评鉴理论与实务”进行研讨,主题集中,分享了双方研究成果和经验,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了解和情谊,促进了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的发展。通过在台期间的研讨、学校参访、文化考察活动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台湾最新的教育动态和研究结果,台湾学校优质的办学特色和实践品质,及台湾基础教育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这些都对我们大陆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