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院长在开幕式上的致辞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3-12-5 18:22:00 人气:
尊敬的邱义源校长、吴焕烘副校长、丁志权院长: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先进: 早安!这是我第二次来到嘉义大学参加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四年前(2009年)的宝岛台湾之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美好的印象。台湾教育同仁的专业精神和儒雅风度,台湾同胞的真挚热情,宝岛美丽的自然风光,现在都还历历在目,倍感亲切,未曾忘怀。 自97年以来,海峡两岸教育研讨会至今已成功举办了十六届。每一次研讨会都是两岸教育同仁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砥砺学问的盛会。今天,我们共同迎来了第17届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17年,不短的时间,两岸教育同仁共同为了它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对今天大会的成功举行,我谨代表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代表江苏、上海的专家学者、中小学校长、所有的与会者向邱校长、吴副校长、丁院长及你们领导下的师范学院团队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峡两岸中小学教育学术研讨会之所以历久弥新,还在于其始终关注两岸教育发展中的前沿问题。如何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以评价改革促教育质量的提升?也是两岸研究者与实践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我们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到“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改进教育教学评价。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评价标准。”这为教育质量评价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本次研讨会将聚焦于“中小学教育评价理论与实务”,就“教育评价的定位与发展,中小学生素质发展评价、学生成绩评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评价、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监控,中小学学校管理评价、校务评价,课程核心素养评价、课程规划方案评估,教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问题进行研讨交流。 在大陆地区,2003年起,上海率先全面启动教育综合改革实验,教育评价改革成为其中重要的一环。2005年,上海参加了教育部“中小学学业质量水平分析、反馈和指导系统”的测试,测试中借鉴了国际上较为知名的大型测试,国际化的教育质量标准和科学的测评手段开阔了眼界,也引发了我们更加科学地塑造教育质量观的深入思考。2007年,上海市决定参加OECD组织的PISA测试,2009的PISA测试结果呈现出上海基础教育的优势与不足。上海再次率先进行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上海市教委以学生学业质量的绿色评价为切入口,提出“学业质量绿色指标”。 围绕中小学的教育评价,当前大陆相关改革呈现出至少5个特点和趋势: 1.致力于提升教育评价的专业化水平,在参与PISA等测试中学习国际先进的评价方法和思想,不断完善大陆教育质量的监测体系。 2.不断强化教育评价的反馈—改进的功能,正如斯塔弗尔比姆(Stufflebeam,D.L.)所强调的,“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not prove, but improve),通过对测试结果的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基于数据、证据的教育决策能力这一意识正在逐步增强。 3.对学生、对教师(教学+研究)、对课程、对学校(规范+创新)、对教育政策五位一体的义务教育质量综合评价的基本框架正在逐步形成;区域统筹与以校为本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结合构建的意识正在凸显。 4.从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单一关注转向对学生学业质量的综合评价,还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负担、品德行为、身心健康、跨年度进步水平、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师生关系等方面。 5.基于过程的真实性评价越来越受关注。 本次研讨会上,我们会有相关的研究论文进行交流。 从会议手册和论文集中,我也看到台湾各位研究者和实践者们在关注学生成绩评量、学校管理评价、课程核心素养与评价、教师评价、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等问题,有很多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正好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萧伯纳的“苹果说”用在今天再合适不过,我相信,在海峡两岸教育同仁的智慧互动之下,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可能会激发出N种思想(N≥2)。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预祝研讨会圆满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