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教师的现场学习力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5-12-29 10:18:00 人气:

教师的现场学习力
华东师范大学 李政涛


尊敬的吴校长、张副院长,尊敬的各位贤达、先进:

大家早上好!

非常感谢给予我这个机会来分享和交流我们这个团队多年来在教师教育、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体验和经验,我今天的主题是从我的论文里面摘出来的,我想把教师的专业发展聚焦在教师的现场学习上。首先我要抱歉,我忽略一个细节,没有把简体字转化为繁体字,很抱歉。

一、为什么谈“教师”?

我从第一个问题谈起,为什么把主题聚焦在教师上?在大陆翻译出版的新西兰学者约翰•哈蒂的作品《可见的学习:对800多项关于学业成就的元分析的综合报告》。这本书在西方影响非常大,他被誉为解决了多年来教学圣杯的关键性问题,那就是什么因素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他列举了一系列我们能想象的因素,学校、家庭、课程、教学,还有教师。他通过15年持续不断的研究,在海量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结论:在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当中,哪一项因素最关键、最重要呢?那就是教师。他的结论是教师是影响学生发展的第一因素,教师是促进学生成长的第一动力。所以我把教师作为今天向大家汇报的关健词。

二、为什么谈“教师学习”?

第二,我为什么要谈教师学习?这方面我是有很多自己的体验和经验。依据一个观点,教师要成为一个教学的高手有一个前提条件,他必须先成为学习的高手。我从来不相信一个老师不爱学习、不会学习能成为一个教学的高手。要成为学习高手恐怕要从阅读高手开始,这几年在大陆的中小学兴起一股教师阅读的热潮,但是在我看来,我们怎么理解教师阅读。一说阅读就想到读书,读什么书,我的观点是:教师要读两种书,第一,有字之书,在书本里面;第二,要读一本无字之书。一个教学的高手、学习的高手既要善于读有字之书,也要善于读无字之书,更要善于实现有字之书和无字之书的转化,这个无字之书和我下面要讲的现场学习力就直接相关。

三、为什么是“现场学习力”?

中小学老师的学习有三种基本方式:第一是理论学习,这很重要,教师当然要学理论,但是在我看来理论学习不是最适合于我们中小学老师的学习方式,不是说老师们不能学理论,而是因为教师的工作性质。我在中学做过老师,我深深知道中小学老师日常的艰辛、繁忙。大学是要强调闲暇的,闲暇才能出思想。中小学不一样,中小学老师不可能有太多的闲暇,所以我们中小学老师挑战在繁忙中出智慧。我们不可能像我们大学的研究生、教授、博士一样天天在图书馆里面看书、学理论。怎么在繁忙中出实践的智慧、教育的智慧,这是对我们的挑战。

那么,教师的繁忙之地在哪里,不在书斋,不在图书馆,在教学现场。而我们教师的阅读对象无字之书在哪里,就在教学现场。教学现场是一本值得反复的品味、反复阅读的大书。上海有一位名师叫于漪老师,是非常优秀的很有名的特级教师,于老师当年讲过一句话我一直记在心里面。她说课堂是什么,课堂是活的教学,课堂是活的教育理论,能不能在活的课堂里面去运用、去思考、去感悟,读好教学这本大书,这本无字之书,是每一位老师现实的挑战。

四、什么样的“教学现场”?

第四,什么样的教学现场?我归纳为五大现场,这是我们日常中小学老师们经常置身的一个场所。1.自我的教学现场;2.他人的教学现场,经常听人家上公开课、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3.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现场,制度化;4.跨学校经验交流的分享现场,不同学校的领导、老师到一所学校里面听课、评课或者是对某一个专题进行深度研讨,这也叫现场;5.讲座、报告、培训和研修现场,现在的教师培训资源非常丰富,在大陆有各种培训,区级、市级、国培,很多校长、老师早就成了听课的美食家,到底有多少收获?这是我概括出来的,今天的中小学教师长年累月置身的教学现场。

五、如何提升“现场学习力”

接下来是我今天向大家汇报的重点,如何来提升教师的现场学习力?15年来我跟着我们新基础教育研究团队,新基础教育是我的导师叶澜教授在1994年在上海发起的,她已经做了21年了,我参与了15年。15年当中我在课堂听课、评课有4000多节,所以今天的很多经验都是我和我们的团队在多年的教学改革、在多年的教师发展的过程当中形成的经验。我举几个例子,怎么来提升现场学习力。

1.在“自我的教学现场”中进行自我反思与重建

老师们天天在上课,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上课,那么这样的教学能不能做到滋养人。有一本书叫做《教学勇气》,提了一个核心观点我非常赞成,教学要能够滋养人。滋养谁呢?我马上想到了,我今年5月份在杭州参加一个千课万人的教学展示活动,请了很多名师在杭州上课。我听到了福州市一个小学的校长叫林夕,他是语文特级教师,上了一节课,课前他说课,表达了自己的教学理念,他说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要变成学习的共同体,怎么来的?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中来的。评课的时候我就表达了我的观点,我提建议,我建议把“共同体”改一个字叫做“共生体”,为什么这么改,首先教育即生长,所有的教育教学无非就是让人的生命生长、发展。但问题在于你让谁生长,马上就想到学生,因为一节课结束了,下课铃响了,他的生命长了、变了、发展了,这是我们期待的。但是学生长了,咱们教师呢?教师长了吗?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变化了,教师却原地踏步、停滞不前,这不是我们最理想的教育教学,不是我们最理想的课堂。我们期待的是一节课上完了,不仅学生长了,教师也因为和学生的互动、对话、交流实现了师生生命能量的相互转化。什么叫做交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交流就是实现生命之间的能量转化。因为上这堂课,教师的精神生命也长了、也变了、也发展了,这是最理想的课堂。所以我的观点是课堂是什么地方?是师生共生共长的生命场,是师生共生公长的家园,所以教学滋养人,不仅要滋养学生,也能滋养教师自我。我们的老师,因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自我的精神生命有没有变得越来越丰盈、越来越丰厚、越来越丰实?还是变得越来越枯干、越来越枯竭?不客气地讲,有的老师的精神世界越来越枯竭,因为他没有做到让他的教学回过来滋养自己。

自我的教学现场怎么来做到这一点呢?很重要的是要读懂我们的学生。只有在读懂学生中,我们才会有丰富的、更准确的教育经验、教育体验。关于学生的解读这里我不展开了,我想说的是在教学现场中更要善于读懂自我。怎么读懂呢?不能只是抽象的,一定要把读懂自我的过程变成自我反思与重建的过程。

我又要说于漪老师了,当年她写了一篇文章我是反复地阅读,很有感触。文章的主题叫做《用语言来黏住学生》,回忆于老师年轻的时候语言很苍白、贫乏,口头禅很多,讲话罗利罗嗦,普通话也不标准等等。一般老师有的语言的毛病都有,怎么办呢?她回忆当年年轻的时候,每天从家出发走路到公交车站,20分钟在路上,一边走一边想我今天上课的时候一开始我怎么说话?怎么一张嘴就把我的学生吸引进来?中间转折过渡的时候怎么讲话让我的过渡平滑和自然?当同学表现很好或者是不好的时候我怎么评价、怎么反馈?反复地揣摩。关键是下班路上她在公交车上回放今天上课的语言,什么话讲得抽象了、笼统了、模糊了、不准确了?什么话讲得不生动、不形象、不吸引学生?我怎么改进、重建,让我的语言变得清晰、简练、生动和传神?一遍遍地练,多年以后当于老师再站在讲台上,她一张嘴,她的语言就把学生牢牢黏住了。所以她的语言工夫是这么练就的。这就是典型的自我反思与重建,它的背后是教师的自我训练,我现在特别看中教师的自我训练。

今天我们很多老师不缺培训,不缺讲座,不缺自己上课和听别人上课的机会了,最缺的是坚持不断的自我反思与重建、持续不懈的自我训练。我们讲的所谓的教学专业技能,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观课这些技能,没有长期自我训练的过程是练不进教师的身体中、生命中去的。只能练成一个老师说一说、听一听、讲一讲的抽象的概念和符号而已。自我反思评价,现场学习很重要的。

2.在“他人的教学现场”中实现“转化”

第二,在他人的教学现场怎么有学习力?我们很多学校都可以把老师派到外面去听课、去学习,回来以后干什么呢?基本上是满足于说一说,给同事、给领导讲一讲,或者是写一写,写一下读书笔记、感悟,校长检查。这两种方式用处不大,只是这样的学习,我们老师外出学习,听人家上课获得的资源很快就烟消云散了,甚至灰飞烟灭了。怎么在别人的现场中学到东西?我们的经验是要有制度设计。分成两种制度:

第一类叫做校内的听课制度,听了本校老师的课后要做到“三个一”——第一给老师找到至少一条亮点,再指出一个缺点,再提出一个改进的建议。

关键是校外的,派老师到外地听课,回去之后怎么办?要上课,上两种课中的一种:1.样板课,这个课不错,把它的目标、流程记下来,回到学校里面给全校老师上,要讲道理,好在哪里?叫做典范课。没有外出听课的老师怎么办呢?听了外出听课老师上的典范课以后,回到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接力棒式的教学,在自己的课堂上也尝试着、模仿着用一用。这样,一个外出听课老师的资源就能够在学校里面以滚雪球的方式弥漫和渗透。2.改进课,第二种不一样,这课虽然不错,但是它可能不一定适合我的学生,或者不一定适合教师自己,现在我特别强调和倡导老师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不要盲目地迷信他人、模仿迷失,教师的教学风格未来的趋势是走向私人定制,适合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风格。还有可能这个课有这样那样的毛病你不欣赏、你不满意。那就不能上样板课了,上什么课?上改进课,改进以后给全组甚至全校老师上一遍,你要讲道理:你改了什么?为什么这样改?这种制度的用意是转化。什么叫做转化?把你在现场中看到、听到、记下来、想到的,回到学校里面上出来、做出来,回到你的课堂上实践出来,所有的学习其实都是为了转化。教师的学习力在根本的意义上就是转化力。要实现转化力,我们在课堂现场中读这本书读什么东西呢?这是我要讲的读懂他们教学现场中的细节。对于细节有敏感、有把握。我举个例子:

我十几年来在课堂里面特别关注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普遍存在着三个毛病:形式化、表演化、平庸化。要破戒这三大弊端,我们特别敏感、特别在意、特别要反思和重建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一些细节。

第一个细节是合作学习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有合作的意识、方法、能力和习惯,这些东西不是老师课堂上讲几个要求就可以做到的,要有一段时间的培养和训练。我们这个团队的经验是从小学开始,三到六个月比较系统持续地训练。但是这不是我要讲的细节,我要讲的细节是合作学习的培养训练从哪里开始?起点是什么?我们的做法是从同桌合作开始,同伴两个之间怎么交往、怎么对话、怎么倾听和补充?适应了以后再过渡到四、五个人,五、六个人的小组合作,否则不适应。老师容易忽略这个细节,匆匆忙忙到小组合作。

第二个细节要让学生合作,需要有一些前提条件,他尽力了才能更好地合作,比如说对合作学习内容也要有起码的阅读和了解,像我们语文不能课文都没有读通就直接讨论文本鉴赏,此为第一个前提。第二个前提是要有学生的自主思考,合作前先有自己的思考,不要用小组的声音、集体的声音思考替代学生个性化的、个人的思考。第三个前提要有合作的需要,自己想想不明白,自己怎么做不会做,迫不及待地想和小组里面的同伴分享交流、合作探究,有了合作的需求和欲望,学生才能更好地合作。第四个前提条件要选择适合合作的内容,因为内容是根本,不需要小组解决的,自己就可以解决,等等。这些前提条件具备了,学生才能更好地合作。

第三个细节要有具体的分工,这个大家都熟悉的,合作学习中谁做主持人、监督员、记录员,谁代表小组发言,谁做补充发言,都要有分工。为什么分工呢?除了提升小组的成效之外,分工背后有极其重要的育人价值、教育价值。有了分工才会有责任,大家知道我在小组合作中能干什么、要承担什么责任,有了责任心、责任感,有了责任才会有担当,人需要有所担当,人在担当中才会有更好、更快地成长和发展,这就是小组分工背后的教育价值。

第四个细节要有规则,我们的规则是弱者先说,大家补充,强者概括或总结。什么叫弱者,不是仅仅是成绩差的,主要是指个性内向、内敛,课堂上沉默寡言,不太愿意主动发言表达的学生,给他一个言说的机会。

第五个细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长短,有的合作一分钟不到匆匆忙忙结束了,这样的合作不可能有实效。所以我的细节的考量是小组合作学习时间有没有底线?道德是有底线的,小组合作时间有没有底线?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回答,我的观点是不能少于3分钟,当然到底多少时间依据学习内容来制订,但是总要有底线。

除这之外,还有什么细节呢?比如说小组代表发言的第一句应该怎么讲?是该说我还是我们?小组代表发言之后老师怎么来评价和反馈?是评价个体学生还是评价小组?是老师评价还是让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小组之间互相评价甚至能不能让学生自评?还有大组全班交流时怎么引发组际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怎么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年龄段的特征?小学怎么合作、初中怎么合作、高中怎么合作?还有小组合作学习怎么展现出学科知识的特性?语文怎么合作,怎么体现出语文的味道?不要合作就变成了班会课。数学怎么合作,怎么在合作中展现出数学的文化?同样英语、生物、物理、化学,不同学科的小组合作怎么展现出这个学科特有的学科感?我们甚至继续可以推进到同一学科,如语文,教的是散文怎么合作?教的是议论文怎么合作?教的是古诗词、文言文又该怎么合作?不同类型的知识、不同的题材、不同主题的文本要有相对应的小组合作的方式。这也是我和上海的花园学校正在研究的一个微型课题。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实现纵横交织?纵向体现年段特征,横向体现学科知识特性,这些细节我们都是在现场中观察、领悟、反思和总结出来的。

3.在“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现场”中主动卷入或介入

第三大现场,教研组、备课组教研现场。根据我的观察,为什么很多教研组、备课组活动缺乏实效呢?很重要的原因是参与的老师是被动的、旁观式的教研,要把他从被动、旁观变为主动卷入或介入,从被动到主动卷入怎么做呢?我在江苏常州尝试着建构了一种教研活动的九步法,借此平台向大家汇报一下。

第一步叫专题实践课。这个专题不是根据课程内容定的,是根据研究问题来定的。比如说去年3月份,我在常州组织了一个单元类结构整体教学,简称单元整体教学,它分成单元导读课、单元推进课、单元总结课三个课系,上“单元整体教学”这个课,就是专题实践课。

第二步叫专题报告。谁做报告,上课老师所在的备课组长、教研组长做20分钟的报告,要有PPT,分享研究的目标、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什么叫过程,就是研究经过哪些阶段、哪些步骤,不同阶段步骤面临的困难、障碍是什么,相应的策略和方法是什么。第四,研究的成效。什么叫成效?要讲讲因为做这个课题,我们的学生变了没有?教师发展了没有?教研组的文化改变没有?这叫成效。最后讲讲研究的方向,未来再做这个课题我们该怎么走?走到哪里去?这叫专题报告。为什么安排这个环节呢,主要用意:第一把做报告的权利还给普通教师,不要以为只有领导、大专家才能做像模像样的报告,普通老师也能做报告。第二,让老师们经历这样的训练、锤炼,让他们总结、梳理、提炼经验的能力不断提升。

第三步是教师说课反思。

第四步是组内同事评课。专业性的评课。

第五步是提问、质疑。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可能有其他备课组的老师,可能还有其他学科组老师。像我们在上海、常州、青岛、深圳尝试了一种叫“走入异域的教研”,数学老师听语文老师的课,和语文老师一起来评课;语文老师可以参加英语组的教研,走入异域。每次教研还会有其他学校的老师,还有我们华东师范大学团队的老师。所有人对这个课、对这个报告来提问、质疑。

第六步团队回应。有的问题上课老师回答,有的问题报告组长回答,有的问题组内其他同事回答。为什么要有一个团队回应?我的用意是通过这个环节、这个细节打造教研团队,每一次教研活动站出来的不是一、二个老师,是整个团队站出来和大家互动、交流。

第七步是专题评课。我们期望的评课高手有什么特点?要承担好三个角色:第一要做好鉴赏家,品读这节课的亮点、特色,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第二要做批评家,找到问题和症结,但是不能只做批评家,我们这个社会从来不缺批评家,批评家太多了,谁都能够对我们教育教学指手划脚,最缺的是建筑家,能够为上课老师提出系统改进重建的具体的建议和方案,这是我们最希望的。鉴赏家、批评家、建筑家做好了就是最高水平的评课。那么什么叫做专题呢?我们希望评课的时候能够讲清楚因为这个学校做了单元整体教学这个课题,这个课题不是新的,很多学校都在做,他们今天展示两节课,又做了一个报告,因为有了这次教研,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和实践跟过去有什么不同?这所学校的组长、老师对这个专题的研究带来的推进在哪里、带来的发展在哪里、做出的贡献在是什么?这叫专题评课。

第八步是二度反思。我非常看中二度反思,二度反思做什么呢?听了这么多老师提问、评课了,上课老师也好,报告人也好,他感悟到了什么、学到了什么,觉得他认同、可以吸收转化到下一节课的教学当中的是什么?为什么增加第八步?目的有两个:第一,提升老师们倾听他人的能力,相互倾听;第二,培养老师们信息捕捉和提炼的能力,信息时代,一个人信息资源的捕捉力、提炼力就是一个人的竞争力,就是一个人强大的学习力。

第九步是教学重建。在组内,在校内再上一节重建课,把这次研讨收获的资源花到重建课中去。

教研九步法想充分调动每个老师的主动性,主动地卷入或者是介入。我知道这是一种理想状态,不可能每次教研都如此,但是我们可以有所侧重、有所选择,比如说我个人非常看中的二度反思,我非常重视的教学重建。我们的合作伙伴、老师们能够更快地专业成长,我们的经验是必须让他经历反复不断的重建的里程,一度重建、二度重建、三度重建,这样的教学学习、教学发展才会实实在在。

六、教师如何才能行之久远?

最后一个问题和各位老师们做一个分享,我们谈教学学习、谈教学发展,都是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走得远,走得深。那么我从教师学习力分解到这个问题,怎么才能行之久远?现在在大陆,大家都在倡导要成为教育家,我的理解:什么叫做教育家呢?教育家有一个基本的特性之一,他能够把教育教学的过程变成一个体悟人生、感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满脑子想着怎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提高某些成绩,天天忙于处理这些事务性工作,他能够把做事的过程变成体悟生命成长的过程。

那么我一直在朝着这样的方向去努力,我体悟到什么呢?教师从年轻到衰老、从幼稚到成熟,他的成长过程当中总是在相互的学习、相互的比较中。年轻的时候比什么呢?比的是聪明,谁比谁聪明、有敏感性、有感悟力。第二比的是勤奋。两者都要,怕就怕聪明但是很懒,结果一辈子只能耍小聪明;怕就怕勤奋但是比较迟钝。越往后,年龄越大,资力越提升,比的就不仅仅是聪明和勤奋了,比什么呢?比价值观,价值观合理不合理。

前段时间我看了一个演讲,是一个大学出版社社长和医院的院长医生做的报告,我很有感触。他对这些医院院长讲,说你们这些院长一到年终总结的时候会讲我们医院今年住院率提高了多少,我们的收入提高了多少,很得意。他说你们搞错了,你们这样把自己当做企业家了,你们是医院的院长,医院院长讲什么?这一年来我的医院救治了多少病人,救死扶伤了多少人,帮助了多少人,救助了多少人,这才是医院院长讲的话。

我们校长呢?我们教师呢?我们很多校长到七八月份都会讲我们学校考了多少一本、多少二本、多少“985”、“211”高校的学生。搞错了,校长也是把自己当做企业家了。校长最应该讲的是我的学生在我这里学了6年、3年,走出校门的时候他这个人长了多少、这个人变了多少,你把他们培养成了什么样的人。这才是我们校长、我们老师应该有的价值观。所以,我们的教育改革从哪里改起,不是从课程改起,不是从课标改起,不是从教学方法改起,应该从老师的价值观改起。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什么是好的教学,你怎么理解好教育,怎么理解好教学,你就会怎么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还有什么是你理想的好学生,这就是价值观。

第四比的是激情,激情的持续度。一二十岁的小姑娘、小伙子有激情不新鲜,难就难在四五十岁了,五六十岁了还有没有激情。我前一段时间听到了大陆新东方学校的校长俞敏洪的演讲,他给大学生做的,他讲什么叫青春,一说青春,我们马上从年龄角度解读。像前一段时间我在微信里面看到照片,我当年中学同学在广东聚会,我看到了照片非常感慨,看到了当年仰慕的校花和班花残目忍睹,青春不再啊。但是这只是对青春的一种理解,换一个角度,什么叫做青春?到了四五十岁,五六十岁了,经历过这么多人生的沧桑、人生的风雨你还有激情,生命的激情。什么叫做生命的激情?不断有渴望新知学习的激情,不断有改变自我、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激情。如果一个人五六十岁,甚至七八十岁了,还有激情,他依然还是青春年华,他还能在人生的不同阶段,自我更新、自我再造、自我悦愉。如果一个二三十岁的小姑娘、小伙子就丧失了学习的热情、改变自我的热情,尤其是教师,三十岁就死了,七十岁再把他埋葬。就这么简单,激情的持续度决定一个教师能够走多远。现在,我们教师面临很大的问题是职业倦怠越来越早。

第五比的是思维,我听了这么多课,我发现很多老师很有经验,但是走着走着就走不动了,走着走着就在一个地方停下来了,此后的职业生涯就是在这个地方、这个层面的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什么东西阻碍了,重要的原因之一思维品质跟不上了,一个教师没有好的思维品质是很难有大的发展的。我在前面的照片上看到我们教科院顾泠沅副院长的照片,顾老师讲过一凡话我很有感触,我们这么多校长、老师每年都在总结各种经验,经验总结写一大堆,有多少总结能够留下来。我很赞同他的感受,很校长老师辛辛苦苦的经验总结,很快就灰飞烟灭、烟消云散了,后来者再从零开始,继续总结。怎么能让我们的经验总结留下来、传下去,没有好的思维品质是不行的。什么是一个校长、老师的思维品质高和低的标准呢?我概括为思维的清晰度、提炼度、开阔度、合理度、创新度、敏锐度等等。思维品质非常重要。

第六比的是积累,前期积累的厚度和广度这个也非常重要,所以我们不要被成绩所迷惑了。才华横溢,再有才华,只是横溢也会溢光了。

第七是视野或者是格局,数学家陈景润是我少年时的偶像,他上世纪80年代讲过一句话,我做数学研究,我不是跟国内同行比,我跟国外同行比,这叫做格局,我太欣赏了。现在我在华东师大教育学部负责科研管理,我经常同我的同事和同学分享一个观点,华东师大的教育科研不要一天到晚跟我们兄弟院校比,华东师大要跟国际一流比,那才是我们应该比的对象,那才是华东师大人应有的视野或格局。

最后一个比的是胸怀,有没有大海般的胸怀。

教师怎么才能行之久远,比这八个东西,决定一个老师在他漫长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走多远,能够飞多高。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以上文字根据录音整理,未经讲话者审阅,特此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