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基于科技进步的教育革新:中小学的科技课程变革与推动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 17:34:00 人气:

基于科技进步的教育革新:中小学的科技课程变革与推动
高雄师范大学工业科技教育系主任 朱耀明


我想今天针对我们这个大会的主题,我大概针对中小学的科技课程变革跟推动来跟各位做分享。因为我们一开始在这边我,我也稍微解释一下我自己了,因为我自己刚好目前担任的是科技领域中央辅导区的总召集人,也就是说我们的课程在这边我们要到所有的县市去,地方的辅导团里面去做宣导。

第二个就是群岛学校的计划。

第三个我是中小学教育辅导中心总计划的主持人。那也因为这样的关系和教育部这边很多的行政的发展跟策略、政策的发展上面有一些连接,那我因此今天是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跟各位报告。跟各位分享,在我们面对科技变革的过程里面,我们学校的课程怎么去调整等瓶颈,所以我今天讲的角度是课程点不是教学年龄段。

等一下要是大家有兴趣我们可以一起来做讨论的分享,接下来我今天谈的大概主要的重点在于它的科技的改革背景,这一块的快一点过去。

接下来是科技领域的课程,跟它的挑战、推动策略,跟它的推动的成效,其实讲到成效是有点难,根本都还没有开始执行就要开始讲成效。但是在这个成效里面是目前我们所做的一点小小的一点成果了。

首先在课纲的改革背景里面我大概分成这三点来跟各位做报告,一个是教育改革的内外变迁;一个是社会少子化的一个问题,一个是12年国教课纲发展的愿景。

因为原来的我们有一个九年一贯的课纲,那我们在这边去做一个教育一个背景里面,包括了这几个。这个是应该可以在网上找的,讲到的是一个总纲的一个推动的一个背景。那当然是从我们课程改革从有到更好的这样一个理念,要越改越好。那这个越改越好,也就是说我们期待有一个更好的一个环境来持续经营,然后这是跟我们内在内外之间的一个压力。

那这个压力里面就是从我们现在的国中升高中的这个升学率里面,我们已经发现的国中的升学率是99.2%甚至是在103%,也就是在变革的过程里面,我们看到这样的一个改变跟高中的升学率是95%,高职的升学率81%,所以已经具备了12年国民义务教育的这样一个条件。

所以我们的课程就是必要从国小段就开始去到国中到高中,连续12年的这样的一个发展。那当然随着社会的变迁,教育目标势必须有所改变,我们也非常了解教育是在培养我们下一代,面临着他未来的社会跟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和能力。所以我们发现在我们目前以台湾来讲,遇到很多的问题,其中台湾的生育率1.05,2008年全球倒数第一,我们都不生小孩的,这个才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拿我们的新住民,新住民来讲的话,就是我们有一些外宾。新的移民进来,包括越南、印尼这些的新住民在国小的入学人数已经达到4.3%。所以在这些环境条件的改变之下,我们对于课程势必要有所调整。那也包括了免试入学这边也是变成是大家的一个思维,还有很多的,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工作,其实都在发生变动当中。因此我们不可以将以前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面对未来的挑战,这个是一个问题。

那当然我们也看到了,我们不期望看到从学习中逃走的孩子。因为我们现在很多的考试,考到最后是学生,因为我们在大学里教书,看到的现象就是学生到了大学,然后国中、高中其实都在老师跟父母的督促跟教育扶持之下所进行的学习,到了大学却发现到了大学是没有人去可以协助的,所以他们是变成独立自主。在这一块的学习是怎么来的,这块怎么办?我们看到是从学习逃走的孩子,这个我们必须要去做思维。

好,那接下来我们少子化的一个问题,在70年的时候,我们一年出生的新生儿是41.4万人,到了99年的时候16.7万,降得非常非常快。那这16.7万人,我们目前大学可以容纳是23万人,我们目前的高校可以招到23万人,这是一个很大的一个挑战,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上大学,还是招不到学生。

但是在这么少的学生的情况下,这么少的出生率,这么少的新生儿的情况之下,每一个小孩子都不可以放弃,我们都要掌握到每个小孩子。所以这就是造成了我们另外一个思维点,必须要去做课程的改革。

第二个,我们看到的是台湾。台湾的位置在这边,这是我们的一个数学表现的一个跟进情况,百分等级。我们的学生在这边成绩很好,但是属于什么?低表现高差距的,这边是高表现高差距的,也就是我们分数高得很高,但是低得很低,两个落差是很大,也就是说我们成就了什么?成就了那些学业成绩很好的那些学生,另外放弃了一大群,另外一群成绩不好的学生,这该怎么办?所以我们就开始做思维点。

所以学生的学习落差很大,适性教育并没有落实,所以在这边适性教育。也就是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质,他的学习状况、学习风格、学习态度,我们怎么去了解他。他的能力,我们怎么去应用跟适应,这就是我们在这边还没有完全落实,也因此我们的课程需要帮助学生面对他的未来。

那这个未来包括了什么?未来工业4.0所需要的一个能力,这边所写出来的包括了复杂问题的解决、批判性思考的创新的积极与协同,还有情绪,情绪的刺激,EI判断决策服务导向的思维跟协商的能力、认知灵活性在这边。这些能力我们是不是有给学生呢?其实没有,我们在解释我们自己的课程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的课程是怎么样?就是考试,培养学生的知识的能力,这个知识跟能力是我们一直给,我们的老师一直给我们的学生最快速的学习策略,最快速的学习方法,最快速让老师用他自己的思维逻辑,他的学习的成长经验告诉学生,你这样学就对了,但是这确实有问题。

所以我们到底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我们必须要到课程,应该这边很快了。当然在这里讲到了五大的理念,我们建立一个新的课程,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有所衔接。

当然在这里面讲的是一个要做一个课程去做连贯跟统整,把这五个理念调整在一起当然就要对课程去做调整。因此在总纲里面就做了规范跟引导,引导所有的课程教学的期待,所以学校课程教学的发展的事实到最后变成了一个课表。所以在排课的过程里面,就是透过总纲的规范跟引导,然后来引领每一个小孩子的学习,这是我们期待在课程中需要做到。那这些资料都来自于我们在总纲发展的官方的一个资料来源。

所以在他的愿景就成就一个小孩,应该有什么价值(音),适性良材、终身学习。我们在台湾里面有一个词语叫做(08:29闽南语)。那个是闽南语,意思就是说每个小孩子都有他自己才能,跟本能的能力,你势必让他可以有机会可以发展、发挥,这是我们期待的。

所以在这边,最后做的就是终身学习,把这个东西转换成一个图,就变成我们12年课纲的一个核心素养。这个核心素养是希望看到学生的学习者的样态,就是他能够自主行动,也就是他的学习是自己愿意去学的,这样的一个学习的样态。那他的学习的方式是一个沟通和互动。我看到我们今天的发表文章里面就提到了沟通和互动这个东西,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如何用社区的方式,如何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沟通互动的能力去解决问题,这个是学习,他学习的一种方式。那最后的方式,最后的结果是提高他的所作所为的学习是能够跟社会联动在一起,社会的参与。也就是他的学习不是跟社会是脱离的,是联动的。

所以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之下,他的核心素养就是告诉你就是适应现在生活去面对未来挑战,所以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不以学科知识的机能,不是只教这些的东西,而是期待他什么?期待他是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者的学习样态跟沟通互动的学习,跟所做的事情能够社会参与的方式,然后能够力行实践这样的一个思维。所以,他必须学习的意愿是我们所考量的,他的学习方法是自己来的,活用学习的知识跟内容,这是我们期待的将来十年课堂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有意愿学习的,或许对大陆来讲,可能在这个不是问题,但是对台湾来讲,我们的学生不同的条件,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学习样态。所以我们在这边做了一个调整,所以以人为本的终身学习,这是我们的终身学习,是我们的核心素养,最后也就是他要不断的学习的习惯跟态度,这一直是我们所期待的。所以我们重复了这样的一个情况,在这里面的核心素养的终身学习者的三面,就像把刚才讲到的自主行动、沟通互动、社会参与,这里面分的九大的项目。这九大项目作为社会参与来讲,就包括了多元文化与国际理解。

所以我们目前在推国际教育,就是一个国际理解,能够跟不同的国家也是应用到全球化跟国际化之间的一个需要的能力,还有包括人际关系、团队合作,道德实践、公民意识等等,我就不再逐一念。那在这样的一个最重要的一个点是在于这个生活情境,刚才我们讲过要实践,要厉行,要社会参与,当然要跟生活的情景作为切入点。所以生活情景在这里面作为这三面九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来源,在这里面就可以从这三个面向自主行动的这三个面向成为一个终身的学习者。透过这样的一个期待,以核心素养组成,能够让各教育阶段的连贯跟各领域之间的调整,所以我在这边讲连贯跟调整。连贯的意思就是说把第一年级到第十二年级把它连贯在一起,课程合作连贯,然后科目之间去调整。所以这个连贯透过生活情境,把它做在一起。

接下来我们简单的来讲,我们目前的一个阶段的课程类型,这个课程类型就包括了教育阶段跟课程类型分的这两大类。高中的我就不讲,因为我今天讲中小学,所以中小学的课程里面就是小学跟国中的教育阶段里面分了两大类,一个是固定课程,也就领域学习的课程;另外一个是校定课程,也就是学校可以制定课程,一个是不指定的课程。

那在这里面固定的课程就包括一般科目、专业科目跟实习科目,高中来讲,在这边等一下来讲,这边是高中的。我们再来往下看一下,在这里固定的课程在这里,由国家统一规定不同学习阶段注重纵向的连贯,这是四个阶段的连贯,不同领域横向的调整,最主要是基本学力。

所以我们用一棵树来代表的话就是这是扎根的,也就是领域学习的课程是扎根的。

那校定的课程是弹性学习的课程,是由学校安排的,也就是学校里面可以如何把这里面的横向调整变成是一个跨领域、多元的生活化的课程,来塑造学校的愿景。也就是学校可以根据它的地区的特色,根据学校自己老师的特质,根据学生的需要,跟地区环境产业的需要,里面去定一个它自己学校想要长成什么样子的愿景,来提供学生适性发展的机会,这个校定的弹性课程,这个是在这里面去做。

这个是固定的扎根的课程和八大领域,包括健康、体育、科技、综合、艺术、自然、社会、数学,其中我们今天讲的科技就是在这边。

我们再看一下,教育阶段国民中小学课程类型固定、校定,那我们看到的八大领域就是在这里面的固定课程,在这里可混龄、混班。

大家一定觉得这个为什么可以混龄、混班?因为我们以嘉义来讲,应该超过50%都是小班小学,60个学生以下,一个学校60个学生,那么分六班,所以这是我们这里的挑战。

跨领域的统整,课程的弹性负荷,减少每周学习科目数,我们做一些调整,实行分组学习跟鼓励协同教学的。所以在这边有很多的固定课程里面提供的那个指引的方向就是给予的弹性。学校在上课的过程给予的弹性。

那校内课程就有四大类,第一类主题跟专题的课程,也就是议题探究的课程;第二大类是社团活动跟集体课程;第三类是特殊需求的领域课程;第四个是其他类。所以在这里面有四类课程的引导学校去规划他的课程,鼓励跨域探究跟自主学习,这个是学校的弹性课程,促进适性发展,发展跟文化领域的学习,这是学校在这里面。所以学校就有一些的时间跟结束,可以去排课,排他自己想要发展依照学校愿景的课程去做排课。

那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是课程规划表。

这是国民小学跟国民中学,我们看到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二年级,二阶段是三四,三阶段是五六,四阶段是七八九,也就是我们的国中。那我们可以看到一二三四在这里面,在这里面的是国语文跟以前不一样的是,新增的新住民一节课,刚才我们讲了我们的背景里面我们这边10%是新住民。所以我们提供这些新住民对自己的来源,自己的国家的语言母语去做一个学习,所以这个学习可以增加他自己来自于他自己的文化的认同,所以这是一个学习类。

第二个是生活课程,这是第一阶段的是社会自然跟艺术结合在一起做活动的生活课程,排了六个小时。所以在这里面连着六节课,调整了社会、自然、艺术、综合活动的领域,所以他排课是不一样的。

接下来科技,你又发现国小阶段的空空空都没有,这也是我们很大的挑战。也就是在科技里面,在国中第四个阶段里面排了两个小时课,一个是资讯科技,也是声控科技。所以这边是一节为资讯科技,一结为生活科技。

接下来是校定课程,这就是所谓刚才我们讲到的弹性课程,学校可以根据他自己的愿景所排的。在第一阶段是2到4节课;第二阶段3到6;第三阶段4到7,所以第三阶段就是五六年级的时候,4到7节课很多,比刚才我们在讲那些都还来得多,这边4到7节课,所以学校在这边有很大的弹性可以去做调整。到大国中阶段就是三到六节课在这里面。

那接下来我们看科技领域,刚才我们讲科技领域里面,只有两节课在国中阶段,等一下我再讲小学怎么办。
在这里面,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目前在社会上所看到很多的的词汇出现在我们生活里面,这些的词汇就告诉了我们,这边包括APP、Maker(音)、大陆用创客,我们这边不会用创客,一般用自造者,意思不太一样。

科技领域有好多的东西出来,势必我们的学校面对科技社会的环境里面,我们的学生势必具备有科技应用的素养。所以在这里面,9个就是我们肢体的课程,我们新的12年课纲,本来说107年,就是2018年,现在改到2019年,因为有部分的领域课程领领在这边,还有一些的争议还没有解决。但是在科技领域上面是没有问题的,早就已经明确了,大家都没有问题。

所以在这里面,原来的课程分为把生活科技,新的课程里面是生活科技独立出来,资讯科技独立出来。但是在原来的课程是资讯教育,资讯教育它不是在领域课程里面,它是一体,一体就是学校里面在教学也是融入到课程里面去,在其他课里面上。

所以他最主要的这个资讯教育的核心能力,提高培养的是资讯科技概念的认知、资讯科技的使用,资讯的处理分析、网际网络的认知应用,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大家看一下哪些方面有不一样。

他的策略是融入其他领域,就是原来九年一贯里面的七个领域,到12年课纲的八大领域不太一样。那另外新的领域是生活科技,它原来是自然生活科技领域在一起,在国中阶段是把它分的四个小时,所以它有自然、学域分为物理、化学、生物、地球科学,生活科技学就是生活科技,就是课纲里面,它是包括了新兴科技、能源动力、硬件制造、运输传播、创意设计、专利制作的内容。但是在这边会发现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生活科技跟自然课放在一起的时候,因为生活科技是不考试,自然是考课,两个在一起生活科技就被消掉。大家就基本上考试考试考试,这个课就没有了,学生就没有机会去做创意设计等专题制作,这是我们在九年一贯的课程发现的一个很大的一个问题。但是在咨询教育里面,各县市确实都很努力在推。

那我们看到了,在科技环境里面已经有刚才讲过了这么多的东西,其实我们的老师好厉害。不管你课纲怎么变,他自己都会调整、调试,所以在资讯科技里面他用了好多的东西。那我们在整个制度上来讲,体制上来讲,资讯的运用能力,其实因为他是一体,再加上我们教育部里面有一个叫课时资讯与科技司,他其实在做的就是资讯的教育的推广为很大众。

一直在那里面推动,里面包括行动、学习、资讯、融入教学都是在那个时代推。但是在新的课纲他放到了哪里?放到了国教组中小学国教组里面去推。

在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内容开始放到课程里面去,生活科技刚才里面讲到,工厂跟设施都消失不见了,因为没有考课,过了十年都快不见了。

所以对于真正去把知识统整为利用的机会的消失了,这是里面很大的一个问题。

所以在整体上面来讲,我们看到新科技应用在教学上,我这边写了一个国中,因为国中都是在考试,都是随时会考,各班比较。国小没有,国小都是老师自己来。所以老师就有很大的自主性。

我们看到真正的十二年课纲,就是这样统整的课程在哪里实践?在国小,在国中就不见了,因为要考中要升高中、大学。

但是我们重新再回来看看的时候,大学刚才看过了22万、23万的容量,我们才16万出生率,干嘛这么拼?学生应该是什么?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里面都能够把他所学到的东西,除了学专利之外,还要横向的串联,还有机会活用他所学到的知识、能力跟态度。最重要是跟生活紧紧联动,从生活中去观察,去发现。这个机会不见得,因为一直看到的我们现在学生真的很辛苦,早上一大早出门,家长把小孩子丢到学校,把他接回来。安亲班把他接回来对不对?接到哪里?接到安亲班,安亲班怎么样?让他去作业,还要准备明天的考试,所以每一个学生明天考什么试安亲班的老师都知道。甚至安亲班的老师还会知道,明天老师用哪一个考卷。顺便帮他预习一下,结果考试出来都是95、100,家长就很开心,放心的交在安亲班。

我们的学习的主导能力,要是老师,那个是很认真的老师,他自己命题,不用测验卷,结果考试出来完蛋的,考了60分、50分,接下来什么事?家长怪安亲班,安亲班的老师跟家长说什么?那个老师乱出题。然后压力就到这家去了然后造成困难。这是一个另外一个因素,我们必须要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学生老师的教学主导性跟我们课程的学习,跟未来的方向,这个是必须要去思考。这样的问题的产生是来自于,我们科技社会每一个人的工作都非常的忙碌,越来越忙碌,没得休息,回家都还工作,所以家长真的没有时间。

接下来新课纲他的课程重点是学习,这个不太一样,叫做电脑科学知识。跟刚才的资讯科技的应用、使用、基本的技能不太一样,这边叫做电脑的科学知识,培养运算思维的能力。这个你出来的时候,大家就开始写企划了,开始怎么办。还好,国小没有排课,国中开始排这些课。

生物科技就在于科技的知识与工具结合,设计工具的能力。好像跟以前变化不多,其实是有改变,我们看一下资讯科技。

资讯科技虽然国小没有开课,但是国小蛮期待,叫做资讯科技之体验与运用,好像没什么改变。国中阶段是运算思维、资讯科技的解决问题,所以开始用它来做什么?解决问题,用资讯科技去解决问题。所以这些问题的来源在哪里,什么情境。运算思维跟资讯,高中阶段的运算思维的原理开始学到理论了,并运用进一步的整合应用。

所以在高中阶段其实已经在准备做什么?做computerscience资讯资供的比较,已经走到这边去了。你会发现不太一样,以前我们发现高中所教的跟国中教的好像差不多,原来老师和我们书院是一体,来到高中阶段开始深化。

所以这里面包括资讯科技的使用态度,资讯科技的沟通表达,用它来做沟通表达,与人沟通,资讯科技与合作共创,运算思维问题解决,这样的一个不同的东西,所以我们看到他的学习,刚才是学习表现,我们看学习内容,运算思维在中间,每一个地方都必须要运算思维。所以以前的科技一体是在这一块,资讯科技的应用。现在多了块儿出来,所以这个课程改变很大。所以对现场的老师很大的挑战,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所以在这里面包括了城市设计,设计的概念是作为应用,演算法,不要害怕,因为老师要去演算法,但是不是真正的我们学科的那个演算法,会用其他非常不同的方式去带这个演算法。所以在这里面有很多的分类、归纳,这样的一个过程去做演算法。
第二个是资料表示处理和分析,如何去做资料的属性、表示、转换、分析、应用。各位在看这个时候就慢慢就发现,他已经逐渐有埋入了computerscience的种子,这个味道在了。系统平台,也就是我们可以看到现在很多的不同的跨平台,系统平台的各种资讯、平台的使用方法、架构原理和未来发展思维。资讯科技与人类社会里面的,在这边自己可以合理地使用原则,咨询的合理法律,这是之前也有这些东西,应该是在这边是会有的,中间方的一个最主要的步骤是运算跟思维,所以这个思维很重要。

另外一个是生活科技,生活科技着重的三大面向,最主要的特征来自于她的哲学立论是在于做、用、想。做,我们讲说就是透过做的过程去做学习,但是不是只有做。因为很多的创新是来自于什么?用。你用了才知道有问题,才知道有需求,才有可能会有去做创。所以做、用、想是是生活科技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

所以在国小阶段是生活的应用,国中阶段是创意设计,高中阶段是工程设计,开始走向 technical education这样的一个技术教育,是以这样的角度去培养。

所以在这里面的作用,包括了能力、情意、知识技能里面的实做,要会用,而且你要每天去维护,在能力上面你必须要有很多的知识。因为在做的过程,在创的过程其实是很多科目的整合,知识能力的整合。

有一阵子我们在做创造力教育,有一阵子我们在做想象力教育,但是就我们的观念来讲,只有想象力没有实践力没有用,所以你必须要实践,实践你就必须要统整很多的东西。我们以前做过很多,带了很多,因为我自己也做能源创业竞赛,也做太阳能创意竞赛,也做高中的科技竞赛,好多年。

那我们做研究发现到学生创意的构想书,他们写的idea,写了十几种,最后决定要做那一种,决策完之后开始实践。实践的时候发现遇到瓶颈,遇到困难,Try了三四次,就会放弃这个idea。因为他自己写不了就放弃了,他找不到好的方式可以解决。所以这个实践力,经常会把它的想象力跟它的创意被磨杀掉,三次,调查统计是三次。(30:51)。

所以在这边,我们必须让学生去用,你用了之后就发现有缺点,有缺点你就会想办法去改进,最后强调了用,就是用了才知道问题,你不用就不知道跟现实之间的逻辑,所以这个是做、用、想就是生活科技的非常重要的点。它的学习内容就包括了,做、用、想是它学习的中心,所以在这个做、用、想下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关联性就会连带进来。因为你所做的那些事情都会跟社会做联动,我们可以讲到社会决定论吗?还是科技决定论还是社会决定论的一个思维,科技跟社会交互影响的结构,,科技的应用跟设计与制作,其实我们在这边有很多的思维包括电玩的出来,其实在里面有很多的问题。这里面我们发现厂商赚的钱,但是谁付了社会成本?家长、老师、学校、社会,花好多的时间告诉小孩子不要玩电玩,我们这样是不对的。所以要毁掉一个小孩最好的方式就是给他一个什么?手机。因为他还没有一个自主力。

另外一种思维,有人不同的每一个人的学习风格跟背景、条件不一样,有人是会很依赖的,有人会很独立的,有人对抽象思考是很强的,有人是需要考试才会学习。当你丢给他一个没有自主学习能力,不知道自己的角色的人,他拿到这个就玩游戏。有人拿了这个会做学习,每个人都是不一样,这是学习内容。所以在这里面有他的挑战。
对于课程,现在老师对课程没有认知,课程没有谋划、教学失利、师资专业不足,现在的老师咨询的老师都在做什么?学校的资讯系统都是他在处理,做网络,忙得不得了都没有办法教。生活科技都去做总务,到学校修很多东西,所以很难调配的,没有专科教师。专科教师、电脑教师绝对有,生科教师没有了,各县重视的点又不一样。很多县是重视咨询,会做很多事的,每一个县重视的不一样,由于大都市对咨询非常重视。像有些地方,没有那个力气,没有那个能力去做,很多办咨询科技竞赛,但是现实什么都没有办。

所以在最终策略里面,教育部开始去做他的推动策略跟我们的课程推动,这四大方向去做努力。这个教育部里面,他这12年基本课纲里面去做的写作议题,也就是要去调整各种不同的单位,去处理这些问题,包括还要请学校去试行,要法规,要去做修订,好多的东西要去做,天天都在开会。

那在这边写作中心,要去协调国家去做研究课程的研究,要做师资培训、资讯基础建,国教组的课程、师资、课程、设备都要去处理。试一试学生版,老师要去做进修增能。原来的课程跟后面的课程要做进修,所以资讯课的老师还要选修6学分,生物科技要修6学分,重新再修。作为课程不一样的要做统一调整,所以有些这门课程要出来。而且我们现在的老师,发现资讯老师跟生科老师学校内不足,因为排课不足。所以要第二专长,把现在的老师要修第二专长,现在第二专长都排不了,太多的去要的,很多都没有办法去修,太累了。真的课程招生对象这些都要去看,现实的进修需求都要去规划,这是要做的。

国教组的课程、师资盘点、设备基准修订跟盘算要去钱,要建立教室,这里面好多的办法、规范都要重新再去做改变,需要修法,包括县市政府要去做处理。

所以在这里面大家做了一个这样的一个师资非专长授课,一定要这两节课,一定要有配课,配课要非正常授课的时候怎么办?他们要不要?还是要。所以我们会规划36小时非专长授课教师的上课。我是数学老师,但是因为学校班级数排课的关系就排到了咨询课,排了生物科技,我就要去受训36小时,每一年,然后再加上工会社区做处理,所以这边的辅导团跟群、示范中心跟全岛学校基础建设的,在这里面我们期待透过行政整个把这个东西括在一起去做处理。所以教育部的分工大概在这边讲了,国家院士做什么?课程的研发和转化、手册的编写,从这里有些部分已经出来了。是做课程教学研究中心,这边有成立了国教组、辅导团、辅导群、科技领域辅导团,这是县市要成立的,目前还没有执行,但是台湾22个县市已经有十个县市已经成立辅导团。所以我们目前都忙着到各县市去做宣讲,建立国民中小学教育示范中心,办全道校,在这边跟各位报告一下。

所以在这边我就把它跳过去了,那在这里面报告课程实践的策略,包括素养导向跟教学实力要去研发,新课纲的衔接,师资能力的不足,现实的教学落差的问题。各县市办理相关的专题展示跟竞赛,这个是我们要去把它拉在一起。因为你没有去有一个场地(音)学生的成果不容易彰显,所以这个是我们需要办的。

那在这里面国教组设了一个中小学指导教育示范中心的,大陆叫创课。那个创课的中心里面,其实它要包括制造跟了解,提供了设计跟制作。提供设计跟制作的时候,就发现真的跟生活科技是相同的,有机会跟场地让他有这样的能力,然后培养他的精神,变成终生素质。所以才发现制造教育中心跟课纲之间有一些的连接,所以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跟实践。这是建立这个以maker来作为一只带领出来他们去实践科技。那maker真正做的最好的是在国小,不是在国中。因为国小有很多机会让他跨课统整。

这个是105学年,就是2016年的学年度,我们就是在106年的时候今年度完成了第22个。110年成立100个成长教育中心,每一个制造教育中心是新台币补助了450万,再加上自筹超过500,也就相当于人民币大概是100万人民币,在学校里面设这个中心,买一些设备做推广活动。这是去年我们11个中心所做的,完全从零开始做的一个遥控飞机,这些是学生他们做的一些东西,是竞赛活动,自己操作。

所以目前我们有一个计划就包括了课程,包括咨询,包括了辅导、中心去对100个中心做辅导。我们嘉义有两个中心,一个在民雄,一个在北新国中。北新国中那有来,那天校长过来了。北新是我们有很多的,他的杨新悦(音)老师是我们的系友,所以他做得非常好。

那国教组对于资讯的部分它有一个夏日乐学计划,目前的学校是在这里。那106年度开始,我们今年开始有21所的前导学校直接就执行了新的课纲,正在执行。所以国小这里面有6所国小,但是6所国小我们有去过,看到很多的课程串在一起。这个是中央辅导团的部分,我们有一个辅导群,它有将近四五十位教授在里头。那接下来就是分北中南三区,然后还有县市辅导班。刚才讲22个里面有10个,那辅导团,我是召集人,这样还有样团的组长,这边组长都是国中、国小的老师做组长,所以我们总共有11位老师,各县市这边面试招来的11位,分资讯科技跟生活科技一起到各县市区,所以他们非常棒,都在22个县市跑来跑去。还要做教材,还要开发教案,还要去做宣讲,做这些事情。那我们很多样团的老师,这些老师里面包括资讯委员。

这个是在中央辅导团教材开发里面的。所以在这里面国教组就把制造教育、前导学校跟辅导团,去把它结合在一起,发展课程、教材资讯和设备的监制。在这边我们可以发现,他把这些资源放在中小校课程教学资源整个平台,这边有一个教育课程都在这里面,可以提供老师去做参考。那对于师资的推动,刚才都讲过了这一些的课程,但是最重要是在这里,我们发现对于科技老师要做一个向下扎根,我们从业界去找老师,有很多业界是很厉害的,但是他们也期待跟学生做联动。所以你要做一个科技向下扎根计划,让国省的企业(音)和民间产业来推动,但是不是直接进入教育现场而是跟学校老师共备课程,一起来发展教材。它有最新的科技,有最新的教学的设施,你可以把地方的资源纳进来,我们要做实时盘点界定,界定的方法就是你没有去进修,我就不让你调动,调动也进不去。开始有一个行政令才会进来,但是这边还是都是鼓励跟基于兴趣进来的。

接下来就是刚才这个借鉴的方法,能够达到处理。那这个合并,因为学校较小的原因没有那么多,如何跨校增进各位老师,在这边的制度怎么去做处理,然后这老师就教两所学校,这样的方式去做处理。这边他还有另外一个代课计划,本来是从一百,接下来这个年度会变成一千个人,所以有很多的代课老师去出来,而且现在偏向的老师!现在正在修法修什么?以前可以一年一聘,现在是一聘两年,连续可聘三次,两年两年,聘完之后觉得他还不错,一次就聘六年,这样加在一起就12年,等同于正式教师一样,一直可以聘下去,所以这是一个在制度上的一个改变。

这个是在师资的各城,这个各城主要包括这些东西,细心主题(音),教学法的部分、运算法资料结构,这是生科的部分是机电整合,机构、结构的教学,电脑数位化的教学新来的,所以这些老师都要去做的。目前需要进修的1100多,国中的500多,高职的70几,这么多人都想进修的,代表我们现单位已经没有立即去培育这么多临时在一年两年要培养这么多的老师。所以目前很多咨询科技的课比较多,所以要培养的学校比较多,生科的很少。

设备,我们总共1385件,将来国中25班以下都要一间教室,因为教室不建了,所以每一间不足100万。所以分三年逐步建成,所以这边已经在办设备都在这边去做,网络更新也是一样做网络更新,因为现在都做数位化学校,所以网络更新在这边要去做,要去找钱,要去做处理,整个在这边非常重要的四大面向。其实做了半天,其是要做统整的,所以在这面我们写了一个方案,就是教育部科技领域教学的推动方案,这个方案还没有完成。这个方案还是努力中,目前包括各种课程师资设备、形成资源的整合,要怎么样去做整合,这个礼拜五我还要开会,还要做修整。

这里面就包含他的要价,跟现在所有的计划要去做汇整,汇整完之后,再根据科技领域的推动去做调整,所以这里面有很多种不同的相对应的计划要去做联动。所以这边是设备整合的部分,行政资源整合的部分,包括他甚至要推动筹划经费来要钱。这是资讯科技,这本来是讲成效,这个可以拍一下。这是以层次为本位的课程,各县市可以依照县市的远愿景去定,现实的愿景定完之后对校愿景再去处理,所以对很多的课程去做,无论是它的课程,现实的课程、辅导班、资讯课程、资源共享、竞赛平台、学生的作业,然后机电整合,城市设计运用的部分,在这边给它做一个备整。现阶段也是一样在做这些的事情,最后去做课程的转化,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生活科技竞赛是每年都办,今天我们办的方式是要办之前一定要把老师抓来受训,受训完了之后老师回去上课,上完课之后学生排列出来。

OK,我们期待是真的从生活中的感知能力,对生活情境的问题,尤其是科技的问题,找到一个解决的方式,达到三面九项的目的,谢谢不好意思拖了十分钟,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