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问题导向学习(PBL)中学生主体经验、学习动机与学校经营配套措施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29 11:09:00 人气:

问题导向学习(PBL)中学生主体经验、学习动机与学校经营配套措施
张佳琳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共同教育学院 助理教授
许文瑞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 博士



摘要: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简称PBL)起源于1910年Flexner Report所倡导的教学改革理念,至1970年至1980年间逐渐推广至其他国家。相较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问题导向学习植基于建构主义视角(constructivist view),认为学习是在社会环境中建构知識的过程,而不是获取知識,强调让学生在真实世界的环境中,将所发生的实际生活问题形成案例,大家共同讨論,促发学生研析问题、探讨问题,形成假设并提出问题解决之道。所以,学生不只是在教师传授中得到知識,最重要是在真实互动中学习。

Dr. Howard Barrows and Ann Kelson 认为PBL是一种系统化的课程,也是一种学习经验历程。本研究应用PBL理论于教学创新中,认为PBL有助于提升学生学习之主体意识,进一步省思小组学习与学生尝试解决问题之学习历程中当前台湾高教教学现场种种问题。本研究意图探究学生整合知识、培养态度到发展技能之行动实践的可能性,主要发现如下:

一、带领学生进入真实问题情境,需引导学生链接、组织知识作为分析工具,并具有信息识读能力及跨域学习能力方能深入研析问题。

二、PBL能促发学生主动参与生活经验,产生在地关怀,而欲让学生进一步有感学习、提升素养以面对高速改变的环境,强化学生能系统性思考与创新应变是为关键。

三、运用真实问题情境能培养学生自我觉察,主动发掘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人。而教师要以引导者的角色适时调整与设计学生参与的教学活动,并提供适当的回馈与分享。

四、当学生小组一起从事问题解决的任务时,亦学到互动合作、自我学习之素养。

五、学生构思、规划相关解决问题方案,是于观察、参与、不断对话与省思的学习历程中产生「行动经验」。学生能从研拟出解决问题方案,累积相关行动经验后,在行动中不断省思修正。

关键词: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主体经验、教学创新

……

对《问题导向学习(PBL)中学生主体经验、学习动机与学校经营配套措施》的评论
评论人:杨四根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普通教育研究所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同仁:

上午好!刚刚学习了教授的文章,也听了报告,感触很深。关于这篇文章,自己学习了十多遍。这个文章写的挺好的,因为有独到的一面。我也查阅了关于问题导向学习的文献,我发现既有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两个维度——基于问题导向学习的内容纬度和过程纬度。主要研究了两个问题:比如说教什么、学什么以及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他们大多数回避更深层的,为什么这么教、这么学?为什么要学这个?以及从组织层面怎么样去推进?从学校层面如何去推进问题导向的学习?所以我也发现,比如说梅里尔的首要教学原理研究实际上是问题导向学习的办法研究,是从教什么、学什么以及怎么教、怎么学这个维度来研究问题导向学习的,这就是一个例证。

张教授和许博士的这篇文章集中的论域十分广泛,我梳理了一下,有观念性的论域,有活动性的论域,有主体性论域,有物质性论域和制度性论域。下面我分别就这些论域谈一点自己学习心得。

一、观念性论域:理念与意义

这篇文章认为问题导向的学习是一种系统化的和比较另类的教学方法,整个教学方法的观念有利于孩子们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过程有一系列操作的方式方法。

二、活动性论域:设计与实施

作者从问题发展、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角度来看问题导向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并且举了一个生动的案例,就是妇女家政班的问题导向课题的案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三、主体性论域:经验与动机

主体性论域是这篇文章的重心之一,觉得问题导向的学习同主体经验的角度与学习动机的角度是一个需要十分关注的议题,在我看来也的确是文章的创新所在。作者觉得整个问题导向学习的五大重要的意义,比如说:参与的存在感、自我的反思性、交互的影响感、主体的实现感等方面都是挺好的。我想任何一个教学或者课程或者学习的聚焦点都应该是回到学生身上,这也是作者反复强调的观点。我举自己的例子来说,我觉得任何的学习都应该聚焦在这个上面,这是我在读初二的时候亲身经历的一个例子:我读初二的时候,县里面举行物理竞赛,每个学校派一位选手参加,经过层层选拔我被有幸选上,代表学校去参加县里面的物理竞赛,一个下午的考试考得昏天黑地,晚上回到家,我妈妈问我你今天考得怎么样?我说感觉还不错,但是有一道题目我怎么也做不出来。我妈妈就问我哪道题目?你讲给我听听。我说老妈你又没有读过书,更没有读过物理,我就不讲了吧。我妈妈说啥物理不物理,你懂得的理我一定都懂。我说这个懂理你肯定比我懂,但是物理的理不是你说的那个理。我妈妈说不管怎么样,你讲给我听。我没有办法就把这道题目讲给我妈妈听。这道题目展示在屏幕上:这里有一个天平,左面一个托盘,右面一个托盘,左面的托盘里面放着一杯水,右面的托盘里面放着砝码,天平平衡了。现在往这杯水里面放入一克的小木块,小木块漂浮在水里,所受的浮力等于所受的重力,问天平此时还会平衡吗?当时我学习成绩也挺优秀的,因为老师教我们飘浮的时候是压下去、浮上来。我想天平不应该继续平衡吗?当时我始终不得其解。我妈妈看到这个题目以后跟我说,这个题目很容易,不会平衡的!我问她为什么?她说不为什么,放了东西下去就不会平衡了,这是天经地义的。但是我告诉我妈妈,老师教我们这个小木块飘浮所受的浮力等于所受的重力,压下去、浮上来不是抵消了吗?你怎么看?我妈妈说谁教你歪理邪说的,我不读书的人懂得这个道理,你读了还不知道吗?我后来发现“知识是一种力量”这个说法就看你是什么知识,你亲身体验过这个知识吗?你参与过这个知识吗?我妈妈后来跟我说,听你这么说,我把一百斤放下去,天平也应该平衡了?我说一百斤和一克不一样。她说一百斤在这个时候和一克是等值的。我也不同意我妈妈。我们吃完饭还争论,争论以后我妈妈拿出了家里的老杆秤,上面也有一个托盘,她在水缸里面舀了一碗水,移动秤砣平衡了。她又放进一个小木块放在水里面,不平衡了。我发现我妈妈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还会做实验。我后来发现读书不加以实践,不加以参与还是不行的。所以学了很多知识,让你的大脑凝固起来。所以我们今天说问题导向的学习,这个问题还是很必要的,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重要。所以我过去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读书的时候,袁振国教授给我们做讲座,这些理论就是当时听来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是有价值。但是我们没有参与过这个知识,没有实践过,没有感受过的知识会怎么样?后来我又读到关于阿普尔所说的“谁的知识最有力量?”我的知识最有价值。我们曾经实践过、参与过、感受过、体会过的知识才是最有价值的知识。这篇文章在这个问题上说的是很清晰的。

四、物质性论域:资源与空间

另外是物质性论域,问题导向的学习需要一系列的资源空间来支持,这篇文章也做了重点的阐述。

五、制度性论域:组织与经营

此外在这个问题之下,一个课程教学的变革要持续推进,没有制度的约定是违法的,所以我们认为只有健全的课程制度才能让课程教学创新走向自觉运行轨道,只有合理的课程制度才能让学校课程教学创新活动成为一种常态而不是偶尔为之。偶尔为之依然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多大意义的。

所以我综合前面两点,我觉得这篇文章的创新点就是在于从学生的维度来看问题导向学习,并且如何从组织经营管理角度来推进,这就是他的创新所在。

所以综合全文,我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是新颖的,视角是独特的,材料是丰富的,案例是丰富的,归纳是到位的,对我们深化学校课程教学改革,落实课程教学管理,培育学生核心素养都是有深刻意义的,今天在这里谈一点自己的感悟,不当地方请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