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3E“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30 9:25:00 人气:

3E“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闵行蔷薇小学 沈珺



摘要:本文从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发展角度出发,概述了学校信息化建设历程,重点阐述了学校智慧教育的内涵与实践,在学校“易教、易学、易融”的理念指导下,从教育生态学角度,发掘信息化影响下的学校教育新生态的融合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信息化与课程、学习方式、教师发展、评价数据、校内外等多方面的融合,以揭示智慧校园建设的核心。

关键词:智慧校园 课程 学习方式 智慧教师 评价 数据

近年来,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新理念与新技术不断涌现。美国新媒体联盟从2002年起,每年定期发布《地平线报告》,旨在勾勒出影响全球教育领域的教、学以及创造性探究的新技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由教育的消费者向创造者转变”等教育理念逐渐深入人心;深度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式学习等学习方式不断呈现;师生角色转变,学校领导者能力提升成为棘手挑战;而自带设备、创客空间、自适应技术、数字徽章、可穿戴设备等也成为了教育技术领域的热词。

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革新教育,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整体结构中的个体—学校,更应时时关注外部环境,利用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学校整体内涵式发展。蔷薇小学自2008年确定信息化发展特色以来,一直以“开放”的心态、“主动探寻”的发展策略,从学校实际情况出发,积极探索信息化影响下的学校教育新生态的融合发展。

学校适应不同时期的技术发展特征,结合自身发展规划,在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上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在需求与发展目标:建校初期,鉴于学校设施不足,师资及生源较薄弱现实,将试点聚焦于“建设富有现代化气息的学校”,致力于“公平教育”,着重建设信息化校园;随着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逐渐深入,学校期望获得“内涵式”发展,致力于“课程融合”,着重创建数字校园;而当学校精细化发展后,便产生了为学生提供个性成长服务的内在需求,这就要求学校探索校园数据的建立与挖掘,建设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课堂、智慧评价为核心的智慧校园,达到学校“成就学生、发展教师、转型学校”的教育目标。

当然,信息、数字、智慧校园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只是根据信息技术与校园整合的深度与重心不同对其进行某些特征的区别,从而划分了不同的阶段。可以说,广义的信息校园涵盖了数字校园与智慧校园。

……

3E“智慧校园”的建设与实践
评论人:朱彩馨 嘉义大学数位学习设计与管理学系 主任



各位与会来宾:

大家好!在点评之前,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我最近看到的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位馆长和研究人员到各大海洋生物馆去考察,考察了北极熊的展馆应该要怎么设计。结果回来以后设计了一个非常完善、非常好的展馆,让北极熊可以住进去很舒服的,就像它原来生活在北极那样。但是各位可以看到挂画的地方这个熊的颜色好像有一点奇怪,因为这是一只棕熊。我为什么要提到这个呢?因为在阅读这个文章的过程当中,我是觉得很开心。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我们在讲咨询融入教育的时候,很多很多的论述都是在讲现在的Ai科技、物联网科技、e-learning、deep learning等等,都是讲要用现代的科技帮助教育,视为理所当然。但是在蔷薇小学的应用里面我们发现,蔷薇小学果然与众不同,他们找到一个好观点来论述他们过去十年当中所做的智慧学校的成效以及突破。从科技的角度来看,他们用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怎么样利用咨询科技来帮助在这个生态体系当中的各个参与者,包含学生、包含老师、包含社区、还有家长,怎么样来利用咨询科技来推展一个可以帮助孩子们做一个个人化成长,或者适性发展的优良的教育服务。

所谓的生态学,过去哈佛管理评论1993年的时候曾提出来,用生态学概念来解释一个生态体系当中的各项参与者之间的互动,用这样的概念来描绘一个科技创新如何可以持续、可以成功。营建一所所谓的智能型小学,需要科技的创新,这样的科技创新怎么样可以持续呢?这里面有提到各个参与者都在这个体系里面可以互利互生、可以共融共存的话,整个体系就能够健全。所以这里面有三个参与者:一个是Keystone,骨干的一群人;另外是Dominator,在这个生态系统当中还有主导者;以及各式各样的Niche players,不一样兴趣的孩子们在这个小学里面怎么样能够适性成长。所以我觉得很佩服的一个地方是他们找到一个好的观点去发展智能型学校,这是Moor在1993年时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的生态系统的观点和藻礁理论。

第二个我觉得很棒的一个地方在于蔷薇小学给了我们一个好的愿景。这个好的愿景是借用现代新兴的科技去补救各样的生态里面的参与者可以整合起来,帮助我们的孩子做一个个性化的发展。在沈校长的报告里面提到有三个策略:

•易学: 增进学生学习

•易教: 促进老师教学

•易融: 学校扮演着keystone,增进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针对学生的易学,针对老师的教学,甚至学校在这个过程当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去建立所有的制度,帮助学生以及帮助这些生态参与者可以互利共生、共融共存。但是因为时间比较短暂,所以很多的细节我们也来不及请教。

•Q1: 如此大规模的计划愿景,蔷薇小学是从何处着手呢?

•Q2: 如何让学生、老师、与家长等生态参与者跟上学校的脚步?

其实过去这么大规模的计划愿景,历时十年的培养过程,这十年的养成过程当中蔷薇小学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着手的呢?未来在这个生态体系里面有这么多的产品者,每个人都有差异,怎么让我们的学生、老师甚至社区愿意跟着这样的愿景,能够跟上学校的脚步呢,这是我比较好奇的地方。

第三个我觉得让我们惊艳的地方是非常理想的教学环境。最后的一个平台改变了非常多的部分。课程设计和原来的不太一样,整个的课程教学目标、教学方式、课程结构都跟原来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不一样,还有评量的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当老师拿着魔法棒在课堂上点的时候,学生的表情已经在我的脑海当中浮现了,这种数据分析,可以知道每个孩子的状况,所以我们可以做到为大众制作个性化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这样还可以促进和社区之间的连接,通过他们的教育实践来实现互动。

Q3:学生的改变有哪些?

Q4:教学现场常有多方期望与制度限制,蔷薇小学如何着手来促动理想中变革的产生?

Q5: 蔷薇小学如何取得促动变革的各项资源?

学生的改变在哪里呢?有没有一些数据可以告诉我们,学生经过这十年学校的课程转变之后,学生获得的成长有哪些呢?蔷薇小学怎么样去驱动理想中的变革?未来的变革也需要很多个性和资源,在这十年当中是怎么样去获得这些资源的呢?

我们用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来看,过去十年蔷薇小学已经建立了很好的生态体系,作为整个教育骨干,也有很多的教育制度来帮助学生、帮助老师在这个环境当中可以去发展。我们也看到学生参加各种兴趣,可以在整个过程当中累计学习的状况,发展学习的兴趣。但是比较少涉及到Dominator,谁会是这个Dominator?我不知道在上海的状况。其实很多教育现场会遇到一个问题就在于升学部分,或许Dominator有可能不是实体的参与者,可能他太强大了,强大到我们忽略了他们的存在。Dominator后续可能会影响整个生态体系的共融共存的状况以及发展,这是第一个提醒。第二个提醒是,即使我们做了很多的生态体系,那么我们没有自己个性发展的生态体系,或许我们可以发展一个属于自己跟别人不同的独特的生态体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