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动手做、自造到数字设计的融入应用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8-11-30 10:17:00 人气:

动手做、自造到数字设计的融入应用
——国中生活科技课程的实践与创新作为
张美珍 国立高雄师范大学 工业科技教育学系 副教授



摘要:自造者运动或称创客运动(Maker Movement)近年来蓬勃发展,而自造教育即以自造者运动的动手做、创造、学习及分享的精神融入教学体制内。目前台湾108新课纲实施在即,而新课纲最大的改变是将「生活科技」与「信息科技」结合新增了「科技领域」课程。这一波教育变革中,新成立的科技领域课程提供中小学生哪些新的创新与学习的机会?如何让学生从动手做中体验自造的精神?从动手做活动、自造教育到新兴科技融入的教学应用,新的科技课程将围绕学生具体的生活情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透过专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探究学习,体验新兴科技的具体应用,促使国中小学生的科技学习落实深耕与实践。

本文以「藏宝不求人-创意机关盒」为案例,分享台湾中小学的科技课程的实践与创新作为。在自造教育中,高科技工具(机器人、低成本计算机组件、3D打印机和其他数字科技产品)有时候会遮蔽了自造教育的本质,自造教育中最具价值之处在于使学习者透过动手实作,实际体验;解决问题、设计思考,进而能主动的、热情投入、接纳失败甚至冒险尝试,乃至合作与分享。

「藏宝不求人-创意机关盒」教学活动的设计便立基于此,让学生从科技史出发,进而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机关盒设计,从中有许多机构设计、解密的数学的融入教学,是STEAM课程的良好教学案例。本文透过教学模块规划设计的分享,介绍台湾中小学的新课纲科技课程的实践与创新作为,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在科技课程教材研发上的重要参考。

……

对《动手做、自造到新兴科技的融入应用
——中小学的科技课程的实践与创新作为》的评论
赵伟新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 特级教师



各位嘉宾:

大家好!很高兴能有机会参与本次研讨,感谢上海市教科院的领导和老师提供我学习的机会。

根据张美珍老师的姓名和论文内容,选择了一幅动图。张美珍老师有很多的美好的事物放在了宝盒中,这一宝盒有机关,需要开启。拜读美珍老师论文的过程,也是在尝试开启“宝盒”的过程,张美珍老师“宝盒”中肯定有很多的珍宝,我愚笨得很,到现在只是体会到了“宝盒”中的三项珍宝。

珍宝1:张美珍老师课程开发的流程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因为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和适切性程度决定着课程目标的实现范围和实现水平。”这几年小学科学教研的经历使得自己对这句话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目前在单位承担着理科实验课程和数字化实验课程开发两个项目的工作。但如何开发课程,是长期从事课堂教学研究的我的薄弱环节。张美珍老师论文给我了很多的启发吗,特别是其中课程开发的流程值得我学习。这一流程充分体现了张美珍老师课程建设的思想力、设计力、实施力和评价力,特别是流程的两头最值得我学习与借鉴。

如何开发课程,张美珍老师的论文对我来说是课程开发的一次演示。

珍宝2:张美珍老师开展研究的规范

在看《研究是一门艺术》(【美】韦恩·C·布斯;格雷戈里·G·卡洛姆;约瑟夫·M·威廉姆斯;新华出版社)一书时,有两点印象特别深刻:一是创造与读者的关系:你的角色(◎我找到了一些真的很有趣的东西;◎对你很重要的实际难题,我找到了一个解决方案;◎我找到了一个对你而言很重要的问题的答案);而张美珍老师的“本文从自造教育的核心精神、教学历程及新课纲科技课程实践等相关研究进行探讨分析,分享「藏宝不求人-创意机关盒」教学活动教学方案的开发历程为例,说明如何将自造与科技教育加以融合设计教材,供国中教师应用。透过这个教学模块的分享,介绍台湾中小学的新课纲科技课程的实践与创新作为,期作为未来中小学教师在科技课程教材研发上的重要参考。”就是对我而言是很重要的实际难题,而张美珍老师找到了一个对我而言很重要的问题的答案。

二是《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的“第三部分 提出观点并加以支持”。而张美珍老师的“本研究研透过教师研习工作坊的办理进行推广交流并取得老师们的回馈意见。另外,研究团队的检讨与反思也可作为教学策略运用及课程内容的修正。”提供了我如何征集参加研习教师回馈意见和修正课程内容的操作路径。

如何开展研究,张美珍老师的论文对我来说是教学研究的一次示范。

珍宝3:张美珍老师引领发展的意识

作为教学研究人员,在基于教师、学生教学需求的同时,也要做好引领教师和学生适应社会和课程改革的发展。张美珍老师的论文中涉及了社会和课程改革发展的多个关键词,我根据张美珍老师论文的第一部分制作了关键词词云,可以看出动手做、自造、设计、科技、素养、STEAM等关键词,最终落实在最大的“解决问题”之上。张美珍老师课程的目标与这些关键词完全吻合,而且在课程目标的引领下,设计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我想这就是张美珍老师提供给我的通过课程建设引领教师和学生发展最好的示例。

张美珍老师的课程也加深了我对STEAM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汤林春所长在我们九月份教委组织的赴美培训中,对STEAM课程的概念做了很好的诠释,那就是“STEAM课程是指基于数学元素,通过工程、艺术诠释科学与技术的学习经历;STEAM课程的精髓是创新与实践。” 张美珍老师为我进一步认识STEAM课程提供了非常具体的课程素材。
如何引领发展,张美珍老师的论文对我来说是目标导向的一次引领。

期待:

提供更多的实施案例——用于进一步判断课程的难度

论文呈现的是教师培训的案例,也有教师参加培训实施课程后学生作品的图片,课程设计是否与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相吻合,有待更多的证据来作出判断。

提供完整的课程资料——用于进一步判断课程的品质

目前论文中关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只有教学流程,是否有配套的教师手册和学生手册,作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支架,教学活动的器材如何配置等也是我所关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