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通讯科技融入课程教学之探讨——以竹北国小为例
新竹教育大学教育学系 林志成教授
新竹县新社国小 范扬焄校长
摘 要:本文旨在探究ICT融入课程教学以提升学校效能与教学成效的相关问题,并以竹北国小为例,论述竹北国小推动ICT融入课程教学之重要成效与面临的挑战;最后,析述学校运用ICT融入课程教学以提升效能之主要策略以供各校参考。
关键词:信息与通讯科技(ICT)、ICT融入课程教学
点评:信息与通讯科技融入课程教学之探讨——以竹北国小为例
上海市教委教学研究室信息项目部主任 张汶
在论文中,基于丰富的理论基础,结合竹北小学实践,提出的策略具体可行,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关于信息科技,在台湾、英国称ICT,在上海称为信息科技,香港往往称为资讯科技,尽管各国各地区习惯上对于信息科技的称谓并不完全一致,但是,近年来关于信息科技,大家达成了一些共识,即:ICT不仅仅是科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课程,它与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密不可分,我们需要将ICT融入教学,并且共同关注融入的有效性。
但是,是否引入了ICT到学校,就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我们的投入这么多,是否也能有与投入相称的这么大的产出,当然是未必,也有很多研究证明,并非如此。
正如林教授所说,ICT是一把金钥匙,是利器,它也有双重影响,但是怎样把ICT这把金钥匙交给学生,激发学生潜能,如何遵守信息的伦理,怎样把这把金钥匙交给教师,推动ICT融入教学,提升教学效能。
论文中主要介绍了将ICT融入阅读教学的做法和成效,同时,围绕这个课题,也介绍了如何组建不同层次的研究团队的经验,增加教师应用的自信心。例如:核心团队,教师推手、伙伴学校、老师专业社群等,此外,十分强调领导给予教师支持;
在具体实施方面,论文着重探讨了如何创设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图书馆的E化、电子白板交互白板、知识分享的平台;
在应用方面,论文介绍了如何利用ICT改进学校管理,改进学校质性和量化的评价;
这些饱含实践,饱含着教授和竹北小学教师的智慧,值得借鉴和参考,尤其是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抓住了基本能力,ICT融入语文阅读
研究首先选择了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作为突破口,学校的网站“與書為友,天長地久”,内容很丰富,尤其是活动的设计很有趣;学校把阅读能力的提升分成4个阶段,从兴趣开始,堅實的閱讀能力為學習成功的基石,学会学习的坚实基础,自我完善,自我学习。
其次,该研究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透过绘本、读本、报章杂志、以及教学简报、电子书、维基百科、多媒体教材和电子白板的辅助等丰富多元的「输入」;
口语表达、表演艺术、小书创作及运用班级网页投稿的「产出」成果;运用网络进行共同阅读、批评、讨论,感动与分享的「沟通交流」。
其实,在输入和输出之间,有着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就是中间的加工过程,就是学生的思维过程,思考、分析、想象、批判、重构等重要的心理过程,通过阅读这个活动,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智慧,心智成熟。
二、ICT融入教学的定位:4种能力和1个习惯
该项研究确定了“能力导向,能力为先,习惯为导向”的理念,把培养师生运用ICT搜寻信息的能力,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表达意念/知识的能力,沟通互动的能力,终身学习的习惯作为ICT融入教学的主要目标,把现实生活和未来需要为取向。尽管这样的理念和定位始于2003年,但是直至今日,这样的观点依然十分具有借鉴价值。
因此,我们看到研究中十分恰当而广泛的使用ICT ,恰如其分的使用技术来支持,广泛的ICT技术,形式多样,学生感兴趣。而且研究中提出以课程发展为主轴,ICT的效能才能发挥,而不是展现科技的炫耀而本末倒置。
有学者根据ICT融入课程(即ICT与课程整合)的不同程度和深度,可以将整合的进程大略分为三个阶段:封闭式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开放式的、以资源为中心的课程整合阶段;全方位的课程整合阶段。本课题在ICT与课程的全方位整合中,已经迈出了成功一步,我们也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更深入地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全面进行探讨和研究,在ICT与课程全方位整合中,取得更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