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上海市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实施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5-11-16 14:35:00 人气:
上海市科技艺术教育中心一、背景与意义职业是人生存的必需,引导每一个中小学生开展职业探索、寻求适合其发展的职业之路,是世界各国普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在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满足需求: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是指在个人和环境因素及其职业倾向分析的基础上,引导中小学生初步了解现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对各类职业的兴趣和实践欲望,培育终身学习理念和生涯规划意识,提高选择职业生涯发展方向、确立和调整职业生涯发展目标的能力,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的一种教育。调查显示:近六成的中学生表示学校没有开展过相关教育;高达86.2%的中学生希望了解更多职业发展变化方面的信息(其中高中生甚至达到92.4%)。 (二) 丰富研究:充实大中小德育课程 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不是单纯向中小学生传授职业知识,而是将学生现在的校园学习生活与个人将来的工作和生存方式联接起来,培养学生创造自己幸福生活的意识和能力,并且将这种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充分研究各年龄阶段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重点,全面规划、整体实施,让每一个学生在12年中小学生活全过程中都能享受连续递进的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既为形成大中小职业规划教育的完整体系奠定基础,同时也丰富了大中小德育课程的建设。 (三) 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育德能力 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也不是一二个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的任务,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有利于改变部分学校校长、教师唯分数论的教育观,可以促使教师将教学与学生未来发展联系起来,使德育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方法更灵活,工作效果更持久,真正提高教师育德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与实践过程2011年,课题组联手黄浦、虹口、普陀、闵行等区教师进修学院和中小学20多个单位,成立了课题攻关组。一是通过调查法、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了解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和现状,总结国内外开展相关教育的历史、研究概况和经验成果,设计不同学段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二是经过实验校试运行,论证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经过3年研究,初步构建了由“目标与内容系统、实施与推进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教育资源系统、辅导与咨询系统”五大系统组成的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1、目标与内容系统。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12年连续递进的教育目标及配套教育内容。围绕自我发展、教育储备、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四大发展领域12项教育重点内容,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 2、实施与推进系统。教育目标与内容系统为中小学校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了教育方向和教育基础,而验证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还需要学校进一步的实验,取得经验后进行推广。 3、社会支持系统。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是帮助学生观察社会、体验社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教育内容和途径之一,离不开学生家庭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庭职业教育资源、社会职业教育资源等的开发与利用。 4、教育资源系统。在中小学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是新生事物,需要我们提供给学校、教师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知识、教育经验、教育技能等,不断积累、扩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基础和土壤。 5、辅导与咨询系统。指导与咨询系统是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主要研究成果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和方法、资源建设、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与实践,主要成果如下: (一)教育衔接:制定12年连续递进的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 中小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12年连续递进的教育目标及配套教育内容。围绕自我发展、教育储备、职业探索和生涯规划四大领域12项教育重点内容,开展分层递进、螺旋上升地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 1、教育目标 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和掌握未来工作、学习、生活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职业观和人生观。 2、教育内容 (1)自我发展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心理基础 自我发展领域的教育重点内容是指导学生了解自己个性,理解个人的发展和变化与未来职业的关系,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增强自我发展的意识。 ①自我意识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能综合自己和别人的看法,描述自己的特征。知道积极争取各种机会,展示个人的兴趣爱好,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能力。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了解并识别自己诚实、正直、有责任心等正面品质;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概念,掌握将积极行为和经验建立到自我正面概念中的办法,能够自信的展示自己、悦纳自己,学会判断自己举止行为的合理性。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保持并欣赏自己所具备的兴趣特长,以及自己所具备的能力;了解并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观点和想法,了解他人观点对个人形成观念的影响;理解个人特长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了解自己谋划职业发展的价值取向。 ②自我成长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人的各种情绪和感受,知道个人行为举止会影响他人的情绪和行为,学会几个处理冲突的好方法,学会选择用合适的方式控制自己情绪;知道习惯对个人生活影响的重要性,形成良好健康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发现、理解并接受自己在生理、心理、能力等方面的改变,理解他人对自己评价的变化;了解个人举止行为对他人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以及对学校学习、家庭和社区生活、职业发展的影响。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知道身体健康和情绪对生活、学习、工作的影响,掌握保持身心健康和保持积极心理状态的技巧,学会逐步提高情绪智商;对于成长过程中的失败、挫折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并能正确归因。 ③人生角色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一个人生活中可能具备或承担的多种角色;通过考察家庭成员、学校、社区及周边人承担的各种角色和生活,知道人们相互依赖、协作和分担责任的关系,以及工作中扮演的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关系。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帮助学生体会一个人在人生同一阶段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在不同场合的条件和特征,及其关联、互补作用;了解多种生活方式选择的优势和劣势,了解多种生活方式选择与实现职业目标之间的关系。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认识人生不同阶段所具有的不同角色序列,理解各种角色与自我成长以及价值取向的关系;了解职业选择与生活方式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知道如何有效地调整工作、学习与生活的平衡,理解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④人际关系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有特点的个体;掌握与他人建立角色关系的初步技能,解决与同学、朋友以及大人之间冲突的技巧。知道同学和朋友之间冲突的来源,学会选择同学朋友与自己的认识或看法相悖时的言行举止;掌握与学校、社区等不同角色进行交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正面的社交技巧,学会处理和调节嫉妒、害羞、自卑、自我中心等人际交往中可能产生的特有心理;掌握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能;理解个体与团队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学习解决团队协作过程中问题的技巧。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了解在未来高度技术化的组织中,处理人际关系能力的重要性;掌握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技巧,培养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学会逐步提升自己的交往能力、与他人共事能力、管理和解决冲突的能力,以及主动性、责任感等“软技能”。 (2)教育储备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能力基础 教育储备领域的教育重点内容是指导学生认识到学校学习、终生学习与未来工作的关系。 ①学校学习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学校所学学科对应的职业范畴,描述不同职业所需要的学业知识和技能;分析个人在各学科方面的强项和薄弱点,知道能力、努力和成就之间的关系。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习分析自己的学习动机,识别自己的学习方式;分析个人目前学习状态和能力,理解学习与增进知识和增强能力之间的关系;尝试制定改进学习(学业)的行动计划,学习改善目前学习状况的方法。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学业及职业发展与个人兴趣、特长、潜能特质的关系,以及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关系,培养开发职业发展能力及其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考察各种职业对教育背景的要求,了解高中教育与专业选择、上大学读专业及其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学习从选择专业开始规划职业生涯,确立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及分阶段目标。 ②终身学习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让学生知道现在的学习与今后工作的关系,了解职业准备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不同职业对于教育水平具有的不同要求;了解个人从一个学习阶段转到另一个学习阶段的必然性,了解在工作中转换职业或谋求发展而继续学习的重要性;知道未来的课程选择与职业方向、职业技能之间的关系,知道学校科目中所教的技能在各类职业中的应用。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企业环境的团队学习与学校环境的个体学习之间差别,学会从工作时间、环境、待遇、未来发展等方面去评估职业发展的机会;考察就业的政策和现状,了解选择新职业与接受职业培训的密切关系,懂得应对不同就业环境的途径和方法。 ③责任意识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合作精神对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性,了解积极参与工作、活动的各种行为方式和态度表现,学习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技巧。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个人品质和技能是学校或职场中成功的重要因素,体验与他人合作的经历,培养与团队合作的责任意识的能力。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将来所适合的社会角色和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考察学习与实践、工作与敬业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3)职业探索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事业基础 职业探索领域的教育重点内容是指导学生掌握与职业、人生道路等相关信息的收集方法,培养自己对于职业理解等相关信息的探究能力,体验真实职业生活,探索适合个体的职业方向。 ①职业信息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寻找职业等信息的途径和办法,了解和体验不同行业和职业的特点,了解各种可以解决社会和经济问题的工作方式。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目前职业种类的变化清况和就业所需的技能;了解不同时间和不同地方的职业领域的变化;了解社会需求和经济状况对行业的影响。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掌握获得职业信息的手段,具有寻找、解释和使用职业和招聘信息的技能;能够整理解释职业市场上各种从业人员的供需变动情况,并能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对自身职业计划做出调整。 ②职业体验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了解父母、亲友和邻居等身边人,了解职业分类及其对各自职业的满意度;了解性别与社会行业分工的关系及其历史变革;懂得工作对于所有人生活的重要性。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让学生实地进行一次工作体验,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时间、待遇、发展方向等因素对选择职业的影响;了解、尊重不同人群的差异性,认识到与不同人群积极接触的重要性;通过参观具体职业场所,体验不同职业的意义和作用。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将从事特定职业的某些人作为职业信息的来源,作为自己模仿的榜样;获得与教育和职业目标一致的工作体验;学习成功面谈的技巧,具备写简历和填写工作申请材料的能力。 (4)生涯规划是奠定学生终身发展的社会基础 生涯规划领域的教育重点内容是指导学生形成自我规划意识,培养自我规划的能力。 ①职业决策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做一个决定的全过程,并能根据收集到的相关信息进行筛选,做出最终决定;学习制定各种情况下的可供选择的不同方案,权衡决策过程中的利弊,分析影响做决定和实现决定的因素,比较实际实施过程与预选方案的差异。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影响决定制定的因素,了解决定的制定过程中通常包含妥协;认识到有不同的教育和职业的决策道路,了解做出教育和职业决策应考虑的因素。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每种决策可能带来的后果;理解个人对自己学业现状与职业选择的关系,以及所应负的责任;培养在特定情况下做决定的能力。 ②学业规划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小学升入初中的基本情况,以及升入初中后面临的变化,做好适应变化的准备。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分析初中教育与专业选择、上高中以及进入就业市场之间的关系,对就业或升学做出合理抉择;根据学生的学业、能力评估及学业情报,对学生提出指导建议,然后做出相应的学业与能力评估。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高中毕业以后有关就业和升学的知识;完成从高中到大学,或者直接就业的过渡所必要的步骤,分析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对就业或升学做出合理抉择;了解上大学所应具备的条件,了解申请大学的手续、步骤及细节;根据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及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并做出相应的学业与能力评估。 ③职业规划 小学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知道各种职业所需要的不同技巧,了解个人目前的学习对未来职业选择的影响;描述自己未来理想的职业。 初中阶段教育重点是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收集到的职业信息,学会制订符合实际的个人成长目标,并能定期检查目标的实现情况。 高中阶段教育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确定符合实际的个人目标;分析、比较学习和工作所需的不同技能,进而发展自己的就业技能,学习制定个人的人生计划。 (二)实施推进:全方位、全过程地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 目前许多实验校把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列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给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安排一定的课时,形成了多元化的实施途径和方法,为在全市中小学校全面推进提供不同教育模式。 1、 课内落实:结合课程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培养自我发展的意识与能力 课程实施是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主渠道。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项指导课程、德育课、学科教学、课外活动等。 (1)专项指导课程。学校每周固定教学时间开设单独的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指导课,比较系统地向学生介绍社会各种职业和工种的性质、历史发展和未来趋势、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以及它与人们的年龄、性别、能力、兴趣等之间的关系。 (2)与德育课程相结合。在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高中二年级《思想政治》等德育课内每二周利用1课时开展教育。 (3)与学科教学结合。在学科教学中,将职业生涯基本能力融入语文、数学、英语、社会、艺术与人文、健康与体育、综合活动、自然与生活科技等各科课程中,通过日常课堂教学,逐步培养学生关于职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2、课外活动:突出职业体验,在社会实践中培育职业能力 课外活动是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另一重要途径。课外活动主要途径有:主题班队会、校园岗位活动、少先队团队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社团活动等,通过开展学术类、科技类、商业类、艺术设计类、社会工作类等职业体验活动,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职业的特征及其相匹配的人格特征,体验工作实际,做好职业心理和能力准备。 3、 家庭教育:探索双轨教育策略,创新家校合作教育模式 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通过家庭教育指导转变家长原有的以智力发展为主的育儿观念,提高育儿水平和效果,做法有:一是建立家长信息资源库,成立家长志愿者讲师团;二是创立职业教育微课程。三是开展“学生进企业”职业体验活动。 (三)资源建设:为学校实施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提供保障 1、系列教育读本的编制与应用。课题组开发了《未来在你手中》小学、初中、高中三套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读本,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 2、职业体验基地的开发与建设。课题组充分挖掘和调动文化、体育、工商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积极性和可持续性,为学生提供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体验场所、见习基地以及见习岗位等。 (四)队伍建设:全员参与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指导 1、指导者队伍的组成。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实施途径是全方位的,因此,实施教育的队伍也必须多元化,职业规划指导教师、班主任、心理辅导教师、学科教师、家长、企事业专家等共同组成的教育团队是开展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师资保障。 2、开展分层分类的教师培训。课题组通过教研讨论会、研讨交流会、工作推进会等活动开展分层分类培训,帮助中小学教师系统了解学生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的涵义和价值,逐步培养一批能够胜任职业启蒙教育与职业规划指导的中小学教师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