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任教师信念“ABCDE”塑造模式——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启示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0-22 14:44:00 人气:

初任教师信念“ABCDE”塑造模式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启示
刘胜男 赵敏

信念是处理信息的“过滤器”也是引导外在行为的重要因素。从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潜在的信念是教师发展的关键,教师行为实践的变化根源于信念的改变。初任教师的教学信念处于萌芽阶段,是检视和塑造的有利时机。

1.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探索信念(Belief):初任教师信念浮出水面

“诱发事件”主要指的是引起初任教师不良行为结果(the Consequences of delinquent behavior)的一系列教学事件。初任教师刚刚进入新的工作岗位,要面临“实境震撼”及“工作场所上的孤独感”,不仅要承受着工作表现上的压力还同时要承受着融入组织文化的压力。因此及时的通过教学上的诱发事件(Activating events)发现初任教师的教学偏差并尽快做出反应是调试初任教师教学信念的关键时期。“诱发事件”的范围很广,包括一切阻碍初任教师教学目标实现的“障碍事件”。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融合了教学知识、信念、自我意识等多种内外因素,其中信念先于教师的教学行为,影响教师日常课堂中的教学和课堂管理等实践行为。只有当发生了诱发事件以后以反思和批判性的态度对待初任教师的教学行为,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初任教师的信念才能渐渐浮出“水面”,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起指引的关键作用。为此,一是要营造安全、信任的教学环境,二是要展开从行为实践到内在信念的探索分析。

2.信念的行为结果分析(Consequence)——初任教师成长基点

初任教师的信念其实在他学生阶段在观察他们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就形成了,因此具有“惯性”和“固着性”的特点而难以改变。因此,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促进初任教师在诱发事件中通过探索自己信念,思考原来的信念所带来的教学行为结果。首先,明确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实践的转化。这个阶段可以从初任教师的行为中探究其信念。初任教师以书面报告的形式总结诱发事件阶段中个人实践的体会,这书面报告包含初任教师自身对教学的理论研究以及理论如何指导其日常的教学实践的解释,初任教师对于外界(指导教师、家长)指导和评价的看法和认识。其次,对教师信念进行分解细化。教师的信念可以分解为:对学科知识的信念、对学习者的信念、对于一个好教师的特征的信念、对课堂氛围的信念。当分析教师信念的行为结果时可以以如上的四个维度为特征进行着重分析。

3.反复争论(dispute)——重塑自我(self-refashioning):初任教师的涅槃之旅

从学生到新教师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职业的超越,更是一个智慧和信念的超越。在改变初任教师信念阶段的任务就是制定其信念改变的明确目标和步骤,通过与初任教师的不断交流和争论中,进一步明确不合理信念使其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表面的教学行为实践问题是由于内在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不断检验新的信念指导下的教学行为有利于教学的改进和自身专业的发展。由于信念“固着性”和行为“习惯性”的双重特点,因此要检验初任教师是否达到真正的领悟,避免旧有信念的“死灰复燃”而前功尽弃。指导教师对初任教师的针对性支持和协助是有限制和终止的时候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指导教师要注重初任教师自我管理、自我监控、自我修正能力的培养,进而达到自我引导和自我学习的境界。

初任教师教学信念“ABCDE”模式涉及学校组织中教师的教学信念、教学行为、教学目标、组织成员的关系以及个人心智模式的完善。但是理论上的可行性并不能保证其在实施过程中的顺利应用。首先,需要目前教师之间文化的改进。教师团队必须乐于公开教学工作,同事之间愿意坦诚的分享和交流。教师不仅仅要以个人的教学质量为荣,更要以集体的教学质量为荣。而且,他们要把教学当成一个可以不断研究和改进的实践。其次,教学信念的塑造是一个漫长的,成效难以评价,难以衡量的过程,而且教学成果也难以速见,并且受个人特质的影响,教学信念的这些特性也往往影响了实践者的积极性。对初任教师教学信念的指导过程中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很高,指导教师不仅需要具备各方面的高素质,还要保证双方指导时间上的持续保障。但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生命影响生命的工作”更是展现“薪火相传”的活动,假如学校、家长和指导教师能提高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那么初任教师教学信念塑造的“ABCDE”模式就能取得更大效益。

 

 以上文字摘编自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系的刘胜男、赵敏的来稿《初任教师信念“ABCDE”塑造模式——基于“认知行为疗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