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0-22 14:51:00 人气:

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
梁斌

“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对我国大学教育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和感慨。当前大学要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知识、经验、技能、能力、创造性,有某种特长并有益于社会的人。高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按照知识结构、智能结构、素质结构和非智力结构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起来的。知识结构是人们在实践中产生的,能进行某种演说的、有关内外部世界的认识、体验、活动等的个体经验;智能结构是指知识、智力和能力有机结合的立体式、开放式结构;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之外的因素所构成的整体结构形态。知识、智力、能力和素质是这个模式的四个基本要素,知识是开发智力、形成能力和素质的基础。能力是在知识基础上经过锻炼造就的,智能借助能力显现出来。知识和能力通过升华,结合素质会促进知识的快速获取和拓展,促进智能的更好发挥和发展。素质是在环境的影响下通过自身认知和实践养成的未定的身心发展品质,高素质可以使知识和能力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进一步扩展,素质为增强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提供源源不断的潜能。

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教育和政策因素。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要整个社会的有关组织和机构共同协作才能顺利完成,创新性人才培养与其所处的环境密切相关,这些因素包括高校、政策等。国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经验可终结为四点。第一, 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国外研究型大学的教学方式是建立在指导、发现而不是信息传递基础上,以探究为基础的学习中所蕴含的是教学相长。第二,构建综合平衡的课程体系,美国大学普遍遵循减少专业课程、拓宽基础课程,加强通识教育的原则,同时增加综合性课程,包括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开设足够多的选修课程,并有完善的选修制度和学分制度这些课程设置。第三,建立项目导向的实践训练。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大学期间接受过科研训练的大学生,在接受需要借助创新能力才能完成的工作时,其成功率要比其他学生高出3倍以上。第四,提供人才培养服务支持,美国高水平的大学主要通过校内环境的改善和与产业界合作来保障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大学做了相关探索。国内很多一流大学已开始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实践,北京大学制定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实施了“元培计划”, 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也取得一定经验,复旦大学建立“本科生院“,进行通才式教育等。这些探索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但是由于起步较晚,不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体现为:趋利性浓厚,官学一体成了中国大学的独特风景和典型特色;选修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大学的选修机制也非常有限、不健全,在现行的高等教育中,学生主体性原则没有得到充分支持,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各种课程;创新教育评价机制存在偏颇,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忽视,创新教育难以实现,目前高校建立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主要用于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对于创新性教学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不仅直接影响到育人质量,而且无法促成创新性师资队伍的形成。

以上文字摘编自西北工业大学梁斌的来稿《从“钱学森之问”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