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高校和中职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研究报告
汪歙萍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上海,200235)
摘要:本报告以就业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为纽带,深入分析了上海高校和中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及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情况,既发现了积极的情况,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就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中职校毕业生、就业、人才培养
为促进高等学校更好地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以及调整高校和中职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信息,完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本研究开展了“2010年上海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调查”。调查通过抽样法,利用网络平台、书面邮寄、座谈会等渠道发放2006-2010届高校、中职校毕业生、用人单位、高校、中职校问卷总计5.7万份,回收有效问卷3.5万份。
一、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的基本情况
(一)就业情况
由于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呈现企稳向好的势头,201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需求总体呈恢复性增长态势,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就业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
2010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有16.2万,依教育部统计口径,就业率为95%。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占总人数的73%,较2009年增长5%。其中,在沪就业占84%,较2006年下降5%。流向外省市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而以山东为代表的环渤海经济圈对毕业生的吸引力也正在增强。毕业生流向的单位经济类型依次为民营企业(37%),国有企业/上市公司(23%)、三资企业(19%)、国家机关/事业单位(14%)、其他(7%)。民营企业首次超过国有企业/上市公司排到第一位。54%的博士毕业生流向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就业,显示出高学历层次毕业生就业“求稳”心态相当普遍。
(二)升学情况
2010年,共有13%的上海高校毕业生升学(国内升学8%,出国留学5%)。“十一五”期间的升学比例保持在11%-13%之间。越来越多的上海高校本科毕业生已经不满足于本科阶段的学习,继续深造的愿望愈发强烈,超过20%的本科毕业生升学就是强有力的证明。“十一五”期间,不断上升的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比例,既说明学生渴望得到国际化的教育,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国内研究生层面的教育无法满足学生对更高层次教育的需求。这一点在985、211院校的本科毕业生身上尤为凸显,985院校的升学比例高出全市平均水平一倍,其出国留学每年递增1%,5年间共有1.3万名毕业生出国留学。要应对大量优秀生源的流失问题,高校当务之急是在教育质量上向国际标准靠拢,加强高等教育的内涵建设,增强国内教育的吸引力。
“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男性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减少,2010年男女毕业生结构比为48比52。总体来看,女性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就业机会不少于男性,但就业质量有一定差异。
(三)人才培养情况
就业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似乎“众所周知”却又并不是那么“显而易见”,课程建设这一学校人才培养最基本的单元,如果仅仅孤立的看似乎和就业没有什么关联性。然而,当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的调查却发现,学校的“课程建设”、“教学质量”如果脱离社会,则如无的之矢。正是因为这种息息相关的联系,本报告通过对不同学历层次中毕业生人数和院校设置数较多的专业进行分析,希望通过就业这一切入点,更加全面的了解上海地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现状与效果,为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在对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人数和院校设置数较多的专业进行分析后发现,不同学历层次存在的学科专业结构的问题不尽相同。当前不同类型学校准确定位、特色办学情况尚不理想。研究生学历层次中,毕业生人数和高校设置数虽然对于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影响有限,但是就业质量问题依旧另人担心;本科生学历层次中,毕业生人数和高校设置数对于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影响较为明显;高职高专学历层次中,部分专业的培养模式及方向已经无法适应上海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种种现象表明,上海地区高等教育的现状已无法完全适应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对于教育诉求多元化的要求,高校培养目标与定位亟待改进。
1.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为核心,使其成为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人。“十一五”期间,研究生学历层次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比例基本保持在90%。应该说,毕业生人数和高校设置数的变化对于该学历层次发生直接用工关系影响较为有限。但是研究生是我国未来高级人才的主要后备力量,仅从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比例角度来分析研究生学历层次的就业是不够的,我们应当更加关注其就业的质量。据本次对研究生毕业生专业与岗位匹配度调查显示,有61%的毕业生未将专业对口作为选择岗位的考虑因素(博士毕业生62%,硕士毕业生61%);用人单位的人力资源部门给出的反馈是33%的博士毕业生其专业与岗位不匹配,29%的硕士毕业生其专业与岗位不匹配;而直接使用毕业生的业务部门给出的不匹配度更高,分别是38%和31%。同时,还发现,个别学校部分专业作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在发生直接用工关系上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甚至有低于同一学历层次总体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情况。
从人才培养这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现象,这就不仅是专业与岗位不匹配的问题,而是课程建设的问题。本次调查显示,对于研究生教育课程建设的目标定位大家的看法还是非常一致的,认为研究生教育主要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视角、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等方面。但是研究生毕业生对于这几项的认同度均不高。就培养创新型人才来看,毕业生认为学校开设的综合性、实践性和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选修课程偏少,课程结构不均衡、教材的前沿性不高;就培养科研能力来看,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参与科研项目的机会不多导致毕业后科研能力后劲不足;就培养研究生国际视野来看,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能够获得国际交流、学习的机会非常有限。在对高校课程结构做进一步调查分析后发现,研究生毕业生认同度最高的前三项分别是:“跨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太少”(38%)、“实习课时太少”(32%)和“专业课程可供选修的课程太少”(30%);在课程收益方面,认为收益“最大”或“较大”的课程排位前三的依次是“专业课程”(47%)、“自己喜欢的课程”(46%)和“专业基础课程”(45%)。在授课质量方面,研究生毕业生满意度最高的是“专业课程”(46%),最不满意的是“跨学科课程”(6%)。应该说,从毕业生的这些反馈可以看出,学校的课程结构存在着“重专业,轻综合”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目前国内的研究生教育在质量与方向上都有待改进,应当着眼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业界的互动与合作,着力构建适应更新课程内容、训练科研能力和增强国际视野的开放型课程体系,从而增强研究生毕业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以及国际竞争力。
2.本科生教育
随着上海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这一新形势要求上海高等学校要准确定位。对本科毕业生的培养目标应该调整为中级人才,以培养应用型通适性人才为主。本科教育人才培养在其目标定位上是旨在通过加深对“通识教育”目标与内涵认识的基础上构建“宽基础、重能力”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较强的就业通适能力的人才。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加强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建设,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已启动上海高校发展定位规划和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优化调整工作,“十五”期间上海探索体制改革创新,通过新建、改建、提升办学层次等途径,形成了一批新本科院校。“十一五”期间上海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分类指导,鼓励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上海高校已初步形成了“校校获支持,校校有发展,校校有特色”的局面。本次调查显示,“十五”期间成立的一批新本科院校在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比例上在“十一五”期间已有长足的发展,并且部分新本科院校在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比例上已经赶超老本科院校。但就部分专业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情况来看,毕业生人数和高校设置数变化对于本科学历层次的影响较为明显。
调查显示,本科毕业生对于“学校课程体系基本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选项认同比例为51%,用人单位的认同度仅为47%,与学校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985学校、211学校几乎为100%,一般本科院校为61%)。在课程体系目标定位的认识方面,80%本科院校认同 “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本科毕业生则普遍认为学校目前最关键的是“对学生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68%);而用人单位认同度最高的是“对学生敬业、合作等职业精神的养成”(79%),其次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认同度相对最低(70%)。在“学校课程体系基本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这一问项中,学校予以首肯的占56%(其中“985学校”和“211学校”几乎为100%,一般本科院校的为61%)。而对此问项,用人单位的认同比例为47%;本科毕业生的认同比例为51%。可见,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与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期望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学校认为本科课程教学的功能旨在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学术性思维的培养等;用人单位的需求则更为注重毕业生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和操作能力、在工作中的动手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至于本科学生虽然在总体上与学校的认识相对一致,但是期望值有所差异,学生在直接指向就业能力的培养方面,期望值高于学校。应该说,目前本科阶段的教育普遍存在着课程教学及其功能定位与人才市场的需求联系不够紧密,学校对学生实习、实训以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等方面的问题。
3.高职高专教育
职业教育是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职业教育的目标是以提高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增强高校培养上海城市发展所需的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能力,为上海的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输送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从上海高职高专毕业生的总体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情况来看,大部分专业是可以满足上海社会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的,但是也有个别专业在培养方式与质量上已经无法满足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究其原因,除了学校定位及培养模式方面亟需改进外,加强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
从目前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性教学的数量与质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课程建设,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在亲身实践中获得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体验。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高专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实践性教学的数量与质量以及学校课程目标功能定位与用人单位的期望和毕业生需求存在差异方面。约有半数的高职高专毕业生认为学校实践性课程设置数较小,学校实践性课程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而在学校课程目标功能定位方面,学校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用人单位认为是培养学生的敬业、合作等职业精神,毕业生则认为最关键的是要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操作能力的训练。
在关于实现校企合作、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或障碍方面,调查结果显示,企业与学校方面有着不同的判断。对于相关选项的认同度,企业由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企业技术人员难于取得学校兼职、授课的资质”(41%)、“学校教师难于胜任企业兼职、轮岗的工作要求”(38%)、“现代科技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太快,任何结合形式实际上都难以保证其长效性”(37%)。对于“产教研结合不利于企业内部管理,相关行业、企业没有积极性”的观点,有36%的企业不予认同。而学校的认同度由高到低的排列依次是:“缺乏利益诉求,相关行业、企业没有积极性”(96%)、“学校与企业之间人事、薪酬、劳动保障等制度性障碍”(53%)、“学校教师难于胜任企业兼职、轮岗的工作要求”(50%)。对于“牵涉教学、科研精力,得不偿失,教师没有积极性”和“不利于学校教师队伍稳定,学校没有积极性”的说法,学校不予认同的比例分别为64%、57%。而企业对于“教师工作稳定,没有积极性”、“学校不打破围墙,缺乏主动性”等说法的认同度却分别达到35%、34%。
由此可见,目前学校和企业教师互通渠道尚不畅通,难以真正实现产教研结合,企业、学校双方归因不同,缺乏共同推进的动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可见,在校企合作实现“产学研结合”、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难点是体制机制问题,但学校与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同。
二、上海中职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才培养基本情况
(一)总体就业情况
“十一五”期间中职校毕业生人数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从2006年5.3万,到2008年5.7万,再到2010年4.7万人。根据本次对占2009届毕业生总量的30%(直接用工关系的40%)的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发现新增6%的毕业生升学和2.15%的毕业生失去用工关系。依据多维度综合测算,2009年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毕业生比率在原52%的基础上下降为45%左右;升学率由33%提升为39%。
对2010年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毕业生,抽取5%进行跟踪调查,新增3.7%的毕业生失去用工关系。另2010年成人高校的升学情况未统计,依据多维度综合测算,2010年发生直接用工关系的比率也将在原52%的基础上下降为45%左右,升学比例在原35%的基础上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二)升学专业匹配情况
对2010年中职毕业生升入高职高专院校所读专业(中职专业12大类,高职高专99大类250个专业)进行大类宽口径模糊匹配,发现与原修读专业大类相同或相近的仅为37%。可见,中职毕业生在升学(高职高专)中存在专业学习延续性不强的问题。
2010年中职升学人数最多的三个专业依次是国际商务(升学率52%),计算机及应用(升学率50%),商务外语(升学率66%),这三个专业占毕业生总数的18%,占升学人数的27%。其中国际商务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毕业生升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学习延续性不强,匹配度仅为36%和18%。升学率最高的三个专业依次是广播电视应用技术(升学率96%)、美术绘画(升学率91%)、船舶电子设备(升学率88%)。其中广播电视应用技术和船舶电子设备的毕业生升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学习延续性很低,匹配度仅为9%和0%。中职升学人数前20位和升学率前20位的专业有3个专业交叉,分别是商务外语(升学率66%),美术设计(升学率62%),工艺美术(升学率62%),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升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学习延续性较好,都高于37%的总体匹配水平。
“十一五”期间中职男女毕业生结构呈现男生多于女生的情况,2010年男女毕业生结构比是52比48,且偏向文科的专业大类,女生比例较高,部分专业占到2/3以上;偏向工科的专业大类,男生占绝大多数。
(三)人才培养情况
对学校教育功能的调查显示,学校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实际要求之间尚存在一定的差异。用人单位认为首先是“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而学校认为的“学校提供的教育能够应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要求”在用人单位看来处于第三位。对“学校提供的教育能够应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要求”,予以认同的中职校达到72%,而在用人单位只占43%。对于“学校课程体系基本上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用人单位表示认可的只有48%,有10%表示不认可;而学校中却有69%表示认可;不认可的只有3%。
总体而言,用人单位“对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感到满意”的占61%,而学校对“本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感到满意”的占到80%。究其原因,这可能更大程度上与校企合作不好有关。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关键要素,由于利益、体制机制障碍等原因企业行业没有积极参与校企合作的动机和愿望,学校和企业之间没有良好的双向交流和互惠互助,只有学校单方面的努力,因此更大可能上会带来用人单位与中职学校的相关看法或评价存在差异的情况,学校培养出的人才难以满足市场的要求。
关于在校期间专业实习(实训)或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占总课时的情况,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17%的毕业生反映为50%以上,21%的毕业生反映为41-50%,19%的毕业生反映为31-40%, 20%的毕业生反映为21-30%, 15%的毕业生反映为10-20%,8%的毕业生反映为10%以下。结果显示,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专业实习(实训)或实验室(工作室)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占总课时为41-50%的人数比例最大,其次是21-30%和31-40%。有73%的毕业生认为通过实践性教学能最明显或比较明显地感受到“对本专业有了感性认识”,70%的毕业生认为能最明显或比较明显地感受到“加深对课堂教学的理解”,68%的毕业生认为能最明显或比较明显感受到“了解所学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68%的毕业生认为能最明显或比较明显感受到“得到岗位技能操作的训练”,但同时仍有四分之一的毕业生认为“实践性教学没有什么意义”。在对不同课程类别学习中获得的收益程度的调查显示,收益度最大和较大的比例之和从高到低大于百分之五十的课程类别依次为:专业课程(68%);专业基础课程(67%);实习、实训课程(66%);自己喜欢的课程(63%);外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57%);专业、学术类课程(51%)。调研发现 “精品课程”、“示范性课程”的学生收益率不高。
三、思考与建议
(一)区分目标,完善专业结构,凸显办学特色
目前学校课程结构体系的同一性强于差异性,难于区分不同层次、不同规格的人才培养。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加强分类指导,推进各级学校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要求,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研究生人才的培养,要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素,加强与国内外相关业界的互动与合作,着力构建适应更新课程内容、训练科研能力和增强国际视野的开放型课程体系。本科人才的培养,要在加深对“通识教育”目标与内涵的认识基础上,构建“宽基础,重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扩大公共教学平台和加强课程资源引进与共享等方式,提高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和拓展性知识讲座课程的数量与质量。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法宝。从毕业生对实践性教学课时或实习实训课时的评价结果来看,中职学校实践性教学或实习实训课程的数量和效果尚待进一步提高,要重视和加强“做中学”,要强调行动导向、实践导向,要让学生真正在亲身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中获得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道德的内化。同时,针对“十一五”期间中职校毕业生发生直接用工关系比例不高、每年都有近四成的毕业生升学、且升学(高职高专)的专业学习延续性不强的问题,建议一是在中职毕业生升学前加强升学指导,引导学生如何选择相近或相关专业继续学习;二是在招生方面,为中职毕业生提供更多相近或相关的高职高专专业,以提高专业学习的延续性。
(二)创新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的职能
多年来社会与学校一贯强调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却始终步履蹒跚的主要原因在于校企合作体制与机制不配套的制度性障碍。比如:职业技术教育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需要与人事流动、社会与劳动保障、职业技术职务评聘等相关联的“校企间师资资源流动保障制度”;促进师生进入现场实习、实训,需要与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商业机密等相关联的“行业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激励制度”;推动校企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需要与投资风险、利益分享相关联的长效合作机制,等等。目前师资队伍的专业知识基础、相关理论水平、课堂教学态度等得到认可,缺乏的是行业实践经历、知识创新能力和师生互动的态度。这些品质的缺乏影响到人才培养能否满足社会毕业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职业综合素质培养的期望。而这些品质的养成需要学校进一步改革教师的引进、管理、评价、激励机制。
(三)强化非政府组织功能,促使其提高其服务水平
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推进学校开放办学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在营造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社会氛围。建议政府牵头,组织行业协会等社会第三方力量参与相关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作用,注重院校办学自主性和社会组织约束性的有机结合。要在办学中,充分尊重学校的学术自由和办学自主权,推动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强化特色,办出水平。同时,要充分发挥教育社会组织的专业性与中立性,强调第三方的评价、引导、约束,从而达到政府管理的效果,但又不是传统意义上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比较机械、容易引起高校对抗的管理方式。积极推动教育社会组织建设,特别是全面加强与就业有关的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服务。推动成立学校和用人单位协会性质的中介机构或行业协会,注重发挥非政府组织的“第三方”作用和行业协会的自律约束作用,调动中介机构的积极性,特别是要提高非政府组织的服务水平,形成学校为主、政府引导、中介参与、协会约束的就业服务格局。在运行机制上,完善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优惠政策。要通过优惠政策,推动政府和社会经济体对教育非政府组织的投入、赞助、优惠和支持,对赞助和支持教育非政府的经济实体,给予抵税、免税或者补贴等优惠,引导和激励教育非政府组织不断发展壮大,发挥更大作用。同时,学校间也应加强信息共享、协作和联盟,规范校院招聘活动有序进行。
(四)创新制度,不断完善高校就业服务体系
专业建设不仅是就业工作的基础,更是需要进行监控、预警和不断调整的过程,这是解决就业的根本途径。在以往对学科专业结构的研究中,毕业生就业情况在评价学科专业时并不是重要的考察因素,但毕业生就业恰恰又是体现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建议必须强化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完善学校专业建设的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基于社会需求的专业预警体系。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与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期望之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校的课程结构普遍存在着“重专业、轻综合”的现象,已不能适应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建议打通学生专业选择的通道,进一步推动因材施教,以人为本。我国的高考不但基本决定了学生的学校选择,更大程度上还决定了学生学习的专业,而且调整余地不大,在专业选择上的盲目性、不合理性普遍存在。我们要根据学生需求、学生特点、社会发展特点,适度打通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自主权,使就业指导更加符合实际。
“十一五”期间,本市学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工作“职业化、专业化、全程化、全员化”体系基本建立,各项工作初显成效,但发展比较缓慢,队伍建设亟待优化。目前上海高校职业生涯发展教育在岗工作人员基本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工作,工作经历单一,缺乏企业及相关行业的工作经验,缺乏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相关专业的训练。虽“十一五”期间,上海高校培养了650多名中级职业咨询师,在岗的现仅剩50%,流动性相当高。建议人事劳动部门、教育主管部门通力协作,构建基于高校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公共服务平台,特别是加强对我国职业信息、劳动力市场状况的信息提供。建议在平台建设完善之前,政府层面统筹各方力量,推动高校就业工作队伍与劳动力市场之间进行深度合作,创造条件开展高校就业指导教师到重点企业和单位人力资源部门挂职交流。高校就业工作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系统的经济学、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等基础知识,还要学会咨询方法和技巧.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我们认为:要推行职业准入制度;建设学校就业指导服务工作标准、制定并施行行业规范及职业操守;分层建立就业工作队伍认证资格证书,构建发展阶梯;开展学校就业中心主任访问学者计划,培养一批专家级就业工作教师。
(文见《教育发展研究》2011年第5期,正式发表时略有调整和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