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感动生命 用励志督促成长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日期:2010-9-29 14:05:00 人气:

类型与青少年话语之间实现了对称。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过分渲染、抬高青少年文化在课程和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对于青少年文化,我们应该承认其某种合理性和优势,但同时必须具有清醒的边界意识,作冷静的学理阐释和评价,为它在文化领域划定合适的范围、规定合理的任务,否则必然带来实践和理论上的种种谬误。

参考文献:[1] 张永杰,程远忠. 第四代人[ M ] . 北京:东方出版社,1988:10.

[2] [3] 廖小平,曾详云.“代”论[ J ] . 江海学刊,2004(4).

[4] [6] [ 罗] 康斯坦丁. 代际关系与代际价值[J]. 青年研究,1989(9).

[ 5 ] [ 法] 涂尔干. 教育与社会学[ M ] .译者:陈光金等.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306,309.

[7] 班建武,李凡卓. 试论学校课程中的代际之维[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8).

[8] 牛金成,龙宝新. 有效课程: 课程走向文本化的域限[J]. 现代大学教育,2007(1).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以生命感动生命 用励志督促成长
——在英语教学中渗透民族精神教育的实践性探索

■ 蒋 颖

上海牛津英语教材的教学内容题材多样、信息容量大、词汇丰富,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的载体,也是非常好的德育范本。挖掘英语学科中的民族精神内涵,可以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的启蒙教育,使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

…………

(文见《思想理论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