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观课程设计与全球公民培养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1-2-22 14:13:00 人气:

全球观课程设计与全球公民培养
王世伟

为了适应全球化的潮流,很多教育专家对全球公民教育作出了探讨,这一研究课题逐渐成为近年来公民教育中的一大热点。“全球公民”是由“global citizen”翻译而来,也有学者翻译为“世界公民”。香港学者李荣安与上海学者古人伏在合作研究全球公民教育时指出,要从小教导学生认识世界,承担作为地球村一分子的公民责任,以及学习有关知识、能力和价值观。 [1]总之,全球公民教育通过让学生学习全球议题,恰当理解和处理全球与本土间的关系,形成全球性的眼界、思维方式、胸怀气魄与精神境界。

一、全球观课程的目标

西方学者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研究已有时日,早期的西方学者确定全球公民教育内容时,比较重视认知层面,例如密歇尔(Michaelis) 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概念构成要素当中,强调从概念到规范性通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概念。其中包含跨文化、跨国的、全球体系、和平、交流、相互依赖、第三世界国家、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等。

2.概念群。相互依赖:在家庭、小区、州、国家之中,在商业交易中,资源的运用,能源的运用,环境的改善;全世界的运输和交流,维持和平。改变:科学的、技术的、社会的、经济的、政治的、环境的改变。

3.主题。文化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人们相互依赖性的增加;冲突的解决;文化的相互影响。

4.描述性的通则。国与国之间的运输和通讯网络连结了世界各地;所有的人是全球体系的一部分,因此,一部分的改变将会影响到其它部分。

5.规范性的通则。所有国家均有责任去解决环境的、能源的、经济的、政治的及其他方面的问题;最重要的应该是对于其它地区在平等、正义和人类权利上的追求。

……

(文见《思想理论教育》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