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1-3-31 17:06:00 人气: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结合
王建新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科学部,上海 200062)

[摘要]在当前社会转型中,由于人们思想活动的差异 差异 性、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明显增强,思维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多元性、多变性的特点,以致价值观在衔接上出现断裂以及主旋律被“边缘化”、“市场化”的现象。而从大学生自身发展分析,其主体意识觉醒,但较少的社会经验和阅历不足以使他们应对纷繁复杂、光怪陆离的多元文化冲击。因此,需要明确而稳定的价值导向。但多样性有其存在的合理向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试图拿过去的绝对一元诉求来规范目前具有全新意义的市场经济活动和人们的思想,难以为大学生所接受。因此,把握好“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内在机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才能取得更好成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主导性 多样性 内在机理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2X(2010)23-0058-04

 

在当代中国现实的环境中,我们必须承认现实社会中大学生价值观取向多样性的现象,不然我们就会脱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最终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但是,作为多样性产生的根基的社会生活不仅具有多样性,而且具有整体关联性。正是社会生活的这种整体关联性又使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应有一定的主导性。所以,在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在主体多样化、价值观多样性的条件下,我们既不能像过去那样,以一种价值观、一个统一模式去主导和衡量所有的学生,又不能任其随波逐流、听其自然,因为确立正确的人生导向,对现实的、乃至将来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主导性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主导性,主要指涉的是教学中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范畴的主导,它体现的是思想政冶理论课教学的方向和性质,在教学中起方向作用。那么,呈现在我们脑海里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为什么把坚持主导性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基本原则呢?如果进一步追问,主导的根据和意义何在呢?

……

(文见《思想理论教育》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