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2-12-24 14:47:00 人气:

让理性思辨在中学哲学教学中绽放魅力
■ 郭绍仪

普通高中新课程“生活与哲学”与以往高中政治课程相比,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更具有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这是新课程理念突破旧课程传统理念的地方。但在哲学课教学实践中,高中哲学课堂教学缺乏理性思辨的氛围是客观事实。只有弄清理性思辨缺失的具体表现,才能对症下药,寻求改进办法。

一、目前高中哲学课堂理性思辨的缺失

第一,重知识应用,轻思维训练。知识可以依靠记忆和技术机械性操作,智慧却需要反思、逻辑分析和推理。然而,有些高中政治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哲学是一门智慧学科,用对待类似“文化生活”的方式去教授“生活与哲学”。具体表现在:课前课后抓学生默写,将总结好的知识条目印给学生直接背诵,上课简单地读读原理方法论等等。不可否认,这种方式短期内对提高学生的成绩会有一定的作用,但它是建立在视哲学为一门知识性学科基础上的,忽视了哲学作为一门智慧性学科的事实,也忽视了哲学具有的非功利性和纯粹性。其实,理性思辨的培养训练更为重要。没有辩证思维能力的提升,光靠死记硬背,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不会灵活运用。这种短期的投机行为是以牺牲学生的终身思维发展为代价的,与哲学的考核目标和要求背道而驰。如果仅从分数而不是思维育人的出发点去教哲学,甚至最终连分数也得不到。到了高三高考复习阶段,这种不注重辩证思维培养的后果体现得将更明显。[1]

第二,重结果传授,轻过程探究。这种情况表现为课堂成了教师演出“教案剧”的场合,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绝对配角。教师习惯于“专制”地教,学生也只能“被动”地学。本该是课堂主体的学生,其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体验等却都被“置之度外”。结果是教师不会教,不懂得教学策略,教学效率低;学生不会学,学不懂,学习效益低。而实质上,不管是作为智慧之学的哲学本身还是新课程实施的精神实质都更需要思辨、争论、对话和交流。有人说,只是告诉我,我会忘记;只是演示给我看,我会记住;如果让我参与其中,我会明白。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和原理需要在过程探究中理解和生成。应当明确,新课程理念强调从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呈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内容目标。它的着眼点不是知识和技能的简单给予,而是通过这些材料的使用让学生经历一个知识的再生成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把形成知识的过程体验、把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放到突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