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教研支持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2-12-24 14:51:00 人气:

关注学生教研支持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以“品德与社会”课为例
■ 张和平

以学生为本、全面关注学生作为新的教学理念被广大教师认同和接受,但在操作层面的教师行为中,却又往往被忽略。一位教师在教学反思中写道:“记得有一次,教研员张老师来听我执教的品德与社会课‘迷人的金秋’。课后他给我提出了一个意见:课堂上有个孩子非常积极大胆地给你提了个问题,而且反复说了两遍,你没有及时地回答他。过后,他又站起来问了你同样的问题,你还是没有理会他。看得出,他很失望。一堂成功的课要关注课堂上的每一名学生;一个成功的老师,须及时灵活应对课堂上的每一次意外。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往往就是从某一个细节开始的。”看了她的反思,我感到很熟悉,因为这样的话我对很多老师说过。可以说,上述教师行为是很多忽视学生的教学行为的缩影。“品德与社会”课对教师的知识要求比较高,教师稍不注意就会出错,这又使很多教师把注意力集中到教材上,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了他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

“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研究活动应该研究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情况,帮助教师搭建起理念与行为的桥梁,引导教师全方位、多角度、深入细致地去关注学生,思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寻找教育教学的良方,使学生受到最有利于他们成长的教育。教学研究如何支持教师“关注学生”的行为?如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漠视学生的教师行为方式,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理念落实到教师行为中去?如何探寻新的有效的教研方式,通过行为训练和行为引导的方法,提高教师全面关注学生的教师行为能力?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

一、分析解剖教师行为,凸显“关注学生”的价值

教师行为的本质是对学生的精神世界施加影响。教师行为的对象有学生、教材、家长与社会等,而其主要对象是学生,对其他对象实施的教育教学行为都是围绕学生这个对象展开的。教师行为应该是知行合一的产物,是融入教师情感和理智的行为,教师行为是由其特定的行为链组合而成的,其结构应该是:行动——思考——困惑(喜悦)——思考——行动——再思考——再困惑(喜悦)——再思考——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