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观“偷菜”热——回应《“摘菜”》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思想理论教育 日期:2010-9-30 11:04:00 人气:

冷观“偷菜”热——回应《“摘菜”》

王付旺

这段时期以来,每天一大早来到学校,经常看到办公室里几台电脑前已座无虚席了,几位同事正忙于“收菜”、“偷菜”。“收”完、“偷”罢,便满意而去。一日到当地图书馆去换书,看见一工作人员正在电脑前打理“菜园子”,她让我把书先放那里,竟忘了给书“销号”,以致我无法正常借阅。现在学生条件好了,随时随地可以手机上网,如果谁还没有自己的“开心农场”,就好像与同学没有了共同语言。一天,上初二的女儿放学回家对我说:“爸,你也开一个‘开心农场’吧,好让我偷你的菜。”⋯⋯

游戏是人的天性,喜爱游戏本来是无可非议的,游戏也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国学者古鲁斯看来,游戏还有隐含的实用目的,他举例说,女孩喂洋娃娃是练习做母亲,男孩玩枪是练习打仗,等等。这种说法是否科学,我们姑且不论,但是在游戏中我们确实学会了很多现实生存的本领,正如小猫在抓线团的游戏中练习了捕鼠的技能一样。而且在适当的游戏中我们放松了身心,获得了良好的休息和调整,在此过程中,我们是身心愉悦的。儿童需要游戏,成人也需要放松,在学习、工作之余,调节一下,对我们的身心无疑是有好处的。

凡事都有度。就拿“偷菜”游戏来说,人们在“偷菜”游戏中不但可以缓解、释放学习和工作带来的压力,还可以通过这项活动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增进人们之间的友谊。这也许正是这款游戏得以开发和存在的合理之处。但任何游戏,一旦把握不好度,事情就可能向着它的反面转化,所谓过犹不及。在“偷菜”游戏中,有人在自己的作物以及“好友”的作物成熟时分别定上闹铃,有人不惜在半夜熟睡中爬起来“收菜”、“偷菜”,还有人为此一直坚守在网络上。我曾看过一则题为“丈夫夜半‘偷菜’忙,妻子怒火要烧房”的报道,可想而知,“偷菜”游戏已经玩到何等极端的程度。这就得不偿失了。自制力较强的成年人尚且如此痴迷,何况涉世不深、辨别力不强的青少年学生呢?本来游戏是为人服务的,弄不好,人却变成了游戏的奴隶,被游戏牵着走,这样做无疑会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节奏不说,甚至还搅扰了原本和睦的家庭。“偷菜”游戏说到底毕竟是一种虚拟的网络游戏,而我们是在现实世界生存和生活的,这种游戏不管有多么精彩,也永远不可能代替我们这个活生生的现实世界。

“ 种菜”、“收菜”也好,“偷菜”、“送菜”也罢,游戏而已,既然游戏,就不能任由人性的弱点在此放大。还没开辟“农场”的大可不必望“园”兴叹,已经拥有“菜园”的切记要为自己留一条游戏底线。

(作者单位:河南省鄢陵县第三高级中学,河南鄢陵,461200)
(文见《思想理论教育》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