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美国有效教学原则及能力要求的教学论意义探寻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28 15:20:00 人气:

美国有效教学原则及能力要求的教学论意义探寻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 胡庆芳

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the Center for Research on Education.Diversity & Excellence)是美国教育部教育研究和发展司(the Office of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Improvement)资助、加利福尼亚大学承办的一个学术研究机构。该研究中心历经5年时间,走访了美国的各个州、各个民族群体的聚居地,以各种形式,比如,小规模访谈、大规模讨论等,跟各种角色的人进行交流,包括研究工作者、行政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企业雇主等,最终于1998年,该中心发表报告提炼出了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①教学是师生一种合作性的和生成性的活动(joint productive activity);②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③教学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④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维(complex thinking);⑤教学以课程为媒介使学生语言和读写水平得到提高。

一、有效教学的原则及其体现标准

原则(一):教学是师生一种合作性的和生成性的活动

这个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下面教师许多的活动指标得到反映:

   ①设计的教学活动是要求学生进行合作来究成一个共同的项目;    ②使共同的、生成性的活动与允许的时间相匹配;    ③学习场所的布置要指满足学生个体和小组合作交流及联合工作的需要;    ④和学生一起参与合作性的活动;    ⑤以丰富多样的分组方式学生来增进学生间的互动,比如友谊、综合的学业能力、语言、项目,抑或兴趣;    ⑥和学生一起策划如何分组工作以及从一个活动转向另一个活动;    ⑦借助需要的材料和技术来促进共同的、生成性的活动;    ⑧以多种积极的方式控制和支持学生的协作。

原则(二):教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的过程

这个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下面教师许多的活动指标得到反映:

   ①布置教室以便于教师和学生小组之间经常性的对话;    ②有清晰的学业目标指导着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③保证学生能够有充分的机会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④保证对话的进行融入学生的观点、课程文本的资料信息以及其它支持性的材料;    ⑤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对话的过程中来;    ⑥聆听并判断学生的理解水平;    ⑦在对话的过程中通过提问、重述、表扬、鼓励等方式维持学生学习的进行;    ⑧引导学生准备一个足以代表对话教学的目标达成的作品。

原则(三):教学使学生在校的学习与他们的生活产生联系

这个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下面教师许多的活动指标得到反映:

   ①教学从学生来自于家庭、社区和学校的已知知识开始;    ②设计对学生而言有意义的教学活动;    ③通过与学生、家长、社区成员谈话,或通过浏览适当的文本来了解相关的知识;    ④帮助学生把他们的学习与他们的家庭和社区联系起来,并运用到家庭和社区中去;    ⑤与学生共同设计基于社区的学习活动;    ⑥给家长提供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    ⑦不断根据学生的爱好变换活动,从集体的、合作性的到个体的、竞争性的;    ⑧根据学生的文化偏好不断变换对话的风格和参与方式,比如,对话、点名-回答、齐声回答。

原则(四):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思维

这个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下面教师许多的活动指标得到反映:

   ①对于每一个教学主题,保证学生把整体的认识作为理解部分的基础;    ②为每一位学生的表现提出挑战性的标准;    ③设计教学任务,把学生的理解提高到更复杂的水平;    ④通过与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帮助学生实现更复杂的理解;    ⑤参照挑战性的标准比较学生的表现情况,得出清楚的、直接的反馈信息。

原则(五):教学以课程为媒介使学生语言和读写水平得到提高

这个原则的体现可以从下面教师许多的活动指标得到反映:

   ①倾听学生就热悉话题的发言,比如家庭和社区;    ②针对学生的发言和疑问做出反馈;    ③通过模仿、启发、探究、重述、阐明、疑问以及表扬,帮助学生语言的发展;    ④以尊重学生喜欢的表达方式与学生互动,这有可能与教师本人不同,比如,停留的时间、眼神的交流、轮流发言、集中关注等;    ⑤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把学生的语言和读写以及内容领域联系起来:    ⑥鼓励学生运用恰当的词汇表达自己的理解;    ⑦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之间以及学生跟教师之间提供经常互动的机会:    ⑧在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使用自己的第一和第二语言。

二、有效教学的原则对教师的能力要求

该中心还从10个方面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要求:

1.对于教材,教师必须:

①理解核心概念,主要假设、突出争论、探究的步骤、对于学科知识而言重要的获知方法;

   ②理解学生对于一个知识领域的概念框架连同误解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学习的;    ③把本学科的知识和其它学科领域以及日常的生活联系起来;    ④理解学科知识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整体,而是复杂的和动态发展的;    ⑤对于学科概念运用多种表现方式和解释方法来捕捉核心思想,并注意与学生先前的理解联系起来;    ⑥在教学科概念时运用各种观点、理论、获知的方法以及探究的方法;    ⑦评价教学资源和课程材料在呈现具体的观点和概念时的全面性、准确性以及有用性;    ⑧使学生依据探究的方法生成知识和检验假设;    ⑨开发并使用能够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分析、解释以及运用观点的课程;    ⑩设计跨学科的学习体验,让学生整合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及探究的方法。

2.对于学生的学习,教师必须:

①理解学生是如何内化知识、获得技能和发展思维技巧的,以及懂得如何使用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策略;

   ②理解学生的生理、社会交往、情感、道德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都对学习产生影响,并且知道在做教学决定时如何考虑这些因素;    ③理解学习者各方面发展的进程,以及他们在生理、衬会交往、情感、道德和认知等方面个体变化的幅度;能够确定学习的准备度(readiness);也理解一个方面的发展会影响其它方面的表现成就;    ④把学生的长处作为成长的基础,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产生学习的机会;    ⑤着眼于今后的发展来设计适合的教学以满足学生当前认知、社会交往、情感、道德以及生理等方面的需求;    ⑥把新知识和学生的原有经验联系起来,并鼓励学生承担起形成学习任务的责任;    ⑦在计划教学活动时把学生的思考和经验当作可以利用资源,其方式可以包括鼓励讨论、倾听并对小组的交流作出回应;引发学生口头的、书面或其它形式的思维表达形式。

3.对于不同的学习者,教师必须:

①理解并确定学生学习和表现方法的不同,包括不同的学习风格、表现方式,以及多元智能;知道如何把学生的长处作为继续学习的基础来设计教学的活动;

   ②知道学习中的例外情形,包括学习障碍,知觉困难、天赋、才能;    ③理解确定和处理歧视、偏见的方法;    ④理解学生的学习受个体的经验、才能、先前的知识以及语言、文化、家庭和社区价值观的影响;    ⑤理解文化和社团的差异性;懂得如何把学生经验、文化以及社区资源融入到教学之中:    ⑥理解所有学生都能够并且应当在尽可能高的水准上学习,并坚持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⑦懂得社团和文化的准则;    ⑧确定和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阶段、学习风格、长处以及需要的教学;    ⑨把多元化的观点带到学科材料的讨论之中,包括学生个人的、家庭的与社团的价值观,以及文化的准则;    ⑩建立起尊重学习者个体差异的学习共同体。

4.对于教学策略,教师必须:

①理解学科标准并知道如何实施;

   ②理解与各种各样学习相联系的认知过程,以及如何激发这些过程;    ③理解各种教学策略的使用原则和技巧,及其长处与局限;    ④通过动用各种人力、物力和技术资源来促进学习;    ⑤使用多种教学策略培养学生批评性思考、独立解决问题以及表现的能力;    ⑥监控和随时调节教学,表现出灵活性和互惠性,使教学对学生的反应、观点以及需要做出及时的反应;    ⑦运用各种清楚、准确的表达和呈现的方式来说明概念,并且有必要时会采用多种解释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的理解以及罗列出多种观点以激发学生的批评性思考;    ⑧运用教育技术扩大学生关于技术的知识,对不同水平的学生以大小不同的步子施教,引发高层次的学习。

5.对于学习坏境,教师必须:

①学习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等基础科学,发展组织和支持个人与小组学习的策略;

   ②知道如何创造有利于促进所有学生的自尊以及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学习环境;    ③知道如何帮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情境中富有生成性地学习以及相互合作;    ④理解有效课堂管理的原则,并运用一系列策略促进课堂上积极的、有目的的学习;    ⑤通过使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个人兴趣相联系、给学生学习的选择权,以及引导学生质疑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置身于个体和小组学习的活动之中;    ⑥组织、分配和管理时间、空间、活动和注意力等资源,使所有学生参与到富有生成性的学习任务之中;    ⑦对于学生的互动、学业讨论以及个人与小组的学习责任提出明确的和富有挑战性的期望,创造出一种开放的、相互尊重的、支持的、探究的和学习的课堂气氛。

6.对于交流,教师必须:

①理解交流的理论、语言发展以及语言在学习中的作用;

   ②理解文化和性别如何影响课堂上的交流;    ③理解语言和非语言交流在课堂上的重要性;    ④知道有效的语言的、非语言的以及媒体的交流技巧;    ⑤恰当运用倾听的技巧;    ⑥知道以不同的方式针对不同的目的来提问和激发时论,包括探究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思考的步骤、促进他们有意义的风险探究、激发他们聚合性和反思性的思考等等;    ⑦运用各种媒体交流技术来扩大学习的机会,包括视听辅助设备和电脑,以及教育技术。

7.对于教学计划,教师必须:

①理解学习理论、学科材料、课程开发、学生发展,以及知道在教学计划中如何运用这些知识来达成课程目标;

   ②在课程与学生经验之间建立起联系;    ③教学计划充分适切个人学习的风格和表现模式;    ④教学计划关注学生原有的知识并积极拓展与深化;    ⑤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表现分短期和长期来考虑实施。

8.对于评价,教师必须:

①理解学科标准和升级与毕业要求;

   ②理解不同类型评价的特征、用途、长处以及局限,包括传统的标准化考试和基于表现的测验;    ③理解测量理论和与评价相关的问题,如效度、信度、偏差以及赋值等;    ④运用评价确定学生的长处、促进学生的发展,并使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学习机会;    ⑤运用各种正式的和非正式的评价技巧,包括观察、学生学习档案袋、教师制作的试卷和设计的项目、学生的自我评价、同伴评价以及标准化考试等;    ⑥运用有关学生经验,学习行为、需要及进步等方面的评价信息丰富对学生的了解并修正教学的策略;    ⑦运用课堂观察、提问和学生作业等方面的信息评价班级活动在个人和全班两个角度产生的实际效果;    ⑧建立并不断更新有关学生功课及表现等多方面的记录,并作为评价学生进步的可信依据。

9.关于反思与专业发展,教师必须:

①理解教育在历史和哲学方面的基础;

   ②理解教师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的影响;    ③知道有关教学和可资利用于专业发展的资源方面研究的成果;    ④理解反思和自我评价在继续学习中的作用;    ⑤理解批评性思维和自我调节的学习的价值;    ⑥理解专业发展的责任以及参与并支持自我和同伴合理的专业实践;    ⑦把课堂观察、学生信息以及研究用于评价教和学结果的资源以及反思和改进实践的基础。

10.关于合作、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教师必须:

①把学校理解为一个更大共同体中的一个组织,并理解教师工作其间的这个系统的各个方面;

   ②理解学校之外的环境对学生生活和学习可能产生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健康和经济状况;    ③理解学生学习的权利和教师对教育平等的责任,包括学生的残疾、隐私、分数等;    ④理解满足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需要;    ⑤理解使用和误用烟草、酒精、毒品以及其它化学品对学生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⑥与特别合作一起改进学生的学习环境;    ⑦利用校外的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

三、美国教师有效教学原则与能力要求的教学价值取向

从美国教育、多样性和高质量研究中心提出的有效教学的5大原则来看,第一个原则是着眼于教学过程的质量特征即生成性(productive),第二、三个原则是着眼于教学的基本策略即交流互动和与原来的经验相联系,第四、五个原则则是着眼于教学的目标即综合的思维能力(complex thinking)和语言的运用能力。这就为我们进行课堂的观察提供了关键的视角,即透视教学的过程中有投有新的知识与拄能的生成,审视教学的过程中有没有人际互动和联系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世界,审视教学的结果目标有没有达成。

   基于上述有效教学的5大标准,该研究中心对教师素质 10个方面的要求也可以概括成以下几个方面:①教师对教材的把握能力,主要表现在对教材的理解和设计;②教师对学生的研究程度,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学习风格和成长背景等的了解;③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运用水平,主要包括运用各种恰当的方法使教学内容得到最好的呈现和理解;④教师对教学环境的创设水平,主要包括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整合与运用;⑤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主要包括对教学过程和结果的认识与评价;⑥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主要包括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自身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在这些有关有效教学的原则及对教师的能力要求的背后,其实都蕴涵着有效教学原则和及能力要求的提出者们鲜明的教学价值倾向。归纳起来,这种教学价值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效教学的过程从总体上来看,不是单向的传输与接收的机械重复,而是知者与未知者以及未知者之间双向的交流分享与质疑交锋,所以这种过程的主要特征是互动;②有效教学的结果从本质上来看,不是预设知识的顺利传递,而是在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者基于已知去探究未知而获得新知,生成是有效教学结果的代名词;③有效教学中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双主体的关系,其间从全过程而言不是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关系,而是平等的合作者和学习伙伴,换言之,是他们在共同建构课堂的同时也建构起了新的认知;④有效教学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本人,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有效教学关注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一样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⑤有效教学弘扬的精神不仅仅是科学主义,而且还洋溢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包括对师生各自的文化、信仰、人格等的全面尊重。

(文见《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