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是怎样的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28 15:24:00 人气:

7月2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在杭州外国语学校顺利结题。以全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先生为组长的鉴定组对课题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此,记者采访了《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的两位课题组长上海教育科学院副院长顾泠沅、人民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吕达和部分课题组核心成员及鉴定组专家。
   课题研究的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这个课题始于20年前,那么,20年前的“面向未来”,和20年后的“面向未来”是一样的吗?课题组对于“面向未来”是怎么理解的呢?
   顾泠沅认为,课题最初的提出是由于邓小平同志的三个面向的题词。课题组研究的不是未来学校,而是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有已知数,也有未知数。面向未来是个动态的目标,面向未来学校的研究是永恒的主题,只能永远接近,却不能达到。常常有新的因素进入课题,比如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基础教育的要求给课题组很大启发,现在课题组把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作为面向未来的关键要素。以后,教师发展和课程改革将作为课题组研究的重点。
   课题《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研究》以“开发潜能,发展个性,振兴基础”为核心理念,以教育的可持续性原理、教育活动的主体互动原理为学理依据,用学习的力量端正研究的方向与路径,将学校案例与要素构想作为研究的出发点,整个课题在行动研究与理性分析相互补充,实证与思辨互为张力下不断完善研究结论,逐步形成了一套具有实践气派的扎根研究方法。学生发展为本,是面向未来学校最主要的观念特征。
   参加课题的57所中小学和6个科研机构遍布我国东、中、西三类地区,这些学校在各自基础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呈现了大量体现学生发展为本、理念丰富多彩、个性鲜活的案例,提供了城市与乡镇、公办与民营、一流名校与后起新校甚至民族学校等各具特点的革新范式。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的基本要素及其要素之间的整体关联研究凸现:品性塑造是灵魂,课程统整是关键,教师团队是基础,和谐领导是保障。

针对学校改革的具体问题,总课题组在全国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7所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和校长中展开了调查,并对所取得的数据做了梳理,进行了初步解读。
   课题组发现当前基础学校改革中的主要问题是:①重视知识技能,忽视品格与做人,重智轻德依然是学校德育的突出问题;②课程要求划一,内容以学科知识为本,教学方式以系统讲授为主,现行的考试制度局限了许多学校新课程推进步伐;③教师培训远离课堂实际,理念落实到行为有偏差,教师普遍感觉缺乏有效的专业支持;④校长处于经费与升学压力之下,对学校内涵发展关注度不高。
   在此基础上,总课题组结合文献研究以及行动研究,从德育、课程、教师、管理四个方面,启动了20个子课题的研究(见链接)提出了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成功要素构想与框架,并提供成功的案例。

一、人文沃土上的品性养成

“知识技能”是近年来学校进步最大的方面;“心理健康”、“生活能力”和“思想品德”则是近年来学生问题最大的方面。
   学校是德育的主阵地,学校德育要为学生提供一种给养,这种给养是内敛的、缓慢的,主动吸纳各种人文资源的,是道德学习与教学活动同在的。德育的核心是和谐,学校德育应为培养和谐社会人才奠基,它充满人文关怀,鼓励人际互动,倡导“和而不同”,关心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与支持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学习道德,有利于学生道德成长。学校在发展中,应该寻求家庭、社区及其他教育资源机构的互动与支持,努力为学生提供有深厚人文精神积淀的沃土。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开展学校心理指导,让学生健康成长;挖掘学校的人文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德育”;加强家校合作,实现共同育人。

行动研究案例:

浙江绍兴新昌中学在对本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调研后,参照文献和同类实践研究成果,建立了一套适合新昌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心理课程的实施途径有定期心理讲座、闭路电视心理辅导、心理板报等,形式上有角色扮演、情境体验、分组讨论、行为训练、自我剖析等。每位班主任是心理教育第一线工作者,除此之外,学校还在所有教师中普及心理学知识。学校的心理辅导专门网页正在制作之中。
   苏州市景范中学以“景仰范仲淹”作为校园文化底蕴,利用各种时机,组织不同的活动,唤醒学生作为道德成长主体的内在自觉,变教师“教德育”为学生“学德育”。学校利用新生入校的时机,展开了解范仲淹与学校的渊源、了解“先忧后乐”精神的活动。之后,结合校史、校风、校训教育,开展 “学校史,知规范”活动,使学生在追忆古代先哲风范基础上,领悟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
   深圳岗厦小学充分利用岗厦村民是文天祥后裔的人文资源,把“正气”作为学校的“教养”和灵魂,通过唱《正气歌》,编《正气歌解读》的校本教材,建设以正气教育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文天祥,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此外上海青浦实验小学“走近家乡伟人陈云”校本德育课程建设;杭州德胜小学在“万物育德,以德为胜”理念之下,“三字歌”的道德实践;常州湖塘桥小学创建书香校园,努力实现“平民教育优质化”等等都是很有意义的实践。
   杭州胜利小学编制了《家校合作与交流手册》,加强家长与教师、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教师借助摄影、拍录像、记笔记、搜集学生作品等方式来记录他们对学生的观察。家长同样也以这样的形式记录学生在校外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学校将家访、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作为教师与家长面对面分享交流彼此记录、思想的契机,真正变“家长参观学校”为“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
   上海宋庆龄幼儿园成立家长委员会,通过定期的例会,听取家长意见,也向家长报告幼儿园的近期进展及新的想法,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民主决策之中。同时,幼儿园通过安排定期的家长教学日活动,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我们的孩子我们共同来教育”。

二、知识转型中的课程统整与教学

在课题进行的五年里,所有成员校都面临着课程改革所带来的考验。知识观的转变,使学校必须全面关注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在选修与必修、学科与综合、显性与隐性课程之间做出统整;必须从“听讲学习——启发式学习——讨论式学习——问题解决学习——探究学习——项目学习——社会服务学习”等之间寻求适宜的教学方式。事实上课题组的一些成员校,在课程统整的探索中已起到了先行者甚至是引领者的作用。
   与非成员学校相比,①课题成员校有完整的校本课程方案,教师们认为校本课程的开发不能仅凭兴趣;②成员校教师认为他们所在学校不仅在必修课程方面很有成绩,在选修课程方面也做得较成功;③成员校教师不仅重视系统讲授,而且关注“做中学”,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开发适应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开发选修课程,让不同学生有不同的选择,得到不同的发展; “做中学”应是“学”、“思”、“做”的结合

行动研究案例: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开发的“国际理解教育”课程,旨在通过学生对多元文化、全球问题的了解和体验,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中国人。课程分三个部分:①精选国际知识、社会问题和价值观念等,按照年级、学期、单元等要求划分的“国际理解教育特设课程”;②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国际理解教育外语节活动”,自1996年“澳大利亚文化节”开始,学校已举办了10年外语节;③将国际交往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等渗透于有关学科教学之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学科渗透”。
   上海大同中学通过课程改革,开发各类校本课程,形成了独特的大同文化;以“低负担,高质量”为特色的静安教育学院附校,提出“德育最需要校本”,开发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德育校本课程;吉林省延边六一幼儿园提出“体魄也是国力”、“艺术增进人的美德”的办园理念,建立了有民族体育与艺术特色的园本课程。
   如何既不过度增加学生负担,又能给他们丰富多样的课程选择,为培养一流人才奠基,争创世界一流名校,是北京人大附中在课程改革中追求的理想境界。学校的做法是: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把选择课程的机会和权力交给学生,让他们在选择中寻找兴趣,挖掘自身的潜力。在课程的开设上,学校确定了由根据学生发展需要设置课程与教师根据个人学科特长自行申报相结合的原则。其中,一些选修课程的设立本身,是学生自主探究的结果。现在人大附中的选修课分为四大门类:数学与自然科学;语言文学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艺术体育。
   课题组许多成员校在“提高学习质量”的主题下,采用“合理安排,取长补短”的策略,不走极端,让“接受式学习”和“活动式学习”双方的对峙变为改革过程中的两极张力。成员校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探索,如杭州天长小学、上海汇师小学开展的综合学习,学生通过动手做,发现潜在错误,促进对知识理解;北京力迈学校“拒绝机械接受,开发学生主动探究”,进行“活而不乱,实而不死”课堂教学策略探索;上海静安教育学院的“做中学”项目,让学生在经历“观察——得出数据——产生假设——检验假设——交流分享”的科学探究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昆明春城小学作为课题组的老成员校,近年来在学校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整合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三、有效学习为本的教师团队建设

打造面向未来学校的教师团队,是学校从内部推进改革的基础,其中提高教师专业实践智慧的有效学习尤为重要。课题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群体的有效学习有四种方式:听中学——提供理论文本或口头报告,学习教育理念和教师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与经验;做中学——提供教学、教育、管理的实际场景或研究项目,在实践与改革试验中学习;听懂的东西做出来——凡是已经知道的文本理念和听懂的工作经验,尽量结合自己的工作尝试,亲自体验;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凡是亲自做过的,提高绩效十分明显的事情,试着用细节描述或理性的话语表达。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修活动,是教师学习群体实践智慧的有效途径。
   教师们认为教师培训不仅应该“拓展更新学科知识”,而且更需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和“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开放课堂提升教师的实践智慧;让教师在教育行动中成长。

行动研究案例:

上海青浦的不少学校通过“看别人的课堂,说别人的课堂;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走进别人的课堂,改进自己的课堂”三个步骤,并建立相应的听课制度,使学校的课堂开放从活动走向制度化,从形式走向内涵。教师们相互开放教室的大门,相互评论,实实在在地改进教学,增长实践智慧。
   2003年上海市教科院和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提出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行动中开展包括专业理论学习在内的教学研修活动的“行动教育”范式。这种革新范式是以理论应用与实践智慧的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方式,它关注小组学习,强调集体智慧;关注主体悟性,强调“学懂的东西做出来,做好的东西说出来”;关注技术平台,以课例为载体,十分重视采用现场观察、录像带分析、案例研究,甚至视频案例等技术,作为教师学习与研究的工具。
   上海市实验学校借鉴国内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制定了校本教师专业发展计划,建构了接受习得性培训、研究发现性学习、交流分享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师教育范式;成都市实验小学顺应学校教师发展所需,创办有独特个性的教师发展学校,老师们说:“我们与学校一起成长。”

四、平衡理性与艺术的和谐领导

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尤其是人们构想的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它更是以校长、教师的人格力量去引导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学生发展的基础。面向未来基础学校的校长要将这种职能与需求融入到学校管理中,面对改革产生许多不确定性及附加的复杂性,使得不同群体的协调工作,从提供答案的个人分析者,转到问题解决中集体认同的促进者;支持新的方案或活动,并提供有效能的管理支持与文化认同;将学校领导视为一个复杂的结合体,寻找理论与实践、共性和个性、理想和现实三者的结合及平衡,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地发展。
   校长们认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和“学校上台阶出特色”是学校当前改革的重点,“事务性应酬多、会议多、检查多”是校长共同的烦恼。

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校长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当前改革的重点,营造教师学习文化,激励教师快速成长;建立理性与艺术结合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具有学校特色的管理制度及其运行机制。

行动研究案例:

上海北郊学校从营造教师学习文化入手,精心打造师德为先的教师队伍。①环境育人,从校园景观、办公室小型化与个性化,到改善办公设施、提高教师待遇、保护教师权利;②力行成习,注重行为举止、人格魅力,从组织读书会、教师社团建设、公开竞聘到制度规范;③学校把重点放在青年教师身上,通过定目标、压担子、给政策、搭舞台,促进青年教师在师德和专业两方面都快速成长。
   “以培养走向世界的现代人”为办学理念的广州外语外贸大学附校,在学校管理上提出“管理就是研究,管理就是规范,管理就是激励,管理就是服务,管理就是变革”,将管理具体化为学校工作不同层面的运作要点。
   广州华美外国语学校引进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和基本原则,出台了《学校质量管理手册》。手册涉及教育教学方面的规范性制度、程序性制度、评价性制度和奖惩性制度等,质量手册确保了教育质量管理的公正性,也保证了学校质量不因为外在的其它原因而下降。云南民族中学本着奠基各族优秀人才摇篮的理念,根据多民族学生的特点探索出“分层动态,全程管理,开放办学”的管理模式。

总之,德育、课程、教师、管理四个要素之间是关联的。教育必然是从学习者本人出发的,未来的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学校作为厚载人文精神和人类文明的沃土,要把学生的品性养成视为灵魂;作为知识传承的主要领地,要把课程统整和教学视为其核心工作;作为教师施展才华的舞台,要把课堂视为团队有效学习的关键场所;作为一个学习型实践共同体,校长是其和谐运行的重要保障。简言之,各要素间整体关联:品性养成是灵魂,课程统整是核心、团队学习是关键、和谐领导是保障。
   学校教育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矛盾体。学校立足的是今天的现实,教师却是昨天教育体制的产物,而学校培养的学生却是明天的主人。课程与教师,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两个最具活力的关键因素。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可能有一个一成不变的模式,它始终行进在建设实践学习型共同体的途中。

校长心目中的未来基础学校

之一:快乐

学校教育到底要给孩子什么?答案真的太多!我想,如果是一个孩子来回答,也许,他需要的是快乐!我想用每一天的快乐连缀起他们的童年,用每一天的快乐为他们的人生奠基。因为,学校是为孩子们营建的,她应该成为孩子们人生起飞的基点,她所赋予的精神财富应该陪伴孩子们的一生!基础学校应该成为孩子们欢腾的乐园、学习的殿堂、展现的舞台、自信的摇篮和历练的天地。
   如果,未来的教育真的能一切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就会有更多对学生差异的认识和尊重,更多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策略和方法,那么,每个孩子就会在一种和谐得体的空间里生存和发展。他们人生的精彩与希望便不再遥远!

杭州天长小学 曹晓红

之二:四个特点不能少

一、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具有开放性,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重视与国内外教育机构的交流。二、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具有科学的管理模式,学校管理做到人本性和开放性。三、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将人文精神渗透到各学科教学之中,在教学过程中遵循体现人文精神的教育教学原则,让人文精神成为师生的自觉追求。四、面向未来的基础学校必须拥有一支科研型、专家型教师队伍。高素质教师应具备以下几种品质:学习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良好的心理品质、具有强烈科研意识和能力。

北京景山学校 范禄燕

之三:帮助学生找出均衡发展的道路

教育成功与否不在于培养了多少高分学生,也不在于传授了多少知识,教育是提供服务的,所以强调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让人满意。
   要把德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首位,教书首先是育人。传统的教育总是想培养十全十美的人,但这只能是教育理想,圣人或完人是不存在的,道德理想不等于道德规范。我们培养的学生要善良、有礼、有修养,能关怀他人。这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成长和发展的根本。要教会学生承担社会的责任,做有责任心、诚实守信的人,有独立人格的人。
   教师要关注学生学习、健康、心理、生活等各个方面。看到学生在运动要像看到学生在埋头学习一样高兴,同样,看到学生死读书要像看到学生过分热衷运动一样担心。
   教师要帮助学生找出均衡发展的道路,使学生成为终身幸福的人。

杭州外国语学校 林为民

之四:人本 和谐 可持续发展

人本、和谐、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三个关键词。未来的基础学校,应当用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把办学目标锁定在现代学校的创建上,努力成为百姓信任的、学生喜爱的、富有特色的优质教育学校;成为社区教育文化中心和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基地;成为展示新课程改革成果的窗口,教师和学生健康成长的生态校园。学校要用思想来提升教育的品质,教学的品质、管理的品质和办学的品质。构建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和办学理念、构建学校素质教育整体框架,以教育质量求发展,以教育科研求质量,以教育改革求特色,以办学特色成名校,促进学校跨越式发展。

绍兴新昌中学 王伟勇

之五:让学生心存感激的地方

学校是好还是不好,评判员应该是学生,尤其是毕业后的学生。当他进入大学或走向社会后,发现自己比同龄人有更强的竞争力,有更多的成功机会,这时,他会由衷地感谢培养他的老师和学校。未来的基础学校应该是让孩子们开心的地方,是塑造孩子们健全人格的地方,是为孩子们打好学力基础的地方,是让毕业生离开学校后心存感激的地方。  

广州外国语学校 刘世平

之六:唱响生命之歌

我们需要有这样的学校,让教育真正能昭示人生命的光彩,显现人生命的崇高与伟大,让人的生命之光照耀蔚蓝的天空,让人的生命之歌唱响广袤的宇宙,让人的生命之流浇灌向往美丽和高贵的心灵之田。
   高品位的理念招徕一群群博学的师者。高素质的教师点亮一盏盏企知的心灯。高科技的平台支撑起一个个灵动的校园。高度文明的社会提供了一项项丰富的教学资源。高自由度的课程勾勒出一本本独特的教材。学校是广阔的天地。学校是孩子们灵魂的家园。是孩子们记忆的珍藏。

杭州安吉路实验学校 骆玲芳

之七:各种优秀因素的综合体

用硬件支撑学校的发展,用名师引领学校的发展,用特色带动学校的发展,用科研促进学校的发展。通过科学规范的管理,精巧齐全的设施,合理优质的师资,求真务实的工作,以人为本的服务,形成一套“人本管理”为主要方式的民主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机制;锤炼一支具有敬业、求实、合作、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学习型教师队伍;营造一种以“张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和谐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一个集教育教学、科研管理、师生活动、家校联系等为一体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培养一批品行端庄,基础扎实,身心健康,个性鲜明,善于合作,不断发展的优秀学生。 

上海教科院豫英实验学校 黄海忠

之八 :一个和谐的社区家园

未来的学校应该与家庭、与社会真正融合,成为一个负有重任而又充满和谐的大家庭。要用心营造学校文化,使家长培育孩子的要求与学校的办学思想接轨。教育走进社区,社区关怀学校,两者在最大程度上的联合丰富孩子们的学习资源。少年宫、电影院、少科站、里弄街道一一伸出热情的双臂拥抱学校,关爱学生,教师到社区业余学校授课,社区机构同志纷纷走进学校甘当教育志愿者,一个和谐的社区学校才在真正意义上形成了。   

上海华锐小学 张蔚芹

之九:教师、学生、学校三者有共同追求

未来基础学校的关键词是9个:明确规则、崇尚平等、尊重人性、终身学习、追求个性、鼓励创新、文化多元、信息丰富、共同发展。
   未来的基础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能力的地方,更是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基础的地方。教师、学生、学校三者将彼此的命运紧密相连,为共同的发展不懈追求。 

成都市实验小学 陆枋

之十:为了人的发展

我理想中的学校,应该以人的和谐发展为追求目标,刚柔相济,优化管理,以校本课程建设为实施途径,在这过程中注重学校文化对人的品行的熏陶。
   要创造优质温馨的教育环境,让每个孩子受到适切的教育,得到和谐的发展。

上海福山外国语小学 石惠新

之十一:好学校的三条标准

要形成普天之下通用的好学校的标准是不可能的,这套标准越是细化,则越是不可能。我们要转变对学校发展目标的观念,将形成学校的好学校标准作为一个共同学习和参与的过程,也就是说,真正的学校发展目标应是共同学习和参与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的潜能可望得到发挥。宽泛些说,大的标准、被各方认同的标准是三条:一是更高的效率,二是更人道,三是更可持续发展。

上海北郊学校 郑 杰

连接

阅读背景

本课题是在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指导下,进行的基础学校研究与探索。历经“七五”期间从单科单项课程教学实验走向教育整体研究、“八五”期间从少数先进典型到多种类型学校教育模式多样化研究、“九五”期间从多样式案例到提取教育现代化的本质内涵研究,“十五”期间课题研究是在前三个五年基础上的总结与深化。
   “十五”期间课题在面向未来基础学校多种模式初见端倪,教育现代化本质内涵研究已初步廓清的基础上,旨在探讨这类学校的成功要素及要素关联。

结题鉴定评审会部分专家观点:

这个课题很重要,坚持20年,范围那么广,很少有,成果也很突出。
   现在教育很关键的问题是农村学校怎么办,怎么面向未来。如果今后再进行研究,建议多让农村的学校进入。

——顾明远: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扎根研究不是去证实和补充已有的理论,而是要形成自己的扎根理论。仅仅是扎根研究,而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在学术史上一定会有遗憾的。

——李吉林: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这个团队,都是全国各地最好学校的一部分。对于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问题,好学校应该带头研究。针对现实问题,课题组要有批判精神。
   一个基础教育的课题坚持20年非常难得。这个研究团队不要散掉,要再深入研究。

——邵宗杰:浙江省教育学会会长

教育有一个悖论,人的生长中,每个阶段很关键……讲个案的话,各种各样都有,但要看哪些是个别化的规律,哪些是导向性的规律,这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方俊明: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院长

(文见《教育信息报》2006年7月25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