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模式述析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全球教育展望 日期:2012-2-16 12:33:00 人气:

——以上海为例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博士研究生 徐士强

[摘要] 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讨论正酣,实践已久,其实践模式可以归纳为五类,分别是国际课程驱动模式、国际部(班)驱动模式、国际项目驱动模式、国际理解教育驱动模式和外语特色驱动模式。鉴于高中的国民性和基础性特征,其国际化办学的首要价值取向是培养具有民族情怀和能够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

[关键词] 普通高中 国际化 实践模式

中长期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激活了基础教育国际化热潮,发达地区的普通高中更是这股浪潮中的最大推动力,涌现了多种形式的国际化办学实践。本文试以上海等国内发达地区的情况为例,对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主要模式加以叙述和分析,以求进一步加深对这种办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

一、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概况

近年来,我国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发展迅猛,举办国际学校、国际部、中外教育班,引进国际课程等不断增多。北京近两年批准了近10所普通高中引进国际课程的申请。江苏、浙江、辽宁、山东等多个省或由教育厅、或由地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举办国际课程(或者中外合作班)的申请,有的地方甚至把国际课程班的招生计划纳入学校招生总计划,给学生学籍。仅以国际课程的引进和开设为例,据笔者不完全整理统计,截至2011年5月,国内开设国际文凭组织课程(IB)的学校已达到17所、开设美国全球通用证书项目课程(PGA)的学校有16所、开设美国大学先修课程(AP)的学校已超过了180所、开设德国语言证书课程(DSD)的学校达到了35所、开设英国中学高级水平证书课程(A—Level)的学校在2009年就超过了30所。这些学校集中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以及其他部分省会城市。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其教育国际化也走在全国前列。普通高中学校通过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开设多门外语、引进国际课程、参与国际教育项目、举办国际部(班)、加强师生国际交流等多种手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国际化办学之路。涉及引进国际课程或项目的学校,在操作方式上,有的学校通过与中介合作开展国际化办学,如大同中学通过与中教国际交流协会引进PGA课程,上海中学通过美国考试委员会引进SAT考试;有的通过官方渠道操作,如南洋模范中学通过徐汇教育局与加拿大BC省教育当局联系,协议引进BC省的高中教育课程;有的是校对校直接合作,学校通过姐妹校、友好学校等关系,引进部分课程和项目,作为拓展学习内容;在师资方面,开设多门外语、举办国际部(班)和开设国际课程的学校,均实行中外教师联合授课,外方教师担任主授教师,中方教师协助管理和教学,少许任课的中方教师具有海外学习背景。外籍教师多由学校向所在地区外国专家局申请聘人,或者经过中介机构聘用。

二、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实践模式

笔者主要以上海为例,将当前发达地区普通高中国际化的实践模式概括成五种,对这些模式的叙述和简析如下:

(一)国际课程驱动模式

国际课程驱动模式以国际或外国国别课程为载体,通过引进、改造等加以实施,授课教师以与课程输出国家(组织)相应的外籍教师为主。不同学校对学生的来源规定不同,有的学校以招收外籍学生为主,而有的则以招收中国籍乃至本地学生为主,持后一种取向的学校越来越多。学习国际课程的高中学生,以申请国外大学为主要目的,少许类型的国际课程的学生可以报考国内大学(如上海大同中学的PGA课程)。具体驱动方式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第一种是替代式。即引进的国际课程完全替代本土课程,以外籍教师授课为主,本土教师一般只参与管理和教学辅助工作,学生选择了这种课程将来只有出国读大学一条出路,世界外国语中学等引进的IB课程,就是这种模式。

第二种是整合式。即把引进的国际课程与本土课程进行整合,通常是剔除国际课程中的某些科目。加入本土课程中的一些科目。如上海南洋模范中学,在其引进的BC省课程中,加入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课程,如中国历史、中国地理、书法等,并实行学分制管理,保障学习质量。

第三种是备考式。高中本土课程总体基本不变,特别是核心课程不变。在此前提下,开设一些国家或国际组织的考试课程,学生以此作为进入国外大学的依据。如有的学校开设美国学术能力评估考试(SAT)课程,学生的考试成绩可以作为申请就读美国大学的重要依据。在美国大学评测一位学生是否应当被录取时,SAT分数所占比例一般在50%左右。

三种模式各有特点,学校和学生都是按需而取。当然,国际课程驱动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课程的审批和内容的审查问题、公办学校举办收费的国际课程班的可行性问题、学生出国读大学可能引起的人力资源流失问题、教师引进和专业支持问题、教学质量监管问题等,这些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二)国际部(班)驱动模式

通过举办国际部招收外籍、外境学生,这是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一种国际化办学模式,北京、上海等国内发达地区起步较早,上海中学的国际部已经有近20年办学历史。最近几年,部分学校自行设立并命名了国际部(班),相对于传统的国际部,新办国际部(班)的生源结构和培养方向有较大不同,它们主要接纳中国籍学生,帮助学生到国外读大学。如南洋模范中学BC省课程班、大同中学的PGA部、世界外国语中学国际部开设的课程等都是如此。
确实有一些学生通过国际部(班)升入国际上比较知名的大学就读,而在国内常规教育系统和升学体制下,似乎是做不到的。学生通过在国际部(班)学习国际课程,丰富了学习经历,拓展了视野,得以兼收并蓄。因此,对于新兴的国际部(班),家长和学生充满期待,这使得国际部(班)的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实践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国际部(班)课程的审批和管理问题、收费和师资问题、公办高中举办收费国际部的体制机制问题,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解决。

(三)国际教育项目驱动模式

近些年,基础教育系统引进和参与了众多国际教育项目,如参与OECD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参与联合国的EPD项目,引进法国的做中学项目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项目等等。这些项目,有的是学校直接引进的,有的则是由区域教育部门牵头引进的。

在众多引进的国际项目中,影响尤为重大的当属OECD的PISA项目。PISA测试的对象为15岁在校生,上海2009年PISA测试中,来自高中的学生占57.5%。2010年12月,测试结果公布,上海在阅读、数学和科学全部三个测试领域均取得了第一名的佳绩。舆论哗然,举世震惊,甚至有媒体公开质疑上海测试结果的真实性。其实,上海参与PISA的价值,主要不在于彰显知名度,而是学习和借鉴HSA测试的理念、技术改进我们的教育监测和基于数据的决策问题等。

国际项目的参与、引进和实施,进一步加深了区域和学校之间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学习和借鉴国际经验的机会,也很好的展示了我们的学校教育。国际项目一般具有短期性、针对性和易操作性的特点,多数教育类的项目一般不会与输入国(地区)的政策和法律法规相冲突,因而跨境、跨国实施的可能性很大。随着教育开放程度的日益加深,教育对话与合作需求的进一步增强,引进和参与国际教育项目将会越来越普遍。对此,我们除了要学习和领会好的国际教育项目的设计和实施经验之外,还要挖掘和设计我们自己的项目,既要做国际项目的参与者,也要做国际项目的设计者。

(四)国际理解教育模式

国际理解教育最初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为了防止战争重演在20世纪40年代末提出来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国际理解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教育是跨文化理解的重要载体和工具,而学校教育更是其中的重点。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结合区域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国际理解校本教材、开展专题研究、加强外语教学等,这些是上海普通高中推进国际理解教育的主要举措。

上海的典型例子,首推浦东新区区域推进的国际理解教育。国际化的浦东呼唤着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展地,浦东新区早在2009年就制订了教育国际化三年行动计划,把加强国际理解教育作为全区的任务来抓。区教育局组织编写了国际理解教育市民读本、中学生读本和小学生读本(小学读本由福山外国语小学编写)等,组织了10余所中小学校以项目的形式推进国际理解教育试点工作,浦东设想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新区的一张教育名片。浦东新区中小学生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以增进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为基点,以提高学生汲取国外优秀文化的能力为视野,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融合中走向世界。浦东推动的国际理解教育项目,不强调为学生专门举办的国际部或者国际班,注重从引领中国学生学习外国语言、文化起步,到拓宽国际视野、培养国际素养,最终让理解、尊重、民主等国际教育理念深入学生心中,这不能不说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方向。

(五)外语特色办学驱动模式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交流的主要工具,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国际合作与竞争能力,必然离不开外语的学习。因此,加强外语特色办学成为很多学校开展国际化教育的一大举措。

上海目前有一些学校非常注重以外语为引领的特色办学,推动国际化办学。甘泉外国语中学、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曹杨二中等都是颇具特色的以外语带动国际化的办学典型。甘泉外国语中学开展以日语见长的多语种教学,面向外籍学生提供教育服务,帮助他们参加中国的高考,成为来华留学生。同时也利用中外学生同处一校的机会,加强跨文化的交流互动,提升本国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曹杨二中于2009年正式成为DSD项目中国学校,DSD证书即德语语言证书(Deut sehes Sprach—diplom),是在世界范围内提供的德国大学入学语言证明。持有DSDⅡ证书的学生 (相当于欧盟标准C1),若中国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可以直接申请进入德国所有大学。在一年多时间的运营中,学校先后举办了首届DSD中国学校工作研讨、德语角、德国月等活动,并邀请了来自德国不莱梅大学和德国领事馆的专家为学生做关于德国文化的报告,为德语班的学生创建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上看,今后依托外语特色办学推动国际理解的实践探索将会更多。学校需要进一步着力探索的是,如何依托外语开发更多的国际教育校本课程,让学生以语言为“管道”汲取更多的养料,既能增加本地学生的出路,又能增加外籍外境学生的人口,实现真正的双向交流。

当然,除了上面列出的几种模式之外,发达地区普通高中阶段还有一些做法,比如同海外学校建立姊妹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跨境互访和交流,参加或举办国际会议等等,这些做法索然比较普遍,但是为更深层次的国际化办学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三、对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的思考

高中阶段仍然属于国民教育阶段,是学生国民性和民族情怀成长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的开放、异质文化和思想的进入,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另一方面,高中教育是我国加人WrO时承诺开放的教育领域,拒绝开放不符合承诺,也与当前高中多样化发展的政策大方向不一致。普通高中国际化的“疏与堵”如何平衡,正在考验着教育人的实践智慧。

笔者认为,国际化是教育发展的一种手段,普通高中要用好这个手段,推动多样化办学,激活教育转型和育人模式改革。

一是科学定位。高中的国际化需要紧扣“基础”和“国际”两个关键词。“基础”是以人为本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国家性和民族性的基础,而“国际”则是立于“基础”之上的国际,面向未来的国际。一个国家基础教育的国际化,首先是为这个国家的学生服务的。高中教育国际化,首要价值是培养具有民族情怀、能够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然后才是国际教育服务问题。

二是明确目标。国际化不是跟风撵潮,而是要在不同教育制度、文化、价值观冲撞的过程中,找到一种适合中国教育的平衡点。国际化不只是搞中外合作办学、举办国际部、引进国际课程(项目)。如果我们要引进一种国际课程,对学校而言,主要是学习和了解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和课程管理方式,丰富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增强学校课程的选择性,让我们的课程更能培养孩子的智慧与活力,让他们拥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是树立阶段层次观。教育国际化有不同的阶段层次:先是交流,主要是与国外师生的交流互访,建立姐妹学校,学生的海外游学等等活动;然后是理解,通过活动和课程,让孩子们理解世界上有不同的文化、制度、宗教、价值观,并明白将来世界需要在这种不同的背景下共同发展;第三是融合,一方面是学生的融合,另一方面是课程的融合;最上位的是输出与主导,我们要在借鉴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品牌、理念和国际课程,让更多国家和国际组织认同。

四是完善管理与运行机制。由于普通高中国际化办学比较敏感和复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难度大,已有的政策短期内还难以跟上实践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自行举办多,缺乏统筹规划,师资和教学质量缺乏稳定保证,国际课程教材审查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升学主导下实际开设的国际课程科目缩水、与本土课程融合也尚待时日。这些管理和操作问题需要不断研究加以解决。

(文见《全球教育展望》201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