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先行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日期:2010-1-28 14:25:00 人气:

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必须先行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胡瑞文 研究员

在未来的20年中,我国应该把人力资源的优先开发和教育的优先发展作为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因为在这期间,国家总的发展战略目标就是“富民强国”,要上三个台阶:GDP总量上台阶;综合国力上台阶;人民生活质量、生活水平上台阶。但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因为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

经济全球化使人力资源开发直面激烈的国际竞争,表现在全球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人才争夺的日益激烈;加入WTO后,急需高水平的人力资源与之匹配;国内非义务教育机构将直接面对国际教育市场的竞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对国家主权提出了新课题。

——知识革命和新经济对人力资源开发产生着巨大冲击,表现在高水平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知识战略迫切要求相适应的人力资源开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赋予人力资源开发更加艰巨的任务,表现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急迫要求发展教育和开发人力资源;城市化给提升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带来巨大机会;产业结构升级要求人力资源开发作出回应;可持续发展给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提出新要求。

人民群众强烈的学习需求给教育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在教育体系开放要求建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国民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需求给教育带来的挑战。

就现状而言,我国的人力资源确实比较有优势。表现在:我国是人口和劳功力人口双重第一大国,人口总数约占世界的19%,15-64岁劳动年龄人口占世界的22%。而且今后20年间,我们的劳动、可劳动人口基本上可保持在68%-70%(被抚养的人口则为30%-32%),高于世界60%的平均水平。劳动力人口在某种程度上可理解为潜在的人力资本,只有通过人力资源开发和科学技术的开发,才能成为真正的人力资本。按照世界银行的说法,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人力资本占这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权重一般为40%-80%。真正有竞争力、能在世界上处于优势地位的国家,人力资本在该国家资本中的权重中应占60%-80%。

要把潜在的人口优势转化为可利用的人力资源,就需要把教育搞上去。否则,所谓的人口优势反而会变成沉重的人口负担,延缓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现代化社会的进程。事实上,现在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转化上述潜在优势的基础,包括“普九”在全国范围内的基本实现、高中阶段入学率的提高、近年来高等教育的人扩招等在内的教育发展与改革,我国的教育已经出现了一定的跨越,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和建设者。但必须看到,相比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人均GDP、劳动力素质、人均教育经费、人均受教育年限、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等指标都有很大的差距。尤其是我国的综合毛入学率(6-22岁人口中的在学人口)仅72%,不但低于OECD25个国家的平均水平(86%),而且低于中等收入国家。我国综合毛入学率低,主要是出于高中和高等教育这两块毛入学率过低,2001年我国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42%,仅相当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13.3%,仅相当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1/4,从而拉低了整体水平。这反过来又影响到我国的劳动力整体素质,造成就业者的知识、技能总体水平不高,竞争力不强,很多人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科技发展以及日新月异的职业转换和岗位升级。这是值得思考,也是需要积极府对的重大问题。

我国人力资源优先开发的关键在于教育的优先发展。教育优先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教育投入总经费占GDP的比重。根据我国教育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全社会对教育的总投入若不能达到GDP的6%-6.5%。就不能称作“优先”。当然,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国家财政供给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教育的优先发展也只有依靠政府、社会、老百姓一道来加大教育投资,鼓励教育消费,逐步提升全社会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才能实现。

教台的优先发展还必须考虑缩小教育差距的问题,只有缩小社会成员的教育差距,才能缩小贫富差距。但缩小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功之间等差距的最好办法是扩大高中阶级、高等教育的普及率,这是扩大社会公平的前提。

(文见《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