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布局结构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日期:2012-3-8 15:27:00 人气: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陈国良 董业军 王秀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布局不断调整优化。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发展大背景的迅速变化,高等教育的结构布局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需要主动应对这些挑战,加强或实施新的政策,促进高等教育结构布局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新需求,从而使我国的高等教育在实现规模扩张后,在提高质量方面取得新的进步。 一 片面追求高校综合化,盲目追求办学层次提升1 综合院校增长过快、过多,高校服务面向不清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投入,在考虑自己的定位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趋同倾向,即追求高层次、综合性、研究型。近年来,这一趋势更加明显,不仅本科院校朝着综合性大学迈进,高职院校也往这条路上走。1999年.我国有综合性院校74所,其中本科院校60所,专科院校14所;2007年,综合性院校的数量为522所,比1999年增加了448所,其中,本科院校增加了179所,专科院校增加了269所。减少单科性院校、适当增加高校的办学综合性是适应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但过多、过快地发展综合性院校尤其是增加过多的地方性综合院校,不利于高校形成清晰的服务面向,不利于为地方发展培养有质量、有特色、多规格的专门人才。 2 高校学科发展追求综合化,部分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缺乏办学特色高校在追求综合化的过程中,大量增设学科和专业,导致部分高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难以通过学科群建设形成竞争力、办出特色。2007年,在11个本科学科门类中,我国普通本科院校设置9个以上学科门类。其中,包含文、理、工学科的学校达到118所,比2000年的15所增加了103所,7年间增加了近7倍;占当年本科学校总数的比例也从2.5%提高到了11.1%。尤其是师范、农业以及财经类专门院校,也快速增设了更多新的学科门类。2007年,143所师范本科院校中有92所设置了8个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仅有6所师范本科院校设置了8个以上的学科门类;2007年,41所农业本科院校中有20所设置了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没有农业本科院校设置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2007年,4所财经院校设置了8个学科门类,而七年之前没有财经院校设置8个及以上的学科门类。 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也出现了大量增设专业大类的现象。自2005年专科高职院校单独设立专业以来,设置10个及以上学科大类的普通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和比例都明显增大。以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院校学科大类设置过泛、过快,对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设施、仪器设备和实验实习场地等带来压力,不利于人才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的提高。2007年,设置10个及以上学科大类的高职高专学校达到231所,占总数的20.1%,比2005年增长32.8%。 在创建综合性高校的热潮中,不少大学对综合性高校的办学宗旨和发展规律探讨甚少,单单从综合性高校的外部现象人手,把学科门类的齐全作为高等学校发展的最高层次,忽视学校现有办学条件、办学实力,忽略原有的学科特色,而热衷于增添学科,扩充专业,难以办出特色。 3 普通高校盲目升格,缺乏合理定位,办学优势不强,特色不鲜明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普通高校发展中呈现出盲目升格和争上层次的趋势。高职争升本科,学院争改大学,本科院校争上硕士点、博士点。尤其是地方高校也把发展重点放在升格和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上。 地方普通高校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增长速度过快,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衡。地方本科院校的服务面向应该是更多地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全国各地高校在发展的过程中都存在争上博士点、硕士点的倾向,把有限的精力和资源用于举办研究生教育上。目前,招收研究生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381所,占地方普通本科高校的40%,2002-2007年,地方本科院校硕士点数量增长了1.6倍,年均增长21.3%;博士点数量增长更快,2002-2007年间增长了2.3倍,年均增长27.1%。1998年以来,地方本科院校的研究生规模出现几何级增长。2007年,地方本科院校研究生在校生达到48.5万人,比1998年增长11.7倍,年均增长32.6%。研究生的年均增速比普通本专科生快8个多百分点。这种“升格热”和人才培养目标上的趋同化现象,一定程度上导致了高等学校毕业生的结构失衡和一大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困难。 4 竞相设置热门学科专业,导致专业设置结构趋同,毕业生就业困难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的现状看,“热门专业”恰恰成为几乎所有院校设有的高趋同专业;所谓“热门专业”,社会上一般公认为是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就业量最大的专业。相反,“冷门专业”是指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就业量最小的专业。专业趋同除了带来就业问题外,还影响了单科性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除综合性大学以外,专门性高校在没有充分考虑自身办学条件与市场需求变化的情况下,也盲目开办热门学科专业和低成本专业。 高校在专业设置时,不是首先考虑自身优势来提升办学的影响力和办学特色,而是简单地从短期内多招学生、完成招生任务的动机出发,纷纷设置热门专业。2007年,在普通本科学校的专业设置中,50%的本科院校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8个热门专业,其中超过80%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79.8%的学校设置了计算机专业。 专科学校同样存在热门专业重复设置问题。电子信息类和财经类两个专科大类的布点数最多,有超过900所的普通专科学校设置了这两个学科大类;其次是文化教育类,设置这一类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也超过了800个。1150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有752所学校设置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这一热门专业,占普通专科学校总数近2/3;600多所学校设置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电子商务专业。 普通院校纷纷增设热门专业、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人才培养结构失调以及热门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间题。据麦可思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揭示:“报考最热门的几个本科专业均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 10个本科专业依次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汉语言文学、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其中,有6个专业是目前高校设点数量较多的热门专业。麦可思发布的《2007届大学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调查报告》还显示,“本科最热门10个专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32.9%。在573个高职传科专业中,10个热门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半年后的总失业人数高达11.6万,占了高职专科半年后失业人群的28.6%。失业人数最多10个高职专科专业中,就有8个是热门专业。” 二 部分高水平大学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专业结构与研究型大学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高校建设,旨在分层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从而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但一批高校依然注重规模,选择外延式发展路径,这与研究型高校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不利于提升国家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1 重点建设高校规模增长过快,依然选择外延式发展路径,内涵发展关注不够“211工程”大学在高校合并、扩招中也走了一条校均规模快速扩大的道路。尤其是2000-2007年间,“211工程”大学校均规模由2.2万人继续扩大到3.5万人。浙江、江西、河南三省“2l1工程”大学的校均规模迅速扩展到6万人以上。“985工程”大学的校均规模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999-2007年间,平均每所净增加2万人,平均校均规模已接近4万人。高校布局结构调整和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提高了高校的校均规模,这有利于提高办学效益和形成多学科发展的氛围,但单校的规模过大,尤其是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言,过大的校均规模、过泛的学科专业设置,不利于尽快提升优势学科专业的水平,不利于集中资源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2 重点建设高校人才培养重心不高,研究生所占比例并未显著提高“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发展重点是培养高层次的人才。近年来,尽管“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都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但由于同时也继续扩大了本科生招生规模、甚至同时也大量招收起专科生,使得研究生所占的比例依然偏低。 2007年,“211工程”高校在校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比例为 1:2.6;“985工程”高校的这一比例为1:1.9,部分“985工程”高校研究生所占比例更低。而在国际上一些著名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的人数各占一半,甚至超过本科生。2002年,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东京大学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校生比例分别为 1:0.59,1:0.96,1:1.14和1:1.1。研究生培养结构中,“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博士生所占比例也不高。2007年,“211工程”高校博士生与硕士生的比例为1:3.3,“985工程”高校为1:2.5。 3 重点建设高校大量设置热门专业,而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人才培养能力不强 在“985工程”高校,体现新兴学科、科技发展前沿学科及创新人才培养的专业设置不够,而一般性学科却获得较大发展,这与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定位不相适应,不利于提高办学水平与竞争力。在外语、管理、对外贸易、自动化、艺术设计等30个热门专业中,“985工程”高校在校生达到27.3万人,占“985工程”高校在校生总数的31.7%。“211工程”高校热门专业在校生达到62.9万人,占“211工程”高校在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而在与生物科学、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有关的30个高新技术相关专业中,“211工程”高校的在校生所占比例合计仅为 7.24%,“985工程”高校这一比例稍高,但也仅为9.08%。 部分“985工程”高校一方面设置了过多的热门专业,另一方面缺少引领高新技术发展的新兴、交叉专业。如:吉林大学设有本科专业131个,其中热门专业就达到27个,几乎涵盖了所有的热门专业,而高新专业只有8个:浙江大学2007年设有本科专业124个,其中的热门专业达到26个,而与高新技术发展相关的专业只有6个。这与建设成为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理想还有相当的差距,与成为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的发展目标不相符。 三 行业类专门院校服务能力明显下降,与国家和地方的人才需求趋势不相适应在布局结构调整、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在高校合并和学科综合化的过程中,原来一批具有稳定服务行业面向、具有一定人才培养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门性院校割断了与原行业部门的联系。与此同时,这些院校为行业发展服务、与行业合作的新机制没有及时建立起来。加上合并、改名或升格后的高校学科专业变化很大,原有的专业及其招生规模都发生了萎缩现象。尤其是关系到国家发展大局的培养农业、师范、矿业、地质等专门人才的院校,其行业服务能力明显下降,与国家和地方的人才需求趋势不相适应。 1 农业本科院校农业门类学生所占比例下降,面向农业服务的特色削弱发展新型农业和现代农业需要高校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但目前我国农业本科院校学科布点越来越分散,农业门类学生所占比例大幅下降,为农业服务的能力也明显下降。2007年,全国41所农业本科院校中有80%以上设置了7个或以上的学科门类,1/3以上设置了9个或以上的学科门类。而且,所有农业院校都设管理学,90%以上的院校都设经济学和文学。运用大量资源设置和举办过多的一般性、通用性学科专业,冲淡了农业本科院校的农业专门特色。 由于学科设置的不断增多.农业本科院校农业门类学生人数所占比例大幅度下降。2007年,农业院校招收农业类学生 29644人,占农业院校招生比例从2001年的31.6%下降到21.3%,降幅达10.3个百分点。农业类院校农业门类在校生所占比例也由2001年的36:8%下降到21.98%。 2 一些师范院校调整后,其师范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弱化了师范教育的特点师范院校的办学涉及面也呈现越来越宽的趋势,该类院校师范生的比例也呈不断下降的态势。师范生应该是师范院校培养的主体,但近年来,师范院校师范生所占比例逐年下降。2002年,本科师范院校中师范生所占比例为68.2%,而2007年下降到了50.5%,5年间降幅达18个百分点;专科师范院校中师范生所占比例也呈下降态势,由2002年的80%下降为2007年的63%,5年间减少了17个百分点。 3 地质及矿业类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能力明显下降,原有特色大为弱化原来地质部直属的5所大学.除中国地质大学外.全部改名或并人其他学校,成为科技大学、理工大学等。改名后学校的专业涉及范围大为扩展,原来的行业服务专业逐渐萎缩。在对几所地质类院校的统计表明,地质大学所设学科专业大幅增多,如某理工大学所设学科门类从5个增加到8个,另一所大学从5个增加到7个。由于学科专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地质大学中与行业发展关系密切的地矿类等专业逐步萎缩,不再是地质大学的主体专业。2007年,地质大学在校生人数最多的10个专业中,与地质行业密切相关的专业只有地矿类1个,代之以电器信息类、工商管理类、土建类专业人数较多,居前三位,而环境与安全、测绘类、地球物理学专业的人数都在 18位以后。从在校生分布来看,2007年地质大学在校生人数最多的5个专业主要集中在工商管理类、电气信息类、土建类、艺术类等几个专业。 矿业大学(学院)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煤炭部直属的13所大学中除中国矿业大学外,其余学校都进行了改名或合并。这些煤炭类院校为了发展需要,普遍对传统的地矿类专业进行了调整、改造、拓宽和转向。2007年,9所地矿大学(学院)地矿类专业在校生仅为13518人,占在校生总数的6.9%,毕业生不到4000人。而据统计,我国煤矿工人有550万人,其中本科学历的仅为22万人,而且每年有8000人退休,如果不及时加以补充,几年后在煤矿工业中就很难再找到本科毕业生,中国的煤矿工业将面临发展的困境。 4 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不适应地方产业布局和当地人才的需求在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制造业是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为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上理应承担培养应用性、操作性人才的职能。但从目前来看,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设置中文科类所占比重较大。2007年,在专科层次学校中,财经类、文化教育类、旅游类等文科专业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40%,而应用性、操作性较强的工科类专业如制造类、土建类、交通运输类等几类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仅为四分之一左右。 由于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发展和人才需求不相称,在中高层次技能型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又有一批文科类型的毕业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职高专毕业生的就业率都在60%左右。2007年,高职高专学生有163.3万人就业,就业率仅为63.3%,有60万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说明我国高职高专人才的培养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问题非常突出。 四 新建本科院校在增强高校办学特色方面发挥的增量调节作用不突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院校合并中,地方院校合并成为新型本科院校大多数以“地名—卜学院”作为新校名。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截止到2006年5月,全国共有此类院校67所,其巾由多所地方性专科院校合并而成的院校有37所,其余的大部分是由一所单科性或职业性高等专科学校或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直接升格形成的。在此选择了2003年以后合并升格或者由专科高职院校直接升格的28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作为分析对象,分析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办学定位与办学特色。 1 新建高校学科设置求全,未与原有本科院校形成错位发展的格局部分新建高校尽管建校时间不长,但学科发展求全,在学校定位中都提出了成为多科性、甚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在所选择的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三分之一的学校设置了7个以上的本科大类,另外有14所学校设置了5-6个学科。 新建院校在省级高校的体系与格局中处于低重心位置,肩负为所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他们是距农村最近的高校,是距基层最近的高校。从这一方面来说,他们应该为农村和基层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这28所新建高校中,设立农学专业的仅为了所。大部分学校依然以设立文、理、工、法等学科门类为主。新建院校中超过80%的学校设置了文学、理学和工学三大门类,75%的学校设置了法学大类,另外有64%的学校设置了管理学和教育学。而设置农学的只有7所学校。 在专业设置上,新建本科院校同样热衷于设置目前市场上的热门专业,而不是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在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有85%的学校设置了英语专业,75%的学校设置了汉语言文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热门的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在新建高校与非新建高校中的设置点数都是最多的。而在30个艰苦专业中,不仅原来的本科院校设置数量少,设置点数都在1—2个左右,30个专业合计在校生所占比例不到2%;新建高校也不愿意设置这类专业,28所新建高校只设置了30个艰苦专业中的5个,合计在校生比例仅为0.7%。显然,新建高校与原来的本科院校都热衷于设置热门专业,而受市场和各种利益因素的考虑,都不愿意设置艰苦行业的紧缺专业,二者错位发展的格局没有形成。 2 新建高校专业设置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缺乏联系,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不强在28所新建本科院校中,大部分是由原来的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升格或直接升格而成,因此大都保持了原来与师范教育相关的专业,如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数学、体育学等专业,其在校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合并升格后,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没有进行相应的调整,没有增设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专业,缺乏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 例如,黑龙江省的某市具有边境地区独有的资源优势,已发现矿藏资源93种,约占全国矿藏种类的57.5%,矿产地达630处,享有“她质摇篮、矿产之乡”之美誉。某校作为这里的唯一一所本科学校,并没有根据当地的产业布局和资源特色设立相应的专业,而是大量设置艺术、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等文科类专业,这三大类专业在校生占学校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60%。再如,贵州的某地区矿藏富集,已探明可开采的优质无烟煤储量达256.9亿吨,占贵州已探明的煤炭储量的45%以上。煤电、烟草业是该地的优势产业,也是工业发展的支柱。但当地新建的某学院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并没有与当地的资源特色与产业发展紧密联系。在该校2007年所设本科专业中,没有一个与地方经济发展特色有关的专业;在校生所占比例最高的四个学科专业依次为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教育学、体育学,这四个学科在校生所占比例达到50%。 五 调整高校布局结构与发展高校特色的对策建议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以优化的布局结构为基础。高等教育布局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高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反思我国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我们应当正视发展中所存在的诸多困难、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并积极应对。为进一步优化我国高校布局结构,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我们提出如下几条政策建议: 1 高校设置与发展必须加强系统的整体规划,加强政策落实的有效评佑与监测调控目前我国的高校布局调整缺乏系统的长远规划,在政策设计、论证和实施中也缺乏及时的评估;与监测调控;实施重大的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政策后,缺乏及时的政策评估和后续适当调整,不利于高等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特色的同步协调发展。缺乏科学的评估机制对政策执行的合理性过程进行有效支撑,不利于保持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历史上,我国在高校设置和布局结构调整中缺乏系统长远的设计与规划,造成了一定时期的政策不稳定,高等教育发展也因此出现了多次大起大落的现象。世纪之交高等教育大扩招政策的出台,在较大程度上是出于经济外部效应的考虑,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规律重视不够,成为目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的源头之一。高等教育的调整改革,必须遵循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在发展规模、速度上应当避免大起大落,努力做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只有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协阔,才能实现有效增长。为此,今后应着重考虑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支撑能力、产业发展需求、就业条件等,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速度、层次和科类作出恰当选择,形成多样化、特色化的高等教育体系。 2 在高校设置和布局调整中,必须加强分类指导,建立相关标准,鼓励高校形成办学特色在高校布局及结构调整中,缺乏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分类规划、分类指导、分类管理,也缺乏行之有效的分类指导标准和办法。对不同类型院校的定位研究不够,缺乏分类指导的标准和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对高校质量的评价多数建立在单一的规模、层次指标上,直接影响了高校布局分类指导的真正实施,致使高校办学思路不清、发展目标定位不科学。许多高校热衷于层次的提升和规模的扩大,盲目地追求升格,定位趋同,缺乏特色。政府应根据科学的管理办法、评审设置标准及规范程序对院校设置及布局进行调整,从办学及管理的角度对不同学校提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做到对高校按类要求、分类指导与分类管理,从而使得高等教育发展能较好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高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3 在既有体制打破后,必须及时建立起新的体制机制,在宏观政策方面加强高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改革开放前,在高校布局结构调整中曾经大力推进行业参与办学,简单地强调高校与行业部门对口,缺乏多学科的综合,对提高高校竞争力水平、增强高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带来不利影响。改革开放后,在高校设置和调整过程中又强制性地将一批高校从行业、部门调整到地方,使一批有特色和服务面向的高校逐渐脱离原先的行业背景。与此同时,在培养行业性专业人才、提供行业性专业服务方面,还没有建立起与行业企业合作的体制机制,行业企业难以有效参与高校办学,高校也难以依托行业企业提高学生的适应性和创新能力。 在宏观政策上缺乏推动高校与行业企业联系的科学有效的激励举措,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行业性人才的培养标准,导致部分原行业性院校学科专业覆盖面过宽,高校发展和学科专业同构现象突出,难以实现错位发展。尤其是原来的农业、师范、矿业、地质等培养专门人才的院校失去或弱化了原来的人才培养特色、产业面向与行业特点,也失去了行业支持,加大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未来应考虑根据产业行业发展特点及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及国民经济生产力布局,优化高校布局结构,调整高校专业结构,增加紧贴行业特色、应用型的学科专业,将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对实用人才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依照高等教育不同层次、类型的规格要求,推动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4 必须建立人才需求预测及预警机制,为高校定位和专业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弥补市场随意性、短期性缺点并能够及时反馈市场信息和人才需求变化的预警服务机制尚未建立,这越来越成为我国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格和类型供给不能与经济社会长期需求及劳动力市场短期需求相衔接的重要制约因素:这不仅影响到我国数以百万计大学生的顺利就业,还不利于我国高校布局结构的合理调整,更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应尽快建立起权威,科学的人才需求预测、预警及公布机制,以弥补市场的缺失,克服地方局部利益的局限,有效推进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政府必须抓紧制定和完善引导我国高等学校合理定位的法规和政策体系,通过构建“普通高等学校分类标准”、完善“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条例”、制定“普通高等学校质量评估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质量认证条例”等,引导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高等学校各安其位,办出特色。 (文见《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2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