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大学生基层就业与人才培养制度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当代青年研究 日期:2012-10-29 15:09:00 人气: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房欲飞

[摘 要]国家引导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政策出台以来,投身基层的大学毕业生基本能够胜任基层岗位,对于基层工作经历之于个人成长的意义持积极肯定态度,但也存在一些适应障碍,基层所需的吃苦耐劳、社会责任感等特殊素质成为妨碍适应的短板。高等教育也尚未做好帮助大学生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准备,主要表现在对基层就业影响巨大的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情况很不理想、学科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尚未充分考虑基层需要等方面,相应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人才培养制度

[中图分类号]D4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789(2012)09—0035-05

引导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是我国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重要导向。顾名思义,“基层就业”指的是进入基层的就业岗位,考虑到学界目前对基层所涵盖的范围众说纷纭,同时,为了抽样和统计的方便,本研究遵循的是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06]13号)中的提法,把“基层就业”界定为“(面向)县及县以下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农村建制村、城镇社区、中小企业、部队、艰苦行业企业、事业单位等区域、单位就业或通过参与国家和地方服务基层项目、自主创业等方式就业”。人才培养制度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过程的顺利开展,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而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它主要包括招生制度、培养目标制度、专业设置与改革制度、教学计划、教学运行机制等方面。

一、研究缘起和调查设计

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快速上升,2002年达到15%,进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此后仍在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26.5%。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更是早就超过了50%,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不断增长的毛入学率意味着不断增多的大学毕业生供给,1978年高考恢复之初,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只有16.5万人,2012年,预计毕业生要达到680万人,增长了40余倍!与此同时,高考恢复之初的“体面就业岗位”却没有以同样的速率增加。在高等教育精英化时代的惯性就业思维之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毕业即失业”的人数呈逐年上升态势。

面对日益困难的就业形势和基层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强烈需求,国家开始把引导大学生到基层择业就业作为解决问题的对策之一。自2005年出台《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 [2005)18号)以来,又陆续出台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相关政策,并设立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3)”、“5年选拔10万村官”(2008)、“农村干部实施一村一大学生计划”(2010)等鼓励大学生去基层择业创业的项目。

国家确立鼓励基层就业的导向以后,进入基层就业的毕业生适应情况如何?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对这二就业趋势的适应性如何?是目前必须关注的问题。学界早就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关注,如山东大学对全校学院和学生基层就业意向的调查(2006年)、刘林霞等组织的以陕西省富平县为例的“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07年)、岩磊等组织的“医学专业毕业生服务基层的择业取向”(20Q8年)、马德峰组织的“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的客观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苏北灌云县的调查”(2009)、《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基层就业观的调查》(2010年)、《中国大学生村官发展报告》(2011年)、李会钦组织的“大学生村官工作状态调查”(2012年)等。然而,调查尚存在不尽如人意之处:(1)样本较小或者专业代表性较为局限。有的调查样本仅涉及本校某一年级某一个或几个专业,人数也相对有限;有的调查样本仅涉及某个具体专业,影响了其代表性。(2)以在校生为主要调查对象的研究居多。由于基层在岗毕业生调查的实施较为困难,成本也相对较高,现有研究从在校生中抽取样本的较多,面向基层在岗毕业生的调查较少。(3)对大学生适应基层就业情况的考察主要聚焦于大学生村官这个群体,而根据上文提到的教育部规定的基层就业统计范围,基层就业有着比做村官更为广泛的外延。(4)在研究的具体内容设计上,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制度本身在推进基层就业过程中发挥作用的情况缺乏关注。

笔者在调查研究中创新研究设计和思路如下:在调查的抽样设计方面,鉴于当前面向在校大学生的基层就业意向调研已经相对充分,本研究以全国范围内近5年的基层在岗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并注意毕业生在性别、学科专业、岗位性质、区域布局等方面的代表性。2011年9月一11月,对涉及全国31个省市的基层单位工作的104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其岗位涵盖了教育部统计所列的范围。另对大学生、基层公共服务部门、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相关政府部门等进行了访谈,访谈不同部门、行业和专业领域的对象50余人。
在调查内容和思路设计方面,考虑到当前研究对影响基层就业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方面已经关注较多,本研究拟从教育视角切入,对影响大学生基层就业和适应能力的人才培养制度进行重点考察。这一思路的选择主要基于如下认知:

从图1可以看出,在基层就业这个“事件”中,就业的主体是大学生,高校就是就业主体的供应方;而基层是接受方。就业主体在进行基层就业决策时,除了跟高校提供的价值导向和知识技能有关,还跟社会和就业市场上的其他信息有关,包括社会保障制度、政策、舆论导向、父母期望、供求信息、薪酬待遇差异等,但从当前的社会现实看,这些外部因素都在逐步改善之中,可以预见,随着城乡差距的日益缩小、政策环境的日益完善、舆论导向的日益端正、就业竞争的日益剧烈,大学生及其家长对基层就业的认同必将日益增强,高校作为供给方,承担的教育责任越来越大,因此,如何通过人才培养制度的改革造就具有基层就业意识和基层就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

二、结果与分析

(一)毕业生高度认可基层经历对于个人成长的积极作用

当前政府积极推动大学生面向基层择业就业,除了希望藉此缓解大学生就业难及优化农村和边远地区人力资源配置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战略考虑就是让新一代青年在基层工作中历练才干,更好地成长。调查表明,对于基层经历对于个人成长的意义,绝大多数(79.8%)基层在岗毕业生都已经有所体会,认为基层工作经历对个人成长“很重要”或“重要”。一些大学生在访谈中提到:“应该让知识青年再下乡。现在的学生连麦子和大葱都分不清,他们还以为粮食都是网上用鼠标点出来的。人才再聪明,没见过的东西也不会出现在思维里。”“大学期间,应通过各种途径转变学生择业观。毕业生基层就业是大势所趋,既能缓解就业压力,也能丰富毕业生的人生阅历,通过磨砺才能有助于成长。”“应该转变高校毕业生眼高手低的心理,制定毕业生必须从基层就业开始自己的工作生涯这样硬性的规定。”

基于对基层工作经历之于个人成长的价值,大多数毕业生(87%)认为有必要在大学期间引入基层服务环节。但对于大学期间从事基层服务的合适时间看法不一,主张“3—6个月”(40.6%)和“3个月以下” (44.2%)的居多。

对于在校期间基层服务的具体形式,绝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适合在校大学生的基层服务“没有统一的形式,因专业而异”(81.4%),其他比例过半的选择是“社区志愿服务”(71.4%)和“到边远山区去支教”(55.7%)。这些反馈说明,尽管基层服务的形式应该有专业之间的差异性,但也存在一些适合不同专业的服务形式,如社区志愿服务和支教。

(二)暑期社会实践成为影响基层就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但实践活动管理还需加强

社会实践是国内外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公认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培养社会使命感、培养品格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也决定了它在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中的积极作用。当问及“在校期间对您选择基层就业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时,近半数(40.2%)的基层在岗毕业生认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是影响他们选择基层就业的最大因素。85.4%的毕业生表示在校期间参加过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他们就业决策的影响可见一斑。当问到“您认为高校培养基层就业素质的最佳途径是什么?(限选三项)”时,进一步验证了社会实践对于基层就业的重要意义。在这道题目中,社会实践活动(88.4%)、基层服务(60%)、社区志愿服务(31.9%)被视为高校培养基层就业素质的前三位理想途径,其中,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再次位居第一。尽管社会实践对于推动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如此巨大,社会实践的推行情况却并不令人乐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多数学校未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

尽管1950年教育部就在《关于高等学校政治课教学方针、组织与方法的几项原则》中呼吁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纳入教学计划,1986年中宣部、国家教委、团中央又联合发文,对高校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提出明确要求,要求将其列入教育计划,一些高校也纷纷响应这些号召,然而,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高校没有对这一教育形式予以重视,当问及“你就读的大学对社会实践有无强制性要求?”时,超过一半(56。2%)的基层在岗毕业生反映所就读的大学对社会实践无强制性要求。

2.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欠佳

在开放性题目“您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哪些方面最不满意?”中,社会实践活动效果欠佳是毕业生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由于学校相关部门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缺乏认识,在组织社会实践时往往不是从真正的育人动机出发,而是为了完成教育计划或者积累工作业绩,重社会实践的名目、形式,疏于过程的监管和效果的评估,使得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一些毕业生在访谈中指出:“活动欠佳的原因主要是校方不重视,我在大学期间,校方基本没组织过社会实践,就是最后毕业的时候,组织参观了几家企业,而且都是走马观花。”“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方向,大家都在弄虚作假,从国家政策到学校再到个人,大家都在作假,自然不会去管什么理想的效果。”

3.社会实践缺乏与基层生活的连接

有的高校虽然有组织地开展了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但因为“眼光向上”,缺乏对基层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关怀,也难以让大学生真正了解基层生活。不少毕业生在当初选择到基层就业时是受国家支援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就业政策的吸引,但对具体的服务单位、岗位性质及工作内容非常模糊。一旦到了基层岗位后才发现那里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工作内容比较枯燥,强大的心理落差让他们几乎有离岗离职的想法。出现这种情况,自然有许多复杂的原因,包括毕业生本身的生活阅历、吃苦耐劳品质的养成情况等。但却与社会实践环节的安排息息相关,那就是学校在推进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并没有引导学生真正走进基层实践。

由于社会实践缺乏与基层生活的交流,造成了大学生与真实社会生活的隔离,当问及“您选择基层就业前对国情、社情、民情的了解程度如何?”时,只有6.3%的毕业生表示对国情、社情和民情“很了解”,35.8%的毕业生表示“有点了解”。两者相加尚未过半。73.8%的毕业生表示“网络媒体”是他们在校期间了解国情、社情、民情的主要渠道,只有8.54%的毕业生反映“社会实践”帮他们了解了国情、社情、民情。

(三)毕业生所从事的基层工作岗位与专业相,关度不大

当问及毕业生“你目前的工作岗位或进修的专业与以前所学专业是否相关?”时,15.0%的毕业生报告所从事的岗位与专业“完全不相关”,1S.1%的毕业生报告“不太相关”。两者总和为33.1%,另有15.6%选择了“一般”。这意味近半数的毕业生没有机会从事对口的专业工作。接受访谈的基层单位领导对这一现象也有所反映:“近几年到我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基本上专业不对口。”当问到“你对学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哪些方面最不满意?”和“如何通过人才培养制度改革推进基层就业工作?”时,专业与课程和基层生活相脱节也是毕业生诟病较多的问题,与这一点感受相适应,毕业生们纷纷建议专业设置和课程教学应该面向基层的需求,做到帮助大学生顺利过渡。具体建议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面向基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如有些毕业生认为:“学校应该对基层需求进行调研,根据基层需求开设相应的专业”;“专业设置上,要符合基层就业的工作岗位需要”;“专业设置应对应工作需求,让学生了解自己学的专业毕业后可以去哪些基层单位工作”。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培养计划与基层工作的关联度。代表性的建议如下:“合理设置大学专业和科学安排各个专业的课程,增加基层就业工作中需要的课程”;“高校课程设计与基层就业工作相结合,增加实践课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学校课程不仅要涉及理论知识,还应该与社会实际密切联系,与国情、社情、民情相适应”。“增加一些回乡回村创业的课程或者培训。大学毕业后想回家自己创业从农村开始自己的创业路,但是对农村对基层情况了解的匮乏导致事情不了了之了。想在农村就业也不知道国家是什么样的政策,考试培训一概不知。只有靠自己在互联网上得到的信息,有时还不敢信任这些信息。”

(四)大学毕业生能够基本适应基层就业岗位,但处事能力还需锻炼

面向基层用人单位领导的访谈设计了如下一个开放性问题:“您对近几年到贵单位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有何总体评价?他们最大的长处和劣势分别在哪里?”结果表明,基层用人单位对于毕业生的评价还是比较积极的,总体都认为在称职以上,但也存在不符合期待之处:“优秀但不全面,有才仍需谦恭。”大学毕业生综合素质较高,对工作有热情,能很好地胜任现代办公的需要。但是,基层社会关系复杂,毕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差,认识社会但不深刻,还很难理顺一些关系。

1.素质结构和基层实践脱节成为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最大障碍

调查结果,进入基层服务岗位后,妨碍毕业生适应当前工作的前三位因素依次是:“缺乏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达到实践工作要求”(28.1%)、“所学的知识与农村社会要求脱节,难以致用”(26.5%)、“缺乏必要的沟通能力,难以获得基层干部和老百姓的信任与支持”(16.0%)。由此可见,学校与社会的鸿沟、理论与实际的脱节成了横在很多毕业生前面的“屏障”,面向基层毕业生的访谈也发现,大约40%左右的毕业生反映面临着这类问题,代表性的说法如下:“大学中所学的知识与岗位要求之间还是需要磨合的”;“与想象中的差异较大,一时难以适应”;“知识结构与工作需求脱节”。

对于适应基层岗位所面临的障碍,33.8%的毕业生认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城市化取向”是当前大学教育中妨碍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另有一些毕业生在开放性问题中谈到,基层工作环境差、条件艰苦、人际关系复杂、突发事件多,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较高,但目前“评价学生的指标偏重个人成绩,过于强调个人能力,而缺乏对团队贡献的考核。学校教育与社会运用脱节严重,再加上学生缺少团队协作的培养,导致毕业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偏低”。

2.高校应加强基层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

毕业生纷纷呼吁高校应该加强基层岗位适应能力的培养,有的还对所需培养的具体素质给出了建议:“在基层工作更需要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对应激事件的有效反应能力,注重培养专业技能,学校应该重视这些方面”。在培养方式方法上,实践环节的重要价值再次被重点强调,基层在岗毕业生们希望“社会实践活动更加丰富多样,学校的实习、实训等实践性教学活动对学生目前的工作要有实际的帮助,学校的课程和教材与社会需求联系要尽可能紧密”。

三、结论及建议

第一,基层就业不仅是拓展就业空间、优化基层人力资源配置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本身的成长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毕业后到基层工作一段时间,或者在校期间从事一定的基层服务,可以作为我国的一项国家战略和基本国策,成为未来相当一段时期的可持续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安排。

第二,在独生子女成为大学生主体并缺乏历练的时代背景下,为了推动他们更好地到基层建功立业,高校不仅需要做一定的教育引导工作,还需要在校期间帮他们做好了解基层生活、养成基层适应能力的准备,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建议高校真正落实关于社会实践的政策文件要求,将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丰富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加强监督考核,真正发挥社会实践帮助大学生了解国情、社情、民情,减少学校生活与基层生活落差的作用。

第三,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需要一些特殊的素质,包括吃苦耐劳的品质、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感、基本的社会阅历等。这也是目前大学毕业生适应基层就业岗位的短板。培养大学生对基层岗位的胜任力,高校应该特别注重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可以通过加强“三观教育”、重视实践教育教学环节、加强创业教育和社情、民情、教育等方面进行。

第四,增强大学生对基层就业的适应性,高等教育还有必要面向基层进行更大范围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包括将人才培养规格定位在普通劳动者、增设面向基层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科专业、培养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

(文见《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