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十五年优质基础教育普惠孩子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读①
近年来,优质基础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和家长的重视,“择校热”、“入园难”无不与此相关。新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带给江苏百姓的第一个重要利好就是:高水平普及15年基础教育。
解决“入园难”,普及提高学前教育
【目标摘要】
切实加强学前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加大财政投入。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学前教育机构。依法落实幼儿教师地位和待遇。大力实施学前教育普及提高工程,2020年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8%以上。
学前教育是目前我省基础教育的“短腿”。南京鼓楼幼儿园园长崔利玲认为,目前存在的幼儿“入园难”和“入园贵”,主要原因是幼教资源不足,政府对幼儿教育投入较少,“不少新开发的小区应当配建的幼儿园没有建起来,或者是建起来的幼儿园以赢利为目的,普遍存在收费高、教师队伍不稳定、办园质量没有保证等问题,导致百姓不满。要解决入园难,就必须增加布点,规划好小区配套幼儿园。而要解决入园贵,就得首先政府增加投入,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服务体系。”
淮安实验小学幼儿园园长徐梅菊认为,幼儿教师待遇普遍偏低,影响到幼教质量提升,迫切需要重视解决这个问题。“以我们园为例,20%的老教师是在编的,工资按照小学在编教师标准执行,拿绩效工资,每月有三四千,其余80%都是聘用教师,每月工资仅1200元左右。幼儿教师不仅辛苦而且压力大,既要教育,又要保育,还要确保孩子安全,不能让她们到了做奶奶的时候,工资还跟做姑娘时一样。”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减少“择校”现象
【目标摘要】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区域内教师和校长定期合理流动。努力扩大并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推进城乡、校际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逐步减少择校现象。
目前,城乡、区域、校际之间存在的差距,是影响义务教育均衡的主要因素。“乡镇小学经费仍非常紧张,硬件差距还存在。”赣榆海头小学校长梁培斌说,“最缺钱的地方是危房改造和校舍修补。教育公用经费每生350元,除了用于水电费、简单设备添置、正常办公用费外,所剩无几。
镇里有500名留守儿童,住在学校简易宿舍里,条件简陋。宿舍与床铺维修需要不少钱,前几年换的课桌现在也有不同程度损坏,如果全换的话得好几万,紧紧巴巴的经费哪里够使?”
“软件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专家示范课通常都在市区,乡镇学校教师不大容易享受到,要是能送到县一级就好了。教师培训名额也偏少,通常一个乡镇也就一名,一般都是乡镇中心小学派出一人去学习,其他的完小和教学点就很难照顾到。”梁培斌建议,优质资源应进一步向下传递,扩大培训面,让更多的农村基层教师获得培训机会。
教育均衡,教师是根本。苏北一名有20多年教龄的乡镇教师举例说,他的月薪不到两千,而同样教龄老师在市区执教,月薪就有四五千。他认为,实现教育区域均衡,一定要继续加大对落后地区的投入,提高教师待遇。
“有些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人数很少,而建设成本很大,可考虑把这部分学生转移到人口相对密集的乡镇或城乡结合部的学校。”淮阴中学校长张元贵认为,在做好教育布局合理规划的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成立教育集团的模式值得推广。
抓课业“减负”,使学生素质全面提升
【目标摘要】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着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重视学生实践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
“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启东中学校长王生指出,基层学校减负一直有点‘雷声大雨点小’,特别是初高中毕业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纲要》对中小学生减负提出明确要求,显示了省委省政府对这个问题的重视,也给教育界敲响了警钟: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非减不可。
“中小学生只有‘真正想学’才能学好。如果学习对学生来说是一种煎熬,那肯定学不好。”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教师李吉林认为,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主要还是因为应试教育,为了分数而搞题海战术,学习过程单调而乏味,严重扼杀了孩子们潜在的创新智慧,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如果孩子的创造智慧在早期就被磨灭了,那么培养杰出下一代就会成为妄想。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也关乎着民族兴衰。”
《纲要》给出的减负增效思路主要有五条。启东中学校长王生表示,严格遵守省里这“五严规定”很重要,要真正把时间、空间、健康、兴趣爱好还给学生。
职业教育是教育富民惠民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解读②
新颁布的《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力求进一步放大职业教育富民惠民效应。
位置更突出,职教肩负重大使命
【目标摘要】
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把发展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统筹规划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统筹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
在《纲要》职业教育专章中,开篇就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把职教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尹伟民解析说,这是由职教的历史使命与时代定位决定的。“当前,我省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职业教育肩负着支撑工业化、信息化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发展职业教育是大规模开发人力资源、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要。”
“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最新发布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分析报告显示:今年一二季度,省辖市各类就业服务机构招聘各类人员309万人,其中用人单位对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员工的需求占到61.5%,对大专教育学历员工的需求占到13%。可见,全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迫切需要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尹伟民感言。
“国家领导人说‘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职业教育尤其如此。对于那些升学潜力不大的初中毕业生来说,上职校及早学个一技之长,及早掌握谋生的本领,比上个考大学希望渺茫的三流高中,要划算得多。”一位内行分析说。
中职教育,将逐步成为“免费午餐”
【目标摘要】
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我省将从哪些方面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吸引力?
省教科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马成荣介绍说,《纲要》明确提出,一是要“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社会氛围,营造尊重劳动、重视技能、重视高技能人才的社会风尚,这将从根本上扭转传统观念,让更多人愿意接受职业教育。二是要完善职业教育支持政策,包括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免费,家庭经济困难将给予资助。
据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资助体系建设,2004年我省即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职业教育助学金”,累计发放助学金2.4亿元,资助5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2007年根据统一部署,建立助学金制度,中职校一、二年级学生每年享受1500元国家助学金,覆盖率为100%。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收学费。“今后,我们将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让读中职的学生得到更多实惠。”有关负责人表示。
继续升学,中职生有重要“利好”
【目标摘要】
建立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实现中、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培养模式和学制衔接贯通。2011年起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学习的制度。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处于高中学历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偏低,是吸引力“打折”不可忽视的原因。为此,我省积极探索建立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制度,建立了“专转本”选拔制度。通过“专转本”,全省每年有1万多职校生升入本科院校。
“不过,‘专转本’这条通道尚不能充分满足中职校学生的升学需要。”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袁卫国认为,《纲要》明确“试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注册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校、技师学院学习的制度”,意味着中职校学生升高职的“门槛”降低了,道路拓宽了。
功能“扩容”,终身教育不是梦
【目标摘要】
拓展职业教育服务功能,面向“两后”(初、高中毕业后)毕业生、退役士兵、返乡农民、在岗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推行学历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促进职业教育终身化。
中职教育的传统对象是初中毕业生。随着时代进步,我省职校积极探索开展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的职业培训并举。
“《纲要》把职业培训纳入职教范畴,体现了终身教育理念。”南京鼓楼中等专业学校校长陈建生说,“职业培训对促进产业分工、提高国民素质非常重要,但各地发展并不平衡。《纲要》这么一强调,对整合社会各类教育需求、职教资源,意义很重大,有助于克服‘孤军奋战’的艰难。就像学习需要有氛围一样,职业培训、终身教育在更大范围推广普及,也需要有良好氛围。”陈建生表示。
(来源于中国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