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浦江奔涌改革潮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11 9:30:00 人气:

——上海市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采访纪行

作为中国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在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年多时间里,上海教育与这座城市的发展史一起镌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全世界关注着拥有160万莘莘学子的教育改革排头兵上海,她向全球贡献了破解教育优质均衡这道世界性难题的“本土经验”。在经合组织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测试)中,上海学生的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均列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之首,上海教育从此被推向世界聚光灯下。

长江,东海,江海汇流砥砺出这座城市独有的精神与气质,那就是海纳百川与追求卓越。凭着这种精神与气质,上海的教育事业锐意进取,改革创新,正在让老百姓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近日,本报“神州行”采访组一行走进上海,亲身感受到上海教育改革创新的成果。

规划先行 协调统筹

每一个改革项目都有时间表和路线图

调整传统布局结构,摆脱过往路径依赖,转变旧有发展方式。上海教育能够始终成为改革排头兵,就在于具有遵循规律、科学发展的变革意识。

2010年9月8日,在国家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一个多月后,上海即召开全市教育工作会议,颁布实施上海教育规划纲要,并再次抓住发展机遇,将未来目标锁定为:到2020年上海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每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这是一个庄严而艰巨的承诺。为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特别强调,要坚持优先发展,切实把教育放在上海科学发展全局中更为重要的战略位置,确保财政资金优先保证教育投入,切实以教育优先投入保证教育优先发展,推动上海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率先发展。

为了抓住部市共建国家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契机,将教育规划纲要落在实处,上海积极创新机制,建立领导小组例会制度,保障教育经费投入,统筹规划,让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每一个改革项目都有“路线图”和“时间表”。

为确保教育规划纲要的每一项任务得到落实,上海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殷一璀和副市长沈晓明任双组长,市教委、发改委、财政局等24个委办局领导为成员的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确定了2011年度的16个重大议题,建立每月例会制度。沈晓明告诉记者,每次会议都针对全市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成员单位参与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讨,并一一形成决议。每次会后又都以市政府会议纪要形式印发相关单位,作为推动落实会议决定的依据,形成全市支持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合力。

针对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阶段特征,如何解决评价难题和提升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形成各项举措,并于今年3月召开了上海市基础教育工作会议。针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瓶颈,领导小组再次打破壁垒,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作会议,打出“组合拳”,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观念。针对高校同质化倾向,领导小组深化“高校定位与分类指导”研究,“扶需、扶特、扶强”一批优势学科,让每所高校各得其所,均获发展……

依据教育改革发展目标和任务,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上海确立实施了10项教育综合改革重点试验项目、10项重点发展项目和27项教育体制改革项目,这是将规划蓝图变为现实的重要途径。为此,上海明确,要逐年加大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010年全市预算内教育经费近400亿元,比2009年增长16%。同时,优化教育投入结构。教育投入重点向薄弱环节和内涵提升的项目倾斜;市级财政转移支付重点投向经济困难、人口导入的郊区,农村薄弱学校和困难群体。在此基础上,还探索教育经费使用绩效评估,建立财政教育专项重大项目绩效评价制度,逐步扩大绩效评估范围,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去年以来,“入园难”成为全国许多大城市共同面临的教育难题,而在上海,同样处于入园高峰的13万适龄儿童得以顺利入园。据统计,全市公办幼儿园数量约占总园数的70%,社会力量办园只占30%,公办的一、二级幼儿园可以满足全市户籍子女入园的基本需求。

自2007年起,上海进入新一轮人口生育高峰,每年新生婴儿近17万;同时,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大量增加。学前教育适龄人口双峰叠加,使学前教育资源面临巨大压力。为此,上海一方面加大幼儿园园舍建设力度,连续4年将幼儿园园舍建设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2010年新开办幼儿园64所,2011年新增40所幼儿园项目已基本完工。另一方面不断挖掘现有资源的办学潜力,通过扩增班额、扩大幼儿园办学规模、向民办幼儿园购买服务等途径,满足适龄儿童教育需求。截至目前,在园适龄儿童总数达40万人。上海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出,逐步实现以常住人口规划配置学前教育资源,计划3年内新建、改扩建100所幼儿园,支持建设205所民办三级幼儿园,规范320个学前儿童看护点,实现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和看护服务全覆盖。

今年3月,上海与教育部签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确定了上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明确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市教委主任薛明扬告诉记者,上海已着手进一步加大郊区学校建设力度。明确以常住人口为基数制定“十二五”郊区学校建设行动计划;确保教育公建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在规划、建设、交付使用方面做到“三同步”;在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规划公建配套学校覆盖不到的城郊接合地区街镇,集中增建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优化市级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使远郊区县义务教育投入接近或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坚持区县统筹配置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促进各学校之间设施设备配置标准的基本统一。

聚焦难点 打破坚冰

每一次突破都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海教育要在更高起点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就绝不能绕开核心问题和瓶颈问题。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年多时间里,上海着眼于每个学生的终身发展,在体质健康、德育实效和学业评价等难点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
2011年7月4日,上海召开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学生健康促进大会明确提出,健康是“1”,其余都是“0”,失去了健康这个“1”,也就失去了未来的一切。

学生健康牵动着教育决策者的心。市委副书记殷一璀明确指出,要让教育从过度追求分数、升学的功利价值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幸福和发展本原价值的回归,要把促进学生健康工作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让每一个孩子都快乐成长。

上海市副市长沈晓明是健康和运动的积极倡导者,他在许多场合以自己“乒乓球运动员”的亲身经历反复强调两点:一是青少年今天的健康就是国家明天的实力。拥有健康的体魄,才可能去实现个人的梦想。二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就是教育规律,教育工作者如果掌握了这一规律,教学自然事半功倍。

薛明扬多次走进电台与市民直接对话教育热点问题。他以最坦诚的方式告诉广大市民:“我最关心的就是学生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当有市民请他谈谈对“体育家教”的看法时,薛明扬还风趣地说:“如果一定要请家教的话,那就请我们的家长亲自当家教,和自己的孩子一起拥有健康。”

落实、落实,还是落实。为了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上海实施了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公告制度,建立了市、区、校三位一体的学生体质监测工作网络。今后上海将每年向社会“晒”一次各区县“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情况与排名,并通过“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的深入推进,建立起“快乐活动日”制度,确保学生在校每天锻炼一小时。这项工程包含了学校体育和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学校阳光体育与体教结合推进、学校卫生与医教结合、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及干预、学校生命教育及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健康促进基础设施及保障机制建设、学生健康促进与社会联动等八大行动计划。

注重调研是让落实更加到位的重要环节。对于德育实效性这个必须突破的难点问题,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亲自带队,一年多来深入18个区县现场调研学校德育工作。通过调研发现,上海学校德育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和薄弱点。“关键是要切实改变德育智育‘两张皮’的问题,必须紧紧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李宣海说,“德育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在学科德育的倡导者和力行者、全国师德楷模于漪眼中,各门学科都蕴含着德育的丰富资源,“关键在教师要有一双慧眼,把教材隐含的、固有的育人内容挖掘出来,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无缝对接,潜移默化渗入学生心头。”为帮助教师练就慧眼,上海制定了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分学段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课程化,覆盖了21门学科54个学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也抓住了新课程方案实施的有利时机。复旦大学思政课将课上的讨论、课后的体会,开展的实践、撰写的论文,甚至学生平日里的言行举止、道德水准等,都纳入了考评的范畴。华东师大将演讲、辩论、讲座、课题、比赛等融入课堂,给学生带来的是一个更为“立体”的思政课堂。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将课堂延伸到了网上……创新让思政课课堂越来越精彩。

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过程中,上海始终在挑战难度系数较大的改革难题。除了健康和德育,如何建立科学的学业质量评价标准,是一道基础教育内涵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的世界性难题。上海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之后,“建立绿色指标体系”已经成了教育工作者共同的期盼。

上海研制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绿色指标”包括:学生学业水平指数、学生学习动力指数、学生学业负担指数、师生关系指数、教师教学方式指数、校长课程领导力指数、学生社会经济背景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指数、学生品德行为指数、身心健康指数以及上述各项指标的跨年度进步指数。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告诉记者,探索和实施绿色指标,有利于改变把学科分数作为教学质量唯一评价标准的现状,更好地推动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利于学校层面建立行之有效的校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科学合理地评价学校教学质量。

前瞻研判 勇立潮头

每一项创新都服务于看得见的未来

大思路、大战略,需要大手笔、大魄力。翻阅上海申报的27个教育体制改革项目,不难发现所有项目瞄准的是未来,刷新的是观念,创造的是活力。上海市教卫党委书记李宣海不无感慨:“改革是实现上海教育勇立潮头的根本动力,而解放思想是推进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法宝。”

在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一年间,上海的创新实践可圈可点。

2011年秋季,上海高校党政负责干部会议有些不同寻常。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韩正亲自出席会议并作了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报告。韩正指出,上海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要坚持科学的发展导向,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在这样的前提下,上海各高校要把教育人、培养人作为首要任务。

分管教育的副市长沈晓明、市政府副秘书长翁铁慧百感交集,两天里他们聆听、记录、思考——他们都把一年两度的例行会议看作是老朋友聚会,很多悲喜感触都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与大学校长们“推心置腹”。

然而,这一次当沈晓明开始他的例行讲话时却感到“无话可说”。他喜欢这样的“无话可说”,因为上海高校的整体发展正按照3年来不断磨合达成共识之后的顶层设计在稳步推进,而且这一次的纵深推进把对“人”的关注放到了重要位置。

对于未来上海高校格局的改变,沈晓明说:“我们要从以往所有高校一列纵队,能露脸的只有复旦交大,转变为排列成十几路纵队,每一路都有高校能露脸。这样还不够,韩正更加形象地指出,十几路纵队排列之后全体向右转,要让所有高校都能露脸,这就是‘校校都有特色,都有所作为’。”

事关高校未来发展和学科间地位与利益调整的重大命题,上海选择了“攻克难关”——规划、人事、财务、高教、科技、国交、审计等市教委七大职能处室联手求解中国高校同质化难题,打破“碎片化改革迷局”。今年初,上海在申报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项目时,又将“推进高等学校分类指导、分类管理改革”列入27项改革项目之中。

上海水产大学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这可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水大变海大”,在校长潘迎捷看来,这是一次国家战略的体现,是面对“海洋世纪”的到来学校必须抓住的重大机遇。更名后的海大经过十多次校内外互动协商,办学定位与学科布局基本确立。

像这样的规划定位与学科布局,目前已在上海所有市属高校中完成。对于高校发展,市政府只做三件事:一是引导各高校规划定位,以“分类指导、分类管理”为原则,进行资源配置和资金支持;二是推动高校自主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三是进行绩效考核。这是上海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创举。

上海在高中创新素养培育方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提出今天的高中课堂要走出具有创新素养的人才绝不是靠统一模子批量生产,应着眼于人的发展需要,从学生的成长规律出发,创设一种滋养创新人才涌动的环境与氛围,以积极回应“钱学森之问”。

眼下,上海许多高中学校开始突破中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从学科现代发展的高度,从课程改革的视野体现课程思想,改革课程结构,优化课程实施,彰显课程文化;许多学校开始摆脱应试的束缚,以优秀学生成人成才、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进行教学方式的变革;许多学校着力通过资源的重新整合,在充分利用与提升自身资源的同时,广泛利用社会资源……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上海在高中创新素养培育上创造了新鲜经验。许多学校改革课程结构,为不同发展倾向的学生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课程,并在师生构建与互动过程中将创新元素植入学生头脑,点燃激情,积蓄能量,进而转化为高度自主的创新能力。

在课程文化的浸润下,高中教与学的方式正在发生变革。在课程观、教学观、内容观、资源观、技术观等一系列观念更新中,许多学校创造性地开发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创新课程及相应的实施系统。比如,上海中学针对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所设计的课程图谱、市三女中回归学生对真实社会生活体验的教育剧场课程、上海实验学校基于个性化教育的特需课程构建等,这些都对促进学生的潜能开发、志趣聚焦与创新素养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面向看得见的未来,上海还在积极构建惠及全体社会成员的上海终身教育体系,初步形成了“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框架。这其中最具创新意义是,为了让市民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上海建立了“学分银行”,明确了终身教育学分累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并通过多样学习形态、学习经验,在达到规定的学分累积之后,取得终身学习成果。

教育规划纲要从颁布到落实,一幅教育画卷正在浦江两岸徐徐展开。上海正以更开放的胸襟乘风破浪,迎来潮平岸阔的美好未来。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0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