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城区学校遭遇“大班额”之痛——来自湖南省益阳市中心城区义务教育学校的调查报告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9-6 15:59:00 人气:

为深入了解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现状,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教育局办公室组织调研组对该区城区12所学校(包括7所小学、5所初中)随机抽取12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座谈,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形成调研报告。

一、学校大班额现状

1.学生总数超出学校承受能力。目前,该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校学生共有24786人,其中小学17411人,初中7375人。而按照湖南省颁布的学校建设标准,小学每班45人,初中每班50人,该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多可容纳学生数为小学13455人、初中6450人,目前学校整体超负荷运转。

2.部分学校大班额问题相当突出。益阳大道以南,新建住宅小区不断落成,人口持续增加,但配套学校的建设却未能跟上,仅有3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承载能力有限,学生只能到益阳大道以北的学校就读。而这些学校位于中心城区的繁华地带,由于历史原因,占地面积小,发展空间有限,大班额现象严重。益师附小45个班,共有学生3374人,平均每班75人,班级人数最多的达到90人;桃花仑小学34个班,共有学生2383人,平均每班70人,班级人数最多的达到92人;赫山二小29个班,共有学生2208人,平均每班76人,班级人数最多的达到89人。

二、出现大班额现象的原因

赫山区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大班额的出现,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人口流动的综合反映,也是长期以来城区教育问题积累的具体体现。

1.城区人口逐年增加。赫山区2009年年末人口273215人,比5年前净增34751人,增长14.6%。城区人口的迅速增长,给教育带来了较大压力,教育的发展速度跟不上人口的增长速度。大量跟随父母进城定居的农村儿童进入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上学,传统的就读格局被彻底打破,城区原有学生和新增加的学生共同占用有限的城区教育资源,导致大班额现象。

2.校际之间存在差别。几所地处城市中心的学校,在学校建设中起步早、起点高,各类设施设备完善,办学条件较优越。而其他学校由于经费紧张,没有按标准配齐功能室和仪器设备,运动场地、服务用地、办公用房、生均面积等都不达标。各校师资水平参差不齐,同类型学校教学质量存在差距。

3.家长的择校心理。义务教育本应严格遵循就近入学、划片招生的原则,但一些家长却通过各种途径把子女送到优质学校,造成大班额现象。调查中发现,家长选择学校的主要理由,离家近仅占44.2%,名气大占39.2%,有亲戚朋友在本学校的占16.6%。

三、大班额现象的影响和危害

城区学校大班额现象的出现,给教育事业发展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

1.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学生人数过多,人均空间狭小,教室内空气质量下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有24.6%的学生觉得教室里拥挤吵闹,62.5%的学生反映,所在学校发生过一个班级有很多学生同时感冒的情况。教室内空间有限,大部分学生长时间保持一个坐姿,影响脊椎正常发育。上课时最前排学生距离黑板太近,有的离黑板不足2米,最后排学生甚至贴着墙壁,看不清黑板,造成很多学生近视、斜视。只有52.5%的受调查学生所在班级一周调整一次座位,有21.7%的受调查学生上课看不清黑板或者需要佩戴眼镜才能看清,120名受调查学生中竟有34名学生近视,高达28.3%,其中有2人是戴600度以上眼镜的高度近视。

2.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大班额的存在,明显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以每班70人为例,每天一次课堂作业和一次家庭作业,教师就要批改作业140人次,教师批阅每本作业平均需要2分钟,每天仅批改作业就要用去近5个小时,有多班教学任务的教师更是不堪重负。在调查中发现,有11.7%的学生反映其作业是家长或者成绩好的学生批改的,这大大降低了批阅质量。此外,教师还要花大量时间备课、上课,减少了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时间,很难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造成学生学习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影响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3.影响教学改革推进。新课改中,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正逐渐被生动活泼的讨论式、合作式学习所代替。但由于学生人数严重超标,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教师创新教学方式的条件受到很大限制,有的学生甚至一周时间内都没有机会在课堂上发言,导致教学效果得不到及时反馈,影响新课改的推进和成效。

4.影响学校师生安全。大班额使学校承担的安全任务成倍增加,学校的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个别学校还因拥挤引发过安全事故。目前大班额教室内学生过多、桌凳拥挤、通道狭窄,基本只留了一个门出入,如果发生突发性事件,学生很难及时疏散和撤离。为避免拥挤伤人事件发生,部分学校不得不分时段放学、出操,学生集体上下楼、进出校门必须安排教师疏导管理,对学校管理造成了较大压力。

四、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1.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投入,适度超前配置教育资源。在新城区规划时,要根据人口容量和流动人口的数量,科学预测学生人数,作好新建学校的规划。政府各职能部门,要监督开发商按规划配套建设教育设施。同时,积极鼓励并出台有利于社会力量办学的政策,分担大班额的压力。

2.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从源头上遏制择校带来的大班额问题。坚持从整体上提高基础教育的办学水平,办好每一所学校,通过建新校、支教帮扶,分散优质学校的压力,努力缩小校际差距。按规划、分步骤将每所学校按照省颁标准建设成合格学校,减小城区教育资源的矛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

3.继续规范办学行为,严格学籍管理。要继续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划片就近免试入学的原则,不招收“择校生”,从起始年级,严格将班额控制在规定范围之内。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学籍管理,严把转学关

4.大力宣传、动员全社会共同消除“大班额”现象。各级领导要坚持原则,支持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学生家长动员子女按学区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控制班额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将督查结果作为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各项评优、表彰、奖励的重要依据。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6月2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