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上海基础教育力破城乡户籍差异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0-9-7 15:27:00 人气:

上海基础教育力破城乡户籍差异

2010年,上海市42万余名农民工子女100%%实现义务教育免费就读、处于入园高峰的13万适龄儿童顺利入园、160万中小学生在快乐成长、融入新一轮城市形态布局调整的郊区学校建设如火如荼……硬件软件一起抓,上海基础教育力破城乡、户籍差异,正逐步走向优质均衡。

自2005年起,上海市投入多笔教育专项资金,力图缩小城乡基础教育的硬件资源差距。上海市建立市级财政向财政相对困难区县的转移支付机制,先后下达专项资金20亿元,支持薄弱区县发展义务教育。在崇明、金山、奉贤等财政相对困难区县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已超过全市平均拨款水平。

目前,郊区学校建设工程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正逐步适应城市人口向郊区转移的趋势。相关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0年,郊区共建设各类学校363所,新增建筑面积287.8万平方米,共投入资金103.79亿元。

逐步消除城乡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差异矛盾,是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所在。上海通过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委托管理、组织中心城区优质学校到大型居住社区公建配套学校对口办学、推进优质高中到郊区办分校等方法,促进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向郊区农村辐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城乡共享。

着力缓解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受教育权益差异问题,努力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的受教育权益,上海的做法可圈可点。上海严格执行国家政策,逐步提高在沪农民工同住子女在本市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同时,实施农民工子弟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到2010年新学年,已审批162所以招收农民工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委托招收农民工子女,并给予基本成本补贴,供农民工子女免费就读。到2010年秋,全市农民工子女全部可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享受免费教育。

此外,上海市将特殊教育对象由视力、听力、智力残疾等三类儿童拓展到自闭症、脑瘫、多重残疾、重度残疾等儿童,实现特殊人群教育的全覆盖。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9月4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