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为何多年推进困难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教育理论与实践 日期:2010-9-8 14:18:00 人气:
素质教育为何多年推进困难——兼评《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山西省电化教育馆 安秀堂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4—633X(2010)08—0060—02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半叶,关于素质教育的提法和概念就开始见诸报刊和文件,一些领导的讲话中也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到90年代,国家先后制定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等重要文件中,都把素质教育列为教育改革的战略目标。直至1999年6月,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更是把实施素质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应该说,国家高层领导对素质教育的认识不可谓不高,国家推动素质教育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素质教育的推进效果不大。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就是对中国教育现状尤其是基础教育现状的整体概括(尽管有失偏颇)。现在,国人对教育的重视前所未有,国人对教育的质疑和诟病也前所未有。教育问题年年都是中央和地方两会的热点话题。钱学森大师是带着“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的疑问遗憾地走了,钱大师忧心的问题被称为“世纪之问”留给了所有活着的中国人。热切盼望祖国强大的海外华人也不无惋惜地说 “中国改革开放,经济上是成功的,教育上不能说是失败的,但肯定不是很成功的。”文化教育界颇有声望的大家也在报纸上撰文,认为“中国足球比中国教育希望要大些”。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教师节前的一次活动中说:“教育已经到了非关注不可的时候”了。最新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也坦承“素质教育推进困难”。还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我们对干部的评价是具体否定、抽象肯定。见诸报端的和人们周围的好多干部都是无所事事、饱食终日、贪污腐化,但组织部门和国家高层的基本判断是大多数干部是好的和称职的。但对学生却是具体肯定、抽象否定。每年的高考状元、高分学生和考上一流大学的学生,使得所在学校及家长荣耀无限,社会的赞誉也是几个月高热不退,但整体得到的评价却是“考试高手”、“高分低能”,即使是著名高校的毕业生也被通指为“创新能力不强”。 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当年的“亚洲四小龙”比起中国这条亚洲大龙的腾飞来犹显得黯然失色。在亚洲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中国政府不急不缓,太极八卦一出手,经济成功软着陆。2008年当世界经济危机再一次以更大的威力席卷而来的时候,中国政府出台了相应政策,一年之中经济就已回转向好。但为什么一个素质教育用于20年时间却迟迟推不大动呢?笔者作为一个教育的从业人员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但终未求得答案。近日笔者看了一本书,书名叫《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看完之后,有一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的顿悟之感,仿佛一下子找到了答案,知道了素质教育久推不动的原因,那原因就在于现行的教育框架。也就是说,现行的教育框架基本上不适合实施素质教育。打个不十分恰当的比喻,就像想用中医的方法培养西医一样,基本上没有可能。当然,作者通篇并未出现素质教育的概念,但笔者从书中读出了这层意思。如果能按书中阐述的人本主义教育理念那样实施教育,即使不强行推进,素质教育也自然而然渗透其中了。那么,现有的教育框架到底有什么问题,又该如何革命,而且是第二次革命呢? 所谓第一次教育革命一般指现代正规学校的出现。作者把18世纪成形于欧洲,由校园、课程、教材、职业教师、课堂教学、考试等主要元素组成的现代意义上的学校,也就是现在的基本教育框架概括为“知识传授性教育”。所谓“第二次教育革命”就是要使“知识传授性教育”发生革命。 书的开篇就开门见山地说:“经验表明,在一个时代或一个国家,当一个社会问题为人们所普遍关注,而解决问题的尝试又不断重复、屡改屡败时,距离真正的变革或革命就不是很遥远的事了。我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这样的挑战。过去几十年来,基础教育事实上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革。然而,改革的不断重复正意味着:仅有改革是不够的。当现有框架下的调整、补充、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时,就必须考虑对现有框架的变革。这就是所谓的革命。” 所谓的基础教育面临着的挑战,笔者认为主要是素质教育面临着的挑战。在“知识传授性教育”框架里,教育的使命就是传授知识,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知识,知识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难以撼动的统治地位、霸主地位。“知识传授性教育的困境在于,由于知识拥有无限的应用价值,学校因而要求学生五条件地去获得知识。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体验到知识的价值,因此无法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也就不可能积极主动地学。学校对此采取的措施是无休止的考试,并辅之以‘将来有用’的说教。”“教育因此陷入了一个教师、家长、学生都无所适从的怪圈。人们都意识到了教育的种种弊端,而且也开出了无数的药方。但是,只要知识传授的霸主地位不发生变化,任何改革方案都无济于事。比如,谁都知道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知识获取过程主要关涉的是记忆、理解、技巧训练,而这些认知活动必然是个体行为。合作因而不可官弛没必要。比如,没有人不承认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但是在知识传授性教育框架下,除了学习能力以外,其他能力无法进入教学视野,无法成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比如,每次教育改革都在强调个性发展,但是,知识传授性教育信奉,知识前人人平等’的信念,教学内容是统一的,教学进程是统一的,评价标准是统一的。知识传授性教育自上而下的权威性和整齐划一的计划性剥夺了个性培养的可能性。” 从本世纪初开始推进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再强调,课堂教学一定要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有机地融为一体,提倡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合作、探究。但是在“知识传授性教育”机制的束缚下,知识传授统摄整个教育过程,在教育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只有知识目标可以落实,除了学习能力以外的其他能力和情感速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最多只能充当配角,或者说基本不落实。所谓自主、合作、探究最多只能在公并谋中有所体现,而直往往是浅尝辄止,形式远远大于实质性的内容。统治课堂教学的永远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知识传授性教育”机制下只是说说而已。事实上,“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提法本身就是—个矛盾的提法,是一个调和折中的理论表述,要真正实施素质教育那就是—个为主——以学生为主、以学生为本。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发展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但在“知识传授性教育”机制下,在高考指挥棒下,必然是面向少数所谓“优秀生”的教育,是只注重考试科目的教育,是漠视基至扼杀学生个性的教育,是人云亦云没有创新精神的教育。可见,素质教育就属于“在现有框架下的调整、补充、完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一个大问题。就必须考虑对现有框架的革命。 那么,现有的教育框架该如何革命呢?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一书中,作者不仅指出现有教育框架——“知识传授性教育”面临的困境,而且明确提出了建立新的教育框架的哲学基础——人本主义以及解决问题的新思路——“问题解决式教育”。 “教育的变革需要寻找新的基石,并依此建立新的教育框架。那么,可能的基石与框架是什么呢?”作者在分析指出“知识传授性教育”的困境后,紧接着大胆设想,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教育的使命是促进和保障人的健康成长。从人的成长意义上看,问题及问题解决构成人成长的基本元素。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培养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这就是成长。教育所能做的,就是促进和保障学生的成长。”这就是人本主义教育。 “人本主义教育的起点不是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而是学生要遇到和解决哪些问题。问题解决成为教育哲学的第一概念。教育的所有任务都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的。”所以人本主义教育又可称为“问题解决式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起点的教育走向以问题解决为起点的教育,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场革命力图使教育从成人为学生设定的世舁回到学生的真实生活,从作为认知结果的知识体系回到认知过程的真正起点,从过去和未来回到现在”。这场教育的革命是否可能,答案是肯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作者也深知,“需要几代人的努力”,需要有—个从量变到质变、由易到难、由单—系统到全社会的变革。 《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一书的可读、可贵之处在于:首先,它似乎毫不费力地找到了素质教育难以推进的病根。作者没有列举一大堆数字,没有进行故作高深的理论论证,而是独辟蹊径,以人本主义的哲学角度为切人点展开论述,着墨虽然不多,仅占全书八章三十七节中的两节,却令人心服口服,坚信不疑;其次,作者还根据“知识传授性教育”面临的困境,有理有据地开出了药方,开出了可以作为教育起点的八大类问题及其解决(学生生存问题及其解决、生存环境问题及其解决、好奇心问题及其解决、成长问题及其解决、设计制作问题及其解决和欣赏问题及其解决)。虽然小心翼翼却是胸有成竹。这些问题及其解决实际上涵盖了素质教育的所有问题,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问题都是在以学生为本的人本主义哲学理念的观照下提出的。不仅对当下的教育改革,甚至对后工业化时代的整个社会改革亦具有深远的意义。作者还轮廓性地描述了“问题解决式教育”的框架,简略地阐述了实施“问题解决式教育”的路径、策略、方法等。因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故不再赘述。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开本选择都丝毫不引人注目,封面颜色、样式甚至有点老旧,也没有请名人或高官来做序,没有特意地甚至是附带地加几句鼓动人们购买本书的广告语,完全靠书的内容来直接和读者对话。显示了作者的自信和出版社对本书内容的看好,有点酒好不怕巷子深的味道。全书八章三十七节,仅有不足8万字,文字简洁流畅,分析鞭辟人里,论证严谨周密,寓高深的学术问题于平实的文字中,寓深邃的哲学思想于浅近的阐述中。在当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是教育家”的环境中,作者不趋同、不附势,以后工业化时代的超前意识,从人本主义的哲学高度,从教育工学的操作层面,理性地、辩证地分析和观照当下的教育,展望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读来有一种柳晴花明之感。探索教育改革的人不可不读。但我也有—个直觉,如果把本书比做酒或茶的话,我感觉其浓度有点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适口性要稍差—些。如果适当增加些案例,加一点解释性的话,可读性可能会更好。我想作者在后记中所说的“我答应过冯女士(责编),容我再思考、再探索,以期在今后的文字中充实和完善”的话中应该包含这样的意思。 (文见《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