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课业负担 推进素质教育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0-12-28 14:33:00 人气:
加快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顾明远教育规划纲要把推进素质教育作为今后教育工作的战略主题,有着重大的意义。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也是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要求。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国际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培养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心、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各类人才和一批能够引领先进科学技术、引领先进文化的杰出人才,我国才能进入人力资源强国的行列,才能在国际竞争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近年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逐步转化为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阳光体育和科技艺术活动,以及招生考试制度等环节,都正在发生积极而深刻的变革。 但是必须看到,推进素质教育虽然在几个方面有所突破和进展,但是目前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应试教育”的倾向。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中小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过重的情况;存在着重视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的情况;存在着只重视考试成绩,抑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实践能力的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就业的竞争,有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公,有考试制度的制约,等等。这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社会矛盾在教育上的集中反映。因此,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就教育本身来讲,需要通过改革创新,特别是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来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我国教育的问题是:教育观念相对陈旧,内容方法比较落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行困难。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 第一,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化教育改革,关键是更新教育观念。要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人人成才的观念、多样化人才的观念、终身教育的观念、系统培养的观念。教师要相信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什么是人才?只要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心,勤奋努力,为社会作出一定贡献的就是人才。当然因为社会分工不同,人的能力不同,人才是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天才是人才中的精英,是极少数人才能达到的。我们的校长、老师,包括家长都想培养英才,培养杰出的人才,这种追求卓越的思想可以理解。但杰出人才从哪里来?是从群众中来,是从众多的普通人才中来。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也要发现有特别天赋的人才,因材施教,特殊培养。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英才才能脱颖而出。 第二,要改善教育内容和方法。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习。要做到这一点,也还是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要树立学生是主体的观念。教师要放开让学生去思考,自己去体会,自己去探索。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山东杜郎口中学创造“先学”(预习)、“同学”(师生共同学)、“再学”(再思考)、“都学”(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不同方式地学)的经验就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当然,教师仍然要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组织学生参与学习,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上。教师要特别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兴趣是学习的最强动力。历史上很多科学家、文史学家都是从小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很有兴趣,然后经过刻苦努力,最终成功的。所以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有了这两样,可以无往而不胜。 第四,要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把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时间思考,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有时间参加喜爱的科技文体活动。教育规划纲要提出,要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因此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志愿者活动,促进学生了解社会,树立爱心,增强社会责任感。这就要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讲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又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问题。对此,教育规划纲要指出,政府有责任,家长有责任,当然学校更有责任。学校的责任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对教师来讲,就是要上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如果每节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学懂学会,课外的作业负担就可以减轻,就可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第五,要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教育规划纲要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方面提出,要因材施教,要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提出采取多种方式来培养人才。因材施教早在孔子就提出来了,是我国教育的优秀传统。《学记》中说:“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就是说教师要懂得教育规律,什么能教,什么不能教。又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也就是说,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有4种失误:或者贪多,或者不求进步学得太少,或者把学习看得太容易,或者遇到困难即停止。教师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学习的不同,才能扬其长,避其短,所谓“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所以我们提出:给每个学生提供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 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当然还涉及评价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但最关键还在于我们的校长、教师,当然还有家长和全社会都要更新教育观念。家长和社会观念更新了,就可以减少对学校的压力。学校校长、教师观念更新了,就能创造出许多办法来培养人才。学校通过改革创新,教育质量提高了,反过来会教育家长和社会。学校要起主导作用,引领社会舆论和教育家长。 我相信,通过改革创新一定能出现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培养具有科学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馆原馆长 王渝生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落实,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也是制定教育规划纲要的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教育规划纲要在第一部分“总体战略”中强调,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今后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其目标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这与推进素质教育的战略主题高度契合。 教育规划纲要在第二部分“发展任务”中,对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的要求。如对小学初中阶段,要求“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在高中阶段,“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针对高等教育,则要“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都是分层次、可实现的目标。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并在各地各部门的积极探索中创造了很多宝贵经验。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着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学校教育只重视知识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重大改革任务,国家启动了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鼓励各地各校因地制宜大胆试验。针对推进素质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安徽省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入手,建立起稳定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教育教学秩序;江苏省南通市重点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山东省则根据自身情况,全面推行基础教育改革,实现各学段基础教育可持续发展。这些改革试点项目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将为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提供宝贵的经验。 作为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我认为,科学教育对于培养创新人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科学教育不仅仅是培养拔尖的科技人才,更强调推广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以及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科学教育体系可划分为正规教育(学校系统教育)、非正规教育(组织化的校外教育)和非正式教育(融于生活中的教育)三类。如果以学校为分界点,则又可分为学校科学教育和社会科学教育。学校科学教育是科学教育的主渠道,社会科学教育强调实践能力,与学校教育相辅相成,成为科学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学校科学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主要是课内科学教育和课下科技活动。社会科学实践教育由不同的部门和组织承担,主要包括科技团体、科研机构、高等教育机构、人民团体等,形式上有科学实验室、科技俱乐部、少年宫、科技馆、科学中心等。掌握这些社会实践资源的部门和单位应充分意识到育人的责任,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类活动,紧密结合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等课程的内容和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实地体验中,产生出对科学的探究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 总之,根据教育规划纲要的精神,我们必须在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和营造创新环境上多下功夫,尤其要在开拓科学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 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 张民生今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布了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宏伟蓝图。下一步的任务就是要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所提出的各项要求,其中作为战略主题的“素质教育”更是落实的重点。 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动态发展、与时俱进的。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针对较为普遍的“片面追求升学率”现象,提出了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而应试教育的愈演愈烈促使教育界的有识之士提出了素质教育。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暴来袭,经受住考验的中国清醒地意识到,创新是国家和民族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要求为素质教育赋予了清晰的育人内涵。而近年来,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以人为本,提供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教育成为素质教育内涵的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是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去解决中国教育实际问题的实践和理论创新。 对于素质教育,目前社会上的共识已经基本形成,但其推进仍然困难重重。这首先是由于片面的人才观、传统的用人制度和唯学历、唯名校的倾向,加剧了升学竞争。其次是在社会和教育中,重育“分”轻育人的应试教育势头不减,单一的教学模式,致使学生思维受束缚,课业负担过重。再其次是全国虽然有山东等省市和不少学校的改革经验,但聚焦内涵的突破动力不足。推进和深化素质教育,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 为此,教育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并提出了“三个坚持”,进一步深化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坚持德育为先,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 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是一个人成长的根基。当今我国处于开放的国际环境与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中,而青少年学生又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之中,德育为先更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中。要明确不同学段德育的重点,以形成相互衔接的内容体系。第二,要把德育贯穿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第三,不断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坚持能力为重,必须在观念的提升中突破。 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要以兴趣为起点,以能力为目标,在不同学段突出不同的重点,上下联系,相互衔接。 学前教育重点在保护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培养好习惯。义务教育阶段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帮助学生认识和激发自身潜在的创造能力,乐学、喜学、会学。高中阶段要增加课程的选择性,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深入发展兴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高校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让学生充分选择课程,既注重基础,又保证时间和精力用于有志领域的学习、实践和研究,增长学生的见识和才干。要让有潜力的学生参与一流的研究工作,要加强创业教育。 能力为重就是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改进教学方式,强化能力培养。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坚持全面发展,必须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深化中小学课程改革。促进德、智、体、美有机融合,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统一,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统一。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全面发展是科学质量观的核心,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教师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温家宝总理指出:“有好的教师,才可能有好的教育。”要创造各种条件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落实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自国家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创造了丰富经验。这些勇于改革的地区和学校,已成为众所瞩目的学习榜样。他们为我们探索了改革之路,也增强了我们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推进素质教育是各级政府部门、各级各类学校以及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推进教育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3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坚持改革、勇于改革、智慧改革,素质教育的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0年12月12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