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区担起均衡大任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1-13 10:18:00 人气:
“5年前,我们学校还是一般的小学,招生困难。现在学校名师多了,质量上去了,家长反过来找我们接收学生。”说起学校这些年的变化,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热闹二小校长林学军喜形于色,“这些都缘于学区的改革。” 5年前,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将辖区33所中小学划分为8个学区,每个学区由一所好学校和几所薄弱学校组成,资源共享,教研一体,教师互动。5年下来,学区内校际之间的差距缩小了,区域教育向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划分8个学区统筹教育资源沈河区是沈阳市的中心城区,虽然早些年就实现了“双高普九”,中小学在硬件配备等各方面基本趋于均衡,但区里不满足这种表面上的均衡。在区委、区政府看来,教育均衡的目标是让学生、教师、家长都满意。如何实现这“三个满意”?区教育局决定把这个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小目标,首先从小学区改革入手,由小及大。 学区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机构。过去,沈河区的学区如同“二级教育局”,管着周边几所学校,所谓的“管”,也只是开开会,开学布置一下工作,期末再去检查一番,责权利模糊,学校怎样发展,教师怎样成长,与学区无关。2006年,沈河区重新划分学区,将教育局直管的33所小学和初中划分为8个学区,每个学区由3至5所学校组成,其中既有优质学校,也有薄弱学校。同时,强化学区的职能,明确其职责和定位。学区内名校的校长担任学区的“区长”,这个“区长”同时还承担着学区均衡发展的责任。 区教育局局长侯德安说,每个学区都承担起均衡发展的责任,区域均衡的目标就可以实现。重新划分后的学区,只有统筹资源的职能,承担均衡发展的责任,而没有行政的职能。 学区的责任明确了,可如果没有好教师,再有名的校长也难改变薄弱学校。为了让教师流向薄弱学校,沈河区出台了几项“硬”措施:名校和薄弱学校教师双向流动,每所学校都有一定的流动比例;教师流动不再是蜻蜓点水式的临时支教,而是彻底改变身份,教师由“学校人”变为“学区人”。 学区“区长”们的新任务校际之间的壁垒打破了,接下来就该“区长”们忙碌了。 张瑾是沈阳市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校长,自从担任了小学中部学区的“区长”后,心里就一直挂着自己辖区内的另外3所学校。“过去只是相邻的学校,他们发展得好坏与自己无关。现在成了一个学区,成了一个手掌上的兄弟姐妹,十指连心呀!于是就把自己实验小学最优秀的教师派到了薄弱学校。”李娜去了热闹二小;杜峰、李想、喻靓靓、胡晓雪被派到了中山路小学;王婷、李佳去了大西一小。3年来,张瑾派出去27名教师,其中,5名是小学高级教师、8名是省级优秀课教师、9名是市级优秀课教师。这些名师可不是临时派去的,而是“人走关系动”,真正成为薄弱校教师中的一员。 实验小学的这些名师就是不一样,他们到新学校后,很快成为薄弱校教学的领军人物。李宁、王婷、杜峰3名英语教师分别担任了自己所在学校的英语组组长,并把实验学校双语特色教学带过来,迅速提升了3所学校的英语教学水平,使中部学区的英语教学质量在小学5大学区中遥遥领先。 大西一小校长夏春丽说:“像王婷这样的名师,过去哪能到我们这样的学校。王婷刚来,我们就让她当英语教研组组长,给她施展才能的舞台。她的课讲得很好,很多家长点名要将孩子送到她的班上。去年,她在全国小学英语教师基本功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和她一起来的张雪琪也非常出色,现在已经是学校的教务主任了。我们的教师也虚心向这些名师学习。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校。” 把掺进奶里的水也变成奶在沈河区,把好教师让给薄弱学校的不仅仅是张瑾,8个学区都是这样做的。优质学校交流走了好教师,同等数量交流进来的却是薄弱学校的教师。有家长为此担忧:“牛奶掺进了水,牛奶会不会因此而被稀释?” 对此,沈阳市七中校长曹淑君说:“关键是要想方设法把掺进来的水也变成优质牛奶,这才是功力。”七中为所有交流进来的教师量身定制了适合教师自身发展需求的、分层次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包括青年教师、骨干教师、首席教师、名教师等几个层次,实行名师帮扶制度,建立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跟踪档案,关注不同层面交流教师的个体发展。现在,交流到七中的30多名教师,有11名担任了班主任。鲍红梅被评为市优秀教师,陈琪、苗丽琴被评为区优秀教师,孙雪、孙晶两名教师所带班级被评为市优秀班级,他们都已经成为七中优秀教师团队中的中坚。 5年来,沈河区有957名教师参与了交流,覆盖区内全部中小学。区里在评优评先和职称晋级等方面对交流教师予以政策倾斜。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不仅带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更带动了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侯德安说,经过几年的扎实推进,学区内学校间教师水平和教育质量的差距逐渐缩小。现在,择校的少了,家长对教育的满意度提高了。 协作体的力量有多大沈河区的学区不是学校间的合并重组,而是彼此协作的共同体。 小学西部学区的4所(二经二、二经三、一经二、北一经)“经”字辈学校,就是在协作中成长起来的。二经二小学校长张岩是这个学区的“区长”。她认为,仅仅派好教师还不够,要把松散的学区建设成为一个资源共享的协作体。由她牵头成立的教研、科研和德育协作体,吸纳了学区内所有教师。 在这个协作体当中,最活跃的是语文教师参与的教研协作体。学区内4所学校的语文教师聚在一起,商量“如何让古板的古诗教学生动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总结出“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的教学思路。之后,教师们分头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应用。教师动起来了,孩子们也动起来了。孩子们问家长、查资料,比教师还忙,以往枯燥乏味的古诗教学课堂顿时活泼起来。协作体因势利导,掀起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热。科研协作体、德育协作体等也都搞了起来,且非常红火。 学区协作体为学校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曾经是薄弱学校的二经三小学,在学区协作体开展的“名师进校园”活动中,迎来了区内100多人次的骨干教师。几年下来,学校成长起一批名师,市区骨干教师由原来的5人增加到18人,学校也被评为沈阳市“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 跨越学区的网络教研一个学区内名校和名师的数量毕竟有限,如何让所有学校共享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沈河区借助网络的优势,实现了跨学区的协作。 沈河教育网上有多个为学区服务的共享平台,沈阳市八十二中的语文教师宋阳把自己写的教案放到网上,请网友点评。 还有在网上带徒弟的。沈阳市七中教师万平在沈河教育网上开设了“名师工作室”,学区内几所学校的6名教师成了她的“徒弟”。白天,她抽空到徒弟们的课堂现场指导,晚上则在网上“工作室”办公,批改“徒弟”们的作业,解疑释题。 不仅仅是教师,学生在网上也开辟了自己的“自留地”。小太阳网上行动、网络作文、学生摄影展示、动漫比赛等别开生面的网络活动,成为学生离不开的第二课堂。 网络也给校长们带来了方便。教育局为了让校长们安心、专心工作,减少了会议,简化了会议的形式,都尽可能在网上开会。过去校长们到教育局开一次会,来回奔波,往往需要半天时间,现在网上开会,10多分钟就能解决问题。 “进步幅度”成评价学校质量标尺沈河区的学区改革就这样悄悄推进着,学校也在悄然变化着。但是,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这些变化,用什么样的指标来评价“教育产出均衡”?侯德安说:“如果评价导向出现偏差,很可能会把学区改革引到追求升学率的老路上去,那显然与均衡的目标相悖。我们主要看学生在你这所学校接受了6年或3年教育后,他成长和提高的幅度有多大。” 基于这样的认识,区教育局组织力量设计了“教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和“学生学业成就评价系统”,其核心是入口和出口的增值评价。新生入学测试基本学业水平,之后,区教研室对每一名学生每年的学业成绩进行跟踪,将相关数据输入系统,判断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的进步。2010年,他们将学生学业成就评价范围扩展到养成习惯、创新能力等多个方面,力求使评价更全面、更科学。 这种以“进步幅度”为主要标准的考核办法,为薄弱学校的师生提供了发展的机会,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受益最大的是学生。过去,沈阳市九十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处在全区下游,教师工作缺乏激情和动力,处于“温水”状态。自从“进步幅度”成为评价标尺后,教师们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赵凯说,和名校比,学校的生源质量一入校就差一大截,你怎么努力也是在后边。以前的考核标准,看重的是升学率,教师再努力,也比不出你有多么优秀。新的评价标准看重的是学生进步的幅度,幅度越大,说明教师的教学水平越高。学生基础差,这恰恰说明他们提升的空间大,也是教师证明自己价值的最好时机。 薄弱学校的师生不甘人后,优质学校的师生怕被别人赶超。出入口增值评价的实施,为学区改革“点燃了一盆冬日的炭火”,将改革引向了均衡的正道。2010年是增值评价体系实施的第四年,全区初中生均综合质量迅速攀升,升入市内名校的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沈阳市九十中在2010年的评价中一举超越了众多名校。校长赵维江激动地说:“这样的评价让我们这棵老树发了新枝,换了新颜。” 沈阳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张振忠说,沈河的8个学区都被评为市里的优秀学区,他们的评价办法值得其他区县借鉴。中央教科所一位学者认为,沈河区推行的学区改革和评价方式改革,探索出了一条教育产出均衡的新路径。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9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