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西湖区义务教育“提级升位”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2-21 9:05:00 人气:
日前,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被评为首批“江西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此前,西湖区在江西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也荣列第一名。这标志着西湖区义务教育“提级升位”,均衡发展向高水平目标迈进。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西湖区跨过抚河,形成“一区双城”的新格局。西湖区委、区政府一直十分重视促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将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之一,在全省较早实现了全区学校硬件设施的基本均衡,基本实现了所有区属学校全面配备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配齐教学仪器设备,安装避雷设施及电子监控系统。 2010年,西湖区经江西省政府批准,作为新城教育园区建设试点县区,今后2至3年,继续完成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新校建设完成后,西湖区教育规模将扩大一倍。至2020年,西湖区规划新增教育网点11个,将有效解决老城区部分学校班额过大,生均占地、生均校舍面积不足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难等问题。 在提高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的同时,西湖区着力实现办学水平的高水平均衡发展。为了提高薄弱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西湖区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聚焦课堂教学,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辐射作用,促进区内教师的专业成长。 西湖区还制定了“名师工作室”管理细则、实施方案、名师考核奖励办法,2010年教师培养计划。围绕教师培养计划,开展了名师专题讲座和课例教研活动。创新教师培养模式,利用呱呱视频社区开辟网络视频课例微格教研,最大限度发挥名师的辐射作用,让更多的教师受益。 针对学校间师资力量的差异,西湖区制定了师资流动均衡配置机制,95位名校管理人员和教师到薄弱学校任职、支教;实施了名师共享制,帮助名师到薄弱学校支教、授徒;构建了联片互动教研模式,扩大了名校资源的辐射力;高水平唱响师训品牌,打造出了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截至目前,全区有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7人,省特级教师、劳动模范、优秀教师15人。 谈起西湖区教育均衡的最新变化和策略,区教育局局长王建国说,西湖区在以往实施强校和弱校捆绑发展策略的基础上又出新招。在原有片区学校实施教研联片互动的基础上,以教育链为单位,推动学校链式发展。强化名校的社会责任,以名校为链头学校、片区内周边学校为链点学校,实施名校孕育新校,构建优质教育链。 王建国举例说:“我们将站前路小学与广南学校、千禧莱茵学校,珠市小学与棉花市小学,松柏小学与干家巷小学、三眼井小学分别组建成3个市级名校链式发展教育共同体。链头学校与链点学校均为独立法人,人、财、物、事分置,校级关系平等,在办学理念、教育资源、课程建设、管理体制、教学研究、师资培训、管理者交流、教师流动等诸方面加强协作,实现优质教育资源良性扩展。” 莱茵学校一年级学生黄音家住千禧小区,他上幼儿园大班时,全家就为他的入学四处奔走。正在全家不知所措之际,接到了莱茵学校的招生通知书。当了解到莱茵学校环境优美,是南昌市名校——站前路小学的联盟学校,两校统一管理后,全家决定将孩子送到莱茵学校上学。现在孩子虽然入学只有短短的几个月,但家长欣喜地发现,以前胆小害羞的孩子回家后会主动向长辈问好,自己能做的事也争着自己做。黄音的爸爸高兴地对记者说:“让孩子在莱茵学校读书,我们一百个放心。” 为了推动区域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西湖区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这是西湖区推进均衡发展的独到之处。他们力求把西湖的教育打造成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充满高尚人生追求和丰富精神生活的教育。 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桃花学校,生源一部分来自桃花镇乡村农家孩子,另一部分是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针对这种生源,学校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座右铭,弘扬“行知精神”,进行了可贵的实践探索。学校成立了全省为数不多的陶行知研究会,校园里有陶行知的塑像、语录、事迹介绍、师生的“五陶”活动记录,相关的宣传橱窗、文化长廊迎面扑来,浓浓的行知文化氛围催人奋进。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月30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