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城乡一体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解放日报 日期:2011-2-21 9:10:00 人气:
——上海积极探索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下)今年初,上海市教委推出新规:在义务教育阶段,凡聘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必须要有在两所学校及以上从教或任职的经历;在提拔校长、评选骨干教师时,也必须要有跨校特别是在郊区和农村学校任教经历。教育界人士认为,这旨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将推动优秀师资从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软流动”。 近几年来,上海积极实施教育“宏观调控”,通过加大投入、财政支付转移、名校在郊区开“分号”、名师流动等方式,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学校,积极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投入:强化政府责任近年来,上海强化政府责任,坚持教育的公益性质,加大政府投入力度,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在上海,教育支出已成为本市公共财政的重点支出。“十一五”期间,上海财政教育经费增长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政府运用市级转移支付和专项拨款等调节机制,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上海市级财政向财政相对困难区县转移支付,支持其发展义务教育,五年来共下达专项资金20亿元。目前,崇明、金山、奉贤等财政相对困难区县的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已超过全市平均拨款水平。上海还对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实施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从2008年开始,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400元和1600元,在全国均名列前茅。 从2010年初起,上海探索在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制度,教师工资全市统一标准,不同区县间、城乡间,教师收入基本均衡。目前,不少郊区已着手制订相关政策,放大绩效工资的杠杆效应,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奉贤区专门设定了副校长、教导主任等中层干部的上限基数,工资分配更多向骨干教师倾斜。未来,将有更多优秀教师自发自愿选择郊区教育,提升郊区教育质量。 硬件配置:突出发展农村教育近年来,上海各区县面临着区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种种挑战,诸如教育人口急剧增长带来的教育供给压力,区域内涵发展过程中的校际差距等问题。为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上海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尤其是郊区农村区县将教育发展摆在城市化进程中的突出位置。上海要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就必须加大优质资源在郊区农村的辐射力度。 上海进一步加快郊区学校建设步伐,2009年至2012年计划投入资金约88.7亿元,开展中小学建设项目272个。2010年,上海启动新一轮郊区学校建设工程,新增的89所学校多数集中在城郊结合部,浦东、闵行、宝山、嘉定四区共有75所,且大部分位于城郊结合部的三林、浦江、颛桥、大场等街镇。 近年来,为配合市政动迁和旧区改造,上海在城郊结合地区建设了一批大型市属配套商品房基地,这些基地规划面积大,入住人口多,社会关注度高。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优质教育资源赴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办分校或对口办学,努力提升郊区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新建公建配套学校的办学起点。在闵行区浦江镇世博家园附近,有荷花池世博幼儿园、黄浦一中心世博小学、向明世博初中等校,彼此仅一墙之隔。居民们开玩笑说,孩子们只需走几步,就能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教育,而且全是顶呱呱的优质资源。 市教委同时加强优质高中教育资源辐射郊区农村。2009年秋,向明中学浦江校区、上海中学临港新城分校等都已成功开办,满足群众对优质高中资源的需求。 优秀师资:输出流动补“短板”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硬件是基础,软件是关键。上海努力缩小城郊和校际差距,积极向郊区农村输出优质师资,甚至在整个区域内实现优质师资大流动,满足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对优秀师资的需求。有的区县将优质师资“请上门”。徐汇区教育局委托上海实验学校联办上实附小(原梅陇三小),派出骨干担任上实附小校长,推行上实办学模式,得到家长普遍认可,出现了从“招不到学生”到“招不了学生”的变化;嘉定请来了沪上四大名校之一的华东师大二附中承办嘉定新城初级中学,华东师大二附中派出一名副校长和一批业务骨干前往新校,提升办学质量。 一些区县探索区域内师资均衡,让优质教育资源在区域内“摇匀”。从2008年起,普陀区组建了若干优秀教师梯队到各校“走教”,优秀教师在多个学校都有一张“办公桌”,并且这样的名师流动不是几所学校小打小闹,而是全区铺开,使得优秀教师不再是学校的独享资源,而成为全区共享的“公共财富”。 杨浦区通过扩容名校、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减小学校间的质量落差。近年来,先后将最受家长青睐的打虎山路一小、杨浦小学、控江二村小学和上理工附小作为龙头,带教一些相对薄弱的学校,组建了4个小学集团。集团内师资结对、课程共享、教研互助,扩大了优质资源“照耀面积”。 从2006年起,上海启动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并每年对全市中小学校(园)长进行专题培训。2008年,上海又实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加强教师的学历培训和非学历培训。如今,上海中小学(含幼儿园)专任教师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0%左右,比2005年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教师综合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升,对优质资源均衡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见《解放日报》2011年2月7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