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从“上海经验”到“世界财富”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2-22 9:01:00 人气:

——从学生PISA夺冠看上海市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编者按:一项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策划实施,旨在考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能力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把首次参测的上海推向了世界基础教育的前台。这项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了上海152所学校5115名15岁在校生。测试结果表明,在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中,在阅读、数学和科学三项指标得分中,上海均名列首位。在全球参照系中找到的自身方位,有力证实了上海近20年来促进均衡、走向优质所取得的积极成效。本报今天刊发长篇通讯,用事实充分反映上海多年来基础教育发展的成功经验。

2010年12月8日至今,因为PISA全球第一的成绩,上海走到了世界的聚光灯下。无论是外媒评论还是成批的教育考察团来沪,都试图求解成绩背后的深层问题:什么原因促使上海高低端学生间的极差较小、为什么上海学校校际差异不大……

一时间,“均衡与质量”这道世界性难题考问着上海。有专家预言:PISA过后,上海的许多传统做法必然成为许多国家的研究焦点,上海的许多改革策略必然成为许多政府的借鉴依据,因此,把“上海经验”提升为“世界财富”,就是一种更大的挑战与使命。

“我们正用‘中国式’智慧与路径破解着均衡发展的时代命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如是说。从市教委基教处负责人到主管全市基础教育的副主任,近30年行政生涯,让尹后庆亲历着均衡发展的全过程。他不无感慨地说:“这是先进理念和广泛共识的长期坚守,这是一代代怀揣理想遵循规律的教育者的接力创造,而今天所取得的成绩让我们在欣慰之余更好地反思,均衡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

硬均衡:确保每个孩子拥有基本均等教育机会

核心经验:超前谋划,确立标准

上海说均衡,绕不开1994年召开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提出“建一流城市,创一流教育”的目标,首次凸显教育发展在上海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功能定位中的重要地位,这给“重中之重”的基础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当年投资两亿元更新230所薄弱中小学,这意味着上海改善办学条件的“硬均衡”思路由零敲碎打转向集中财力、物力实现整体突破,而且设计蓝图“先一步,高一层”——质检跨度:15年,到201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预期效果:确保每一个孩子拥有基本均等的教育机会。

这是上海基础教育历史上可圈可点的一笔:区域规划、社会事业的配套建设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的同步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乡镇设点布局的调整以及居民点的规划与建设进入高潮。市区与郊县的发展态势,从宏观上为重新规划中小学校的设点布局创造了有利时机。“择善而从,我们可以做过去想做而又做不了的事。”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感言,“过去改造市区的弄堂小学、大楼中学,大多采用‘热水瓶换胆’的方法,即土地校舍面积无法扩展,只能在设备、师资、管理上加以改善,结果办学条件仍属三流。现在通过区域重新规划、居民迁移、教育资源合理置换以及公建配套等途径,让学校面貌根本改观。”于是,从“薄弱学校更新工程”揭幕到跨世纪的“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提速,再到21世纪初的“加强初中建设工程”攻坚,每3年为一个工程周期,上海酣畅淋漓地完成了每一所学校的彻底改造。

当历史翻过2010年的最后一页,记者不禁追问:上海何以在15年前就敢于整体改造15年后不落伍的学校呢?尹后庆认为,这其中的关键技术是“确立标准”。“硬均衡”必须有统一的、可测的“标尺”,为此,上海依据人口波动预测、城市发展态势分析,以“坚定不移地用世界先进水平为目标超前谋划;坚定不移地把基础教育作为重大基础性工程优先发展”为原则,建立了全国首创的学校建设标准(简称90标准),要求所有中小学校经过3个3年的努力全部达标。

近年来,上海城市形态布局和人口分布状况再次发生重大变化。9个中心城区中小学生人数目前仅占全市学生数的30%,而因外来务工人员的大量涌入和中心城区动迁导出人群的激增,9个郊区的学生人数比例已高达70%。上海“硬均衡”面临新格局的挑战。

标准,再显“威力”,成为政府勇担责任,应对挑战的重要经验。

从2003年起,上海市郊区县开始推行义务教育经费区县统筹,到2008年全部实现,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义务教育所需投入的统一性与乡镇财政水平差异性的矛盾,确保了财政困难乡镇义务教育事业的发展。从2006年起,市财政对低于全市义务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的区县,按照全市平均拨款标准给予补足;同时每年拨出专项资金,用于远郊区县和财政相对困难区县发展义务教育。这些举措,使得农村和经济困难地区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水平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在此基础上,上海建立健全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2008年,小学和初中生均拨款标准提高到1400元和1600元;2011年再度上调,提高到1600元和1800元。

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快郊区学校建设步伐成为新时期“硬均衡”的关键指标。“十五”期间的74亿元和“十一五”期间的130亿元,均用于郊区学校的基建项目。每年秋季开学,城郊接合街镇都会有百余所学校开办,上海规定所有新增学校,全部按中小学建设新标准(04标准)统一配置,这样很多学校的硬件水平甚至超过了“90标准”配置的中心城区。

为促进郊区学校实现跨越式发展,从2007年起,上海把加强农村中小学信息化环境设施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工程予以落实。市、区两级政府投入近3亿元,按统一标准为郊区农村492所中小学建设信息化环境设施,使多媒体教学网络终端覆盖到农村中小学集中教学和活动的场所。插上信息化“翅膀”的郊区学校在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办学质量方面与中心城区站在了同一基准线上。

“硬均衡”考量的不仅是政府教育投入能力,更是超前谋划、科学布局的眼光。“硬均衡”标准所覆盖的范围实现着一个都不能少,当然包括农民工子弟学校。

突破户籍制度的限制,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政府保障范围,构建涵盖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均等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是上海依法保障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权益,深入促进均衡的基本思路。这其中,标准依然是检验的重要依据。自2008年启动“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来,市教委关闭了200多所不符合办学要求的简易农民工子弟学校,将学生统筹安排到区域内公办学校接受免费义务教育;同时先后把151所原来由社会力量举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收编”为民办管理的“正规军”,市、区两级政府对这些学校给予每校100万元办学设施改造补贴,2008年按每生2000元标准、2009年按每生3000元标准、2010年按每生3300元标准给予成本补贴,弥补了公办学校无法全部容纳农民工子女的缺口。截至目前,上海已实现47万名农民工随迁子女全部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民办小学免费接受义务教育。

记者近日了解到,在“十二五”教育规划中,上海将首次以常住人口而不再以户籍人口作为教育资源的配置基准,这意味着“高标准、高质量地办好每一所学校”正在成为现实。

软均衡: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成为看得见的“福祉”

核心经验:内涵攻坚,机制创新

新学期伊始,上海中小学校呈现出的新气象——

在奉贤区柘林学校、金山区廊下中学、浦东新区三灶学校都出现了“原来招不满,现在坐不下”的生源“回流”现象,这些原本在郊区“垫底”或出现办学困境的学校都被市教委的一个创新机制激活了,那就是委托管理。

在刚刚完成两区合并,在校生数占全市1/5的浦东新区推出力举,区域内17所品牌学校分别结对近50所质量较弱的普通学校,组建办学联合体,并首设专款专用的区域性“均衡经费”确保内涵均衡的有效推进。强化分级管理体制,调动和发挥区县积极性成为“撬动杠杆”。

在地处中部的普陀区,区域内13位特级教师在外校设立“名师工作室”,并从制度上确保其有1/4的工作时间到“工作室”所在的基地学校带教学员,指导教研。对于输出学校,区域则倾斜编制核拨和经费投入来鼓励“孵化”出更多名师。至此,该区优秀教师不再“一校独有”,稀缺资源实现“全区共享”。

“真正让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实惠’,就是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在成长和进步,看到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都优质。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内涵攻坚。”尹后庆告诉记者。

教育机会与办学条件基本保障后,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心不再只是学校规模与受教育者的扩展,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同等受教育权的实现,就是对教育内涵、办学质量的关注。但由于每所学校的文化传统、师资力量、管理水平都不尽相同,致使学校间的教育理念、办学行为、质量保障都有较大差异,因此,“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就是上海从“硬均衡”走向深层内涵“软均衡”的生动体现。

越深入内涵核心,越显现突破难度,因此,实现“软均衡”需要机制创新。

机制创新的第一条经验是捆绑办学,让新建学校拥有100%的名校“血统”。近年来,上海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在外环以外规划和建设了一批郊区新城,同时,配合市政动迁和旧区改造,又在城郊接合部建设了一批大型居住社区。满足入住群众的教育需求,建新校是一种最直接、最简单的办法,但零起点建新校即便是完全达标也并不一定适应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因此,市教委组织中心城区选派品牌学校赴新城和大型居住社区实施捆绑办学。这些品牌学校与新建学校实行师资统一调配、课程统一管理、考核统一实施,促成新建学校高水平起步。

第一个“吃螃蟹”的学校是卢湾区向明高级中学。两年实践让校长芮仁杰总结出“政府推动、理念引领、倒逼校长”的十二字感悟。向明中学浦江校区坐落在闵行区,却是100%的卢湾“血统”,师资队伍全部来自卢湾向明品牌。两个校区办学拥有统一的“度量衡”:培养目标统一、教学要求统一、学科标准统一、课程设置统一、训练体系统一、测评手段统一。同时由各备课组长安排,两个校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资源实施特色项目。由于“软件一体,捆绑办学”,芮仁杰的神经绷得更紧了,“办好两所学校都是自己的分内事,一点松懈不得”。

随着荷花池幼儿园、黄浦区中心小学和向明中学等一批品牌学校入驻浦江镇,原本空置的大型居住社区人气十足,居民们开玩笑说,孩子们只需走几步,就能享受从幼儿园到高中“一条龙”教育,而且全是顶呱呱的优质资源。

在尹后庆看来,“捆绑办学”实现的是双赢,既让郊区新城拥有高起点的优质学校,让老百姓住得安稳;又是一种触发优质学校继续前行的调动机制,这是拥有好生源好师资的传统名校理应承担的时代责任。

机制创新的第二条经验是委托管理,通过“血型配对”再生“造血系统”。

整洁的教学楼、一流的硬件设施,却留不住学生——2005年,浦东新区的三灶学校一下子流失生源100多人。可是两年后,不仅学生“回流”,还吸引了周边更多学生慕名而来。三灶学校的变化源于上海市教委推出的“委托管理”机制,缘于闸北八中特级校长刘京海领衔的改革“试水”。

由市教委出资购买专业化服务,委托优质学校或教育中介机构管理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校,在其“体内”植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学校文化,使其迅速提升办学水平和教学效率,这是“托管”的基本构思。这一创新机制成形的诱因最初产生于两大“难题”:一是硬件均衡后,城乡间办学理念、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尤为突出;二是在现行属地化管理体制下,学校人财物等资源难以实现跨区域流动,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实现价值最大化。

2005年,浦东新区尝试政府“埋单”,委托由刘京海“挂帅”的成功教育管理咨询中心“托管”一所农村薄弱初中。3年中,该机构通过“团队契约式支教”的方式输出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师资队伍,使这所农村初中的教育质量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如今,刘京海已经成功“托管”了10所农村学校。面对优质资源是否会被稀释的疑问,刘京海说,制约农村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教育教学管理的粗放性,观念、文化和管理上的粗放与教育现代化所要求的规范精细相去甚远。要让农村学校教育管理规范起来,单靠优秀教师的个体流动是无法解决根本问题的,因此由优质教育资源“整体进驻”,将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直接“植入”学校“土壤”,是农村学校在短时间里走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

托管与被托管方先进行“血型配对”,然后“输血”,最终使被托管方再生自身“造血系统”,这就是“委托管理”的价值。刘京海说,5年托管经历一再印证,农村学校的质量提升一定会经历“模仿后规范,规范后创造性借鉴,借鉴后走向特色”三个阶段,在此过程中,托管方教师因为有了检验、提炼、辐射、改良教学经验的过程,因此自身的专业成长也非常迅速。

突破上海城郊教育资源的壁垒和制约,上海“委托管理”模式已从2007年启动时的20所郊区学校扩大至2009年的43所。

机制创新的第三条经验是柔性流动,锻造师资“内功”的“造血干细胞”。

实现“软均衡”要靠“硬功夫”,这功夫之核心就是教师队伍。在上海最初试点“刚性流动”政策时,甚至出现过老百姓因为盯着几个好教师而让自己的孩子转学的案例,这充分说明老百姓“用脚投票”的标准就是师资实力。为了缩小城郊和校际差距,积极向郊区农村输出优质师资,上海创造“柔性流动”的新机制,采集和培植出越来越多的“造血干细胞”。

“十一五”期间,上海全面启动提升各郊区县的师资水平项目,有力促进了城郊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程度。面向10个郊区的新农村教师培训项目,采取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探索方式,由高校按照郊区培训工作需方要求,开发了25个学科的304门文本课程和229门网络课程,并组织需方专家审核并实施,项目历时3年,共培养了郊区县教师2万多名,基本实现郊区师资培养全覆盖。

与此同时,上海还统筹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服务。如特级教师讲师团“农村教师培训者培训”计划、农村优秀青年教师0至5年和5至10年教龄的分段培养计划,以及农民工子弟学校教师培训计划等,基本上解决了郊区县高低端教师人才培养以及储备问题。

近年来,上海建立城郊区县教育对口合作交流机制,探索开展教师培训学分互认制度、名师聘任流动共享制度等,促进城郊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行了赴农村任教职称评聘优先优惠政策、郊区农村教师津贴和奖励政策、鼓励和吸引优秀教师和优秀大学毕业生赴农村任教。为提升郊区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上海还实施郊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项目,利用全市优质教师教育资源为农村教师量身定制了高中、初中、小学和学前等四个学段的培训课程,对郊区教师全面开展专业发展培训。

更优质的均衡:让每一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

核心经验:聚焦课程,专业引领

今年新春开学第一天,沪上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公办小学——虹口区柳营路小学。学校开学典礼别开生面,回乡过年的孩子们用充满“乡味”的方言和特产介绍了自己家乡的变化,这让老师们收获不小。

因为所处社区外来人口密集,从2004年起,柳营路小学开始全面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当老师们发现全班学生交来的作业本,有的油渍斑斑,有的残缺不全,有的沾着烂水果的浆汁,就主动提出“放学后为学生保留一张书桌”,为他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老师们分析了孩子不同口音所带来的英语发音差异,并有针对性地一一矫正;老师们集体观察孩子受环境影响形成的不良习惯,细分出81种“天天好习惯”,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孩子成为文明的城市公民。

像柳营路小学这样单以分数论籍籍无名,却在努力追寻教育真谛,将教学做得更精细的一批学校,眼下正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上海已不再是一把尺子评判所有学校,而是认可差异,让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并通过发展性督导建立多把尺子衡量学校的成长性评估体系,从而让“好学校”丰富多样。

“办好每一所学校,体现机会公平;教好每一个学生,体现育人为本。”尹后庆说。上海基础教育正在追求更加优质的均衡新境界,这些学校从研究学生出发,关注学生作为生命体的精神成长;这些学校回归教育本原,把育人放在首位,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试想,10年、20年之后,当这些孩子融入城市,为人父母,幸福生活的时候,他们不会忘记学校从改变习惯开始改变着他们的人生,这就是教育的力量。

“柳营路现象”能让人读出许多意蕴,华东师大终身教授陈玉琨告诉记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首先必须遵循平等原则,即保证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其次要考虑差异原则,让不同的教育资源可以照顾到个性需求差别的每个人;再其次是补偿原则,给予处境不利、有特殊需要的群体以补偿。从这个意义上看,上海更优质的均衡其实质就在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和发展。

每学期,徐汇区启新小学的每个教研组都要上交一份“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教师针对整个学期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根据学生认知特点重新编排知识点讲授顺序,例题和练习要不要更换,每一单元包含哪些德育内容,都在规划之中。

校长严一鸣告诉记者,前几年,学校也曾一度面临困境——生源质量下降,老师们上课大多拿着教参照本宣科。一场全校性的“教改志愿行动”从数学率先开始。有着20多年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的严一鸣,带着老师们从各个渠道搜集全国各版本教材,汲取各家之长,针对本校学生学习的难点,重新整合知识点,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变化,折射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深入研究,反映出什么才是一堂真正有效的课。

瞿溪路小学是中心城区的一所公办小学,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沪籍子女同在一个课堂出现的较大落差让老师们抱怨连连。一年级有六成学生只认识不到80个汉字,其中10多人认不全20个常用字,相比上海本地学生,几乎可称“零起点”。校长孙鸣军给大家鼓劲:“生源不理想是客观现状,但换个角度却可以成为探索教学变革的契机。”

于是,根据学生现状,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老师们“量身定做”设计教学,将知识点的学习、好习惯的养成和能力培养系统地组合起来,严格按照课程计划,不轻易拔高教学目标,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一节节课落实、一个个阶段推进。老师们认准一条:“教,就必须教扎实。”

经过4年多的努力,这项从语文开始的改革影响了每一门学科,已升入五年级的这批学生因为有了良好的学习状态和习惯,不仅在语文学科上迅速提升,而且各科学习成绩都令人满意。改革让教师们信心倍增,并且领悟到“不要因为孩子会输在起跑线上而抢跑,只要认准教育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孩子掌握会学习的本领,那他们的未来就有可持续的发展动力”。

“这就是上海从2007年开始提倡的‘提升学校课程领导力’的用意所在,用课程办好一所学校,用课程关照每个学生成长。”尹后庆欣慰地告诉记者,进入内涵发展“深水区”的上海基础教育,人财物已不可同日而语,此时我们更加关注人的自身价值实现,既需要打好知识基础,更需要丰富精神生活,充实人生经历,培养社会能力,因此,坚持22年之久的课程改革让“以人为本”的课程功能日益显现,在统一性中需要呈现多样化,而这种多样化的决策权就在于学校和校长。动员所有课程实施者,在共同的愿景下,从本校学生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进行教育教学,这就是上海追求更优质均衡的时代要义。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从传统教育方式到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发展;从“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到“创造适合于学生的教育”;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到发挥个体主动性创造性,上海更优质的均衡追求不再依靠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一句响亮的口号或动人的举措来实现,而是要从教育的终端观察和思考:今天,我们该怎样培养学生?因此,上海一方面要求教育系统必须按行政规定的基本规范和统一要求令行禁止,另一方面更倡导区县和学校围绕人的发展生成与创造出更鲜活的实践经验。这就需要政府和学校层面共同的“专业引领”。

为此,上海各个区县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教育所面临的不同矛盾和不同的发展环境,进行因地制宜的创新。市教委则从2009年起每学期搭建平台,让区域展示成果,创造特色。在这样的机制导向下,才有了精彩纷呈的区域行动:黄浦区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长宁区的“关注学生学业质量、生活幸福和身心健康三项指数”;普陀区的“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静安区的“丰富学生N项学习经历”等。

时代的变迁传递出一种趋势,教育正在从封闭走向开放。于是,一所这样的学校跃入了记者的眼帘:2004年,上海实验学校东校开始创办。这所全新的九年一贯制学校经受了6年“最挑剔的洗礼”,因其实质性推行家校合作而成为社区里最令百姓满意的优质学校。家委会直选、学校事务协商,让家长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所有现代学校制度的要素都在这所学校显现出来。午餐质量听证、校园意外伤害事故处理、教学质量投诉,甚至加收10元钱的学生活动费,都经过家委会的民主评议,协商产生共识。

“这所学校的做法有其特殊的价值。”尹后庆分析说,传统的封闭的教育,仅仅是层层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而忽略了学生作为鲜活的生命真实地存在于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内在需要。开门办学,让家长参与、让社会关心,这样的学校就不会成为“孤岛”,教育就会逐渐摆脱封闭。从这个意义上说,义务教育更优质的均衡,定会更加自觉地参与到整个社会文化不断趋向开放和谐的进步中去。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2月18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