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多元化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
上海市闸北八中校长,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上海市成功教育研究所所长 刘京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任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中国义务教育的核心努力目标。一直以来,我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很多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均衡化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要求教育要更好地公平惠及所有学生,关心所有学生的健康成长,最终要解决的是让每个孩子都走向成功的问题。成功教育“三个相信”的基本教育理念,也是要解决“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来的基础上获得多方面成功”的问题。
关于教育的均衡化,现在国际上有过程和结果两个方面的标准。从我们的现状来看,关键是过程的均衡化。目前也有很多有益的探索,如师资流动、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等。硬件的均衡化是可以很快实现的,而教育内涵的均衡化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宏观角度讲,政府是解决一个地区的均衡化,而校长则是要解决本校教育的均衡化问题。作为校长,我认为首先要明确教育均衡化的目标到底是什么。我的观点是,目前我们只用文化质量高低这唯一标准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质量,结果一个区、一个市只可能有一所“最好的学校”,而实际上每个学生个体的学习需要不同,禀赋特长迥异,面对这样的教育对象,教育均衡化的前提就必须是要有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N个标准,就会有N个好学生,就会有N所好学校。如果学生个体成长的评价标准依然是同质划一的,义务教育均衡化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用多元化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应该是一个根本命题。
那么,多元化的N个标准怎么才能够成为学校和学生追求的标准呢?一定要把多元的标准转化成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标准,转化成为招生的标准。用同样的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学生的失败必然大幅度增加。目前为什么所有的学校都是一样的,因为招生的标准是一样的。高一级学校招生的同质化标准必然带来考试的同质化,必然带来教学的同质化,也必然带来整个教育的同质化局面。教育不是不要分数,关键是不能只用分数来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笔者认为,要把多元化的标准转化为评价学生和学校的标准,可以尝试两种做法,就是基础性、通过性考试,再加上兴趣特长的分等级考试。这种思路以前也曾提及过,关键是作为多元评价标准怎么真正地落实。我们的课程标准一定要降下来,教学难度一定要降下来。把课程标准搞成高标准、高难度,一味拼命拔高其实是不对的,这和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时间是个常量,如果不能大幅度降低知识总量与难度,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就会失去足够的时空保证。因此,课程教材改革也必须多元化,基础标准达到就行,多留点时空给学生多元发展。
无论高考、中考招生都应该综合起来考虑。北大、清华等这些研究型大学,当然要招收研究型的学生,但我们没有理由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其他不同类型和级别的学校也招研究型的学生。应用型、技术型的二本学校,包括高职院校则可以在学生的其他方面提高要求,搞成“文化+X”型的考试。招生选拔应该尽快建立多元标准,这样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校,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拥有美好的未来。
我们一直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却一直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兴趣爱好,不能真正地帮助每一个学生发展特长、开发潜能,不能创造有利于他们全面和个性发展的学习成长环境。学生不堪课业负担之重,因为很多东西不仅无用而且无趣,学生的负担首先是心理上的。我们只有腾出多一点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实践、探索喜欢的东西,创造条件让他们发展兴趣特长,教育才可能回归其生动而感人的本真局面。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只有多元化才能真正有效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化。
联系到近一个时期,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师资流动问题。实行师资交流对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加快薄弱学校改造,无疑起到了积极推进作用。但如果对学生和学校、对教育的一元评价标准没有突破性改变,师资交流这一措施最终只能导致区域内单纯的分数竞争愈加剧烈,学生的课业负担愈加沉重。这决不是义务教育真正的均衡化,也决不是《纲要》精神本质之所在。
(文见《上海教育》半月刊2010年第11B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