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减负,需要家长再加把劲儿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3-15 8:50:00 人气:

——政协委员“把脉”家庭教育焦点问题

嘉宾委员

郗杰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

孙惠玲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

汤素兰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

最近,美国华裔教授蔡美儿的新书《虎妈战歌》,引发了一场关于家庭教育的大讨论。对孩子的分数该看重还是淡定?教育孩子该严格还是宽松?“虎妈”是不是中国家长的样本?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两位持不同观点的家长,同时采访了几位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给家长支招。

【焦点一】

对孩子分数该看重还是淡定

孙女士:我女儿今年上高二,会一手好书法,还是班里的文艺骨干。可是,她的学习成绩仅仅是班级中等。随着孩子升入高年级,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成绩那么好,我开始后悔以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忽视。

杨先生:我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没报任何辅导班,很多人认为我是一个傻子。其实,我觉得有太多比分数重要的东西,比如,孩子是不是有教养、有好习惯、有毅力,这才是成才的根本。如果一个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就算在学习上不拔尖,也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家长没必要让分数搞得自己和孩子敏感又脆弱。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郗杰英:当我看到很多孩子节假日都没有休息时间,忙着补课、上特长班,就觉得很揪心。现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不小,过重的课业负担与极端的家庭教育结合,孩子更不堪重负。推行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事情,学校应该坚定不移地减负,而家长应该还孩子童年生活。

我相信每个家长都是爱孩子的,为了孩子的成长愿意投入包括时间、精力、金钱在内的大量资源。但现在很多家长陷入了一个悖论:很多时候,资源投入得越多,不仅没有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反而害了孩子。比如为了孩子升名校、拿高分,很多家长特别看重孩子的分数,结果十几岁的孩子不会与人交往,不知道干家务活,身体素质也很差。家长要警惕,不要以爱的名义形成挤压孩子的合力。我认为,家长还是要按规律办事,冷静客观地看待孩子成长。

为何家长如此看重孩子的分数,归根结底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我认为,应加大力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保障孩子平等接受教育。

【焦点二】

教育孩子该严格还是宽松

孙女士:我曾经是一个很“民主”的妈妈,孩子上小学二年级时,为她报了扬琴班。慢慢地,女儿不喜欢学了,于是,我同意女儿放弃学习扬琴。我一直都觉得这个选择没有错,直到女儿有一天跟我说:“妈,就怪你,当时要是你‘逼’着我学扬琴,我现在就能进学校的艺术团了。”因为这句话,我思考了很多,也许,牺牲短暂的童年快乐,换取孩子未来的幸福,是值得的。我觉得蔡美儿有句话说到了我心坎里:“我相信我的孩子最终会理解我。”

杨先生:我不同意家长为孩子决定一切的做法。不尊重孩子意愿、强迫式的教育方法不可能让孩子成才,那些因此成才的孩子也只是偶然。我不去设计孩子的未来,只想做他梦想的支持者。当很多孩子都在上各种乐器班的时候,我尊重孩子的意见,让他自由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现在,我儿子在演讲方面十分突出,在我们市小有名气。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这几年来,中国很多家长开始反思,对孩子不要那么苛刻,要理解、尊重孩子的选择。但是这么做以后出了不少问题,他们发现孩子成长得并不理想,有些甚至成为“问题少年”。有人说,尊重孩子错了,对孩子就是要管教。我认为,尊重孩子与严格要求并不对立,严格要求并不是专制,要建立在尊重的基础上;同时,尊重孩子也不意味着一味放纵和溺爱。科学的家庭教育是既给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关爱,又伴以严格的要求,甚至是必要的批评和惩戒。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家庭教育“宽”与“严”的度如何把握,什么情况下宽,什么情况下严。我以为,对孩子道德品质的塑造、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严,要多给孩子讲做人的道理,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社会,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会让孩子终身受益。而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要宽。苛求孩子的学业,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严格要求。每个孩子天赋不一、潜能不同,社会各个行业也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家长可以望子成龙,但不要期待孩子都成为一个标准化的“龙”。

【焦点三】

“虎妈”是不是中国家长样本

孙女士:尽管我心中有着关于让孩子快乐成长的种种想象,但我仍然选择做一个严格的妈妈。现实很残酷,我不敢赌。

杨先生:如果“虎妈”来到中国,她会找到成千上万的“战友”,但中国和美国的国情不同,中国像“虎妈”的父母太多了。如果“虎妈”是中国家长的榜样,那中国教育改革岂不是走了回头路。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汤素兰:家庭教育是最个性的教育,因为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每个家庭的情况也不同。比如,蔡美儿是大学教授,她在严厉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能真正帮助孩子,这跟大多数中国普通父母是不同的。中国普通父母对孩子严格要求,往往只看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在学校是不是优等生,至于如何引导孩子达到优秀,他们并没有科学的方法,也很少思考。他们只会要求孩子勤奋、努力,而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与帮助。

有人认为,在教育孩子方面,东方父母比西方父母更成功,我并不这样看。西方家庭更尊重孩子,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平等,孩子的身心也更自由。这样,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更多的快乐,孩子的才能和天赋、创造力也更能发挥出来。事实上,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的孩子比我们的孩子更有个性,也更有创造力。

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是东西方结合,取长补短。最理想的家庭教育是父母成为孩子的朋友、生命的教练和成长路上的“拉拉队员”。这就意味着父母既要尊重孩子,也要引领孩子朝着美好的目标迈进。要成为这样的父母,父母首先要懂得孩子,懂得教育。因此,父母自身的素质很重要。

【会外声音】

只能引导孩子,不能强制孩子。一个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否则,赶鸭子上架,最终到出现瓶颈时,就会因为没有动力止步不前。

——家长张女士

我做不到“虎妈”那样的坚持,但我觉得只有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坚持,才能成就卓越。

——家长李女士

不能一味宽容,也不能一味纵容,但这个度的把握是很难掌握的,这正是教育的难点所在。

——网友香山枫叶

【会外专家观点】

当下,一些家长过于看重分数,对孩子的管教过于严格,导致孩子的心理问题频发,人格不够健全;一些家长则过分溺爱与保护孩子,使孩子变得无情而无能。

在我看来,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明确培养孩子的目的,搞清楚自己要的是孩子的分数,还是孩子的身心健康。第二,不能急功近利,要关注孩子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三,在尊重孩子意愿、给予孩子一定自由度的同时,要让孩子理解家庭、学校、社会中的规矩,学会当规矩与自己的意愿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面对。第四,既要在孩子取得成绩与进步时及时表扬,也要在看到孩子的错误和问题时适当惩戒,这种惩戒不能以打骂为手段,而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承担后果。总之,家庭教育一定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孩子的成长规律,家长应该努力了解自己的孩子,关注孩子的成长,根据孩子的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知心姐姐”卢勤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5日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