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 让城乡同享高质量义务教育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4-11 15:58:00 人气:
【厅长访谈】六个着力促均衡——访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克服了不少困难,破解了很多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下一步,重庆将采取哪些新举措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日前,记者采访了重庆市教委主任周旭。 记者:作为全国第一个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重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周旭:按照市政府规划,我市将用5年左右的时间,健全义务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具体分两步走:第一步,到2012年底,全市40个区县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其中20个区县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第二步,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区县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并通过市人民政府认定,命名一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县。 记者:重庆市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国情的缩影,重庆的发展在全国具有样本意义。重庆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有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周旭:为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我们将切实做到“六个着力”:一是着力提高经费保障水平。保持财政教育投入占GDP4%并逐年增长,争取财政预算内生均教育经费高于西部省市平均水平。二是着力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统一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统一配置教育教学装备。“十二五”末,力争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达到85%以上。三是着力健全就学保障机制。加快新建115所中小学,着力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和300万转户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扎实推进留守儿童“六大行动计划”,继续推进农村寄宿学校建设,培养照顾好130万留守儿童。四是着力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每年为农村学校招聘国家和市级特设岗位教师1000人以上。每年落实专项经费,用于教师全员培训,促进义务教育教师专业成长。五是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坚持育人为本,强化内涵发展。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六是着力强化统筹管理机制。进一步落实政府责任,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列入区县政府和主要负责人的考核指标。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和激励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制度化、科学化。 记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需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的教育实践过程,您认为怎样才能科学有效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周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认为要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处理好均衡与优质的关系,不搞削峰填谷,而是扬峰填谷,不能因为强调均衡,而忽视优质发展。我们既要改善义务教育学校基本的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差距,又要全面提高义务教育办学水平和质量,让人民群众“有好学上”。二是处理好软件与硬件的关系,要始终把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决不搞简单的办学硬件条件的均衡发展,而是注重学校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三是处理好近期发展与长远谋划的关系,既要因地制宜地解决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现实困难和各种矛盾,又要兼顾教育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定位,着眼于把重庆建成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地区教育中心,努力推进城乡义务教育的一体化,推动义务教育的高质量、高水平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现代化打下厚实的基础。 【先进区县巡礼】綦江县推进课程改革留住了学生展开地图,山城人喜欢把重庆的形状比作一只正欲腾飞的凤凰——辖区内40个区县巧妙相连,市中心是“凤头”,城市经济区是“一圈”,展翅欲飞的是渝东北和渝东南“两翼”。虽然綦江地处重庆“一小时经济圈”内,但作为山区农业县,该县城乡二元结构依然突出,近90%的学生就读于村镇中小学。 近年来,綦江以区域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着力点,在农村课程改革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他们借鉴其他地区的课改成功经验,对课堂教学进行本土化改造,总结出“多学少教、不教而教”、“生活化、活动化课堂”等10多种提高教学质量的模式,实行“以入口定出口”、“从起点看变化”的教育质量增量评估,整体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经过几年的课改努力,綦江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率由近3个百分点降到0.2个百分点,城乡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由课改前相差近40个百分点缩小到10个百分点;全县42所农村薄弱学校中,已有30所获得过县教委督导评估一等奖。 在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中,像綦江这样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区县还有南岸区、沙坪坝区、北碚区等,同样亮点频现。“均衡教育绝不是‘削峰填谷’,绝不是让好的学校削弱自身实力去填补薄弱学校。”南岸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均衡发展是不断地建峰垫谷,让山峰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山谷也越来越高。 万州区 政策倾斜做强农村校薄弱校万州区是重庆“一圈两翼”格局中的重要增长极,是渝东北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是和谐稳定新库区的示范区。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中,万州坚持“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的理念,基本形成了该区学校之间、城乡之间、层级之间的均衡和可持续发展,并探索出“突出优先公平,创新领导协调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创新投入保障机制;倾斜农村与薄弱,创新均衡发展机制;关爱特殊群体,保障全体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地方经验。 万州区凤山村小是一所地理位置高、教师年龄高、信息闭塞程度高的“三高”学校。但自从学校安装了现代远程教育设施后,师生们的生活和学习习惯被极大地改变了。该校教师谭千美告诉记者:“我以前一人包一个班,整天教孩子们语文、数学,枯燥无味,上课也是地方语言。现在好了,有了远程教育这个老师,帮我们纠正发音,让大家说流利的普通话, 还可以带领我们学习大城市的优秀教师上课。这样一来,孩子们学习更有劲了。” 万州还不断完善义务教育资助体系,实施“中小学营养促进工程”,创新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机制,更加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资助政策实施以来,该区有29万余人次接受资助近5.38亿元;11934名进城农民工子女就读城区中小学;救助农村留守儿童56786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2011年还将再建100个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 黔江县 53所学校分成14个帮扶集团渝东南地处武陵山区腹地,包括黔江和石柱、彭水、酉阳、秀山4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重庆苗族和土家族传统聚居地。说起过去,很多当地百姓用一话来形容:“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长期以来,受地理、交通等条件的制约,这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义务教育发展极不均衡。 据黔江县教委负责人介绍,2009年以来,该区在市里的支持下,通过实施“集团办学”,使农村教育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城乡教育差距明显缩小,显著提升了师资水平、育人质量、科研能力、管理水平和办学特色。 该县确立了“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共发展”的基本思路,将全区53所中小学分成14个帮扶集团,通过“五个帮扶”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2010年,该区义务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安排了6774万元专项资金,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建设。27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12片塑胶运动场建设,并启动民族中学创市级重点中学和新建正阳中学建设项目。2011年,黔江将深化实施“集团办学”模式,基本形成区级领导、区级部门、区内企业和城乡学校共同参与、互动帮扶、捆绑考核的“大集团”办学模式。 如今,重庆教育系统的教职员工正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重庆犹如一座百花齐放的大花园,一个个亮点纷呈的区县在春意盎然的时节正焕发出熠熠夺目的光彩。 【进展与规划】创造“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均衡发展成城乡统筹突破口重庆市是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的重要突破口,创新体制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创造了“中国教育的重庆现象”。 城乡教育发展差距显著缩小 直辖以来,尤其是“十一五”期间,重庆市委、市政府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推进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和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致力于缩小城乡教育发展差距,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普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006年,重庆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了“普九”全覆盖;2010年,初中学生升入高中阶段比例达9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坚持教育改革创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是在“十一五”期间偿还了“普九”全部债务近28亿元,成为全国第一个用财政性资金偿还“普九”欠债的省市。二是全面消除了中小学危房,60%的中小学校舍实现标准化建设。三是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2080所。四是通过公开招聘考试,按照90%的录取率择优录取了8941名公办教师,在全国率先解决了农村代课教师问题。五是通过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校舍维修改造补助标准等,提高义务教育保障水平。六是在全国率先落实并兑现义务教育教师的绩效工资。七是投入专项资金使60%的中小学达到了国家标准化要求。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实现教育财政性投入占GDP4%的目标。其中,70%的新增教育经费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倾斜,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提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后,重庆市于2007年及时将义务教育工作的重点由“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坚持“整体规划,分类推进”、“以点带面,典型示范”、“以城促乡,城乡互动”、“兼顾公平,关注弱势”等四大策略,实施五项举措,务实求解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方程式。 教育经费投入与效益并重。在建立城乡一体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基础上,各区县成立教育经费结算中心,学校经费实行“统一预算、集中结算”,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办学条件软件与硬件并重。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突破点放在标准化建设上,加快改善城乡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在软件建设上,加强学校内涵发展,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师资队伍提质与增量并重。过去4年中,全市累计公开招聘了6200名特岗教师,同时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和英语、体育等学科的教师培训。 学校管理继承与创新并重。探索出了管理体制一体化、学校建制一体化、对口帮扶一体化等新型办学模式。 教育质量优质与特色并重。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培育、推广了一批本土经验,让课改惠及每一个学生,逐步形成了义务教育“校校有特色,生生有特长”的局面。 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现代化按照重庆市委、市政府“把重庆市建设成为西部地区教育高地和长江上游教育中心”的战略部署,全市将分三个阶段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一阶段,到2012年底,全市40个区县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其中20个区县实现区(县)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第二阶段,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区县义务教育学校在办学条件、师资水平、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等方面实现基本均衡,并通过市人民政府认定,命名一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区县。 第三阶段,到2020年,全面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和现代化。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3月30日第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