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山东 推进素质教育 实现优质均衡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5-3 16:28:00 人气:

亮点1 素质教育劲风吹拂

2007年以来,我省以“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为目标,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促进中小学教育转向依法治教、尊重规律、依靠科学、改革创新的轨道上来。

坚持以规范办学为基本前提。以省为单位整体推进素质教育,所有学校统一规范办学行为,统一给学生、教师减负,有效地打消了不同地方、学校和家长的顾虑。同时,紧抓落实环节,建立督查问责制度,通过在省、市、县三级教育行政部门设立违规办学举报电话、信箱,建立违规办学网上挂牌督办制度,综合采取专项督查、暗访抽查、来函来电随查等形式,严查各种违规办学行为,对违规学校和出现多次严重违规办学行为的地方,给予严肃处理。

坚持以课程改革为核心。重点抓好课程开齐开全工作,将课程开设情况与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县(市、区)、省级规范化学校评选挂钩,课程开设不符合规定的将予一票否决。每年定期开展中小学课程实施水平评估,评估情况纳入省政府对各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估结果。

坚持以考试评价改革为引领。在构建考试评价机制的过程中,特别注重考核评价的科学性、综合性和全面性,充分发挥考试评价对素质教育的正面导向作用。

坚持以教育督导为重要保障。突出素质教育在督导中的权重,提高素质教育在政府教育督导中的分值。2008年,我省首次开展了素质教育专项督导评估;2009年、2010年,又开展了办学条件专项督导,把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推动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与水平。2011年起,实施《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2011-2015)》,通过建立规范办学长效机制、深化课程改革、加快高考改革、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强教育家办学、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等,继续全面深化素质教育。

亮点2 三大工程强师强校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教师队伍的差距,决定着教育质量的差距。2007年以来,我省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主题,按照“倾斜农村、强化骨干、着眼全员”的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和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三大工程,初步形成骨干教师培训以集中培训模式为主、个性化培训以校本研修模式为主、全员培训以远程研修模式为主、财政项目重点倾斜农村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

一是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2007年以来,省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专项经费,已培训全省农村小学骨干教师8162名、农村初中教师65146名,广大教师对培训总体满意率高达99%以上。

二是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建设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队伍。2004年以来,该工程以5年为一个培养周期,培养周期内省财政为每人提供5万元专项培训经费。同时,所有名师和名校长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开设名师工作室,并带动8名-10名骨干中青年教师组成工作群组,在更大的范围内、在更深的层次上发挥名师人选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是实施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2007年以来,我省利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连续3年对全省10万高中教师进行全员远程研修;2009年至2011年,将完成对全省初中教师的全员远程研修;在2010年试点的基础上,2011年起将组织全省小学教师开展全员远程研修。全员远程研修已成为深受我省广大教师欢迎的全员参与、资源共享的专业发展模式。

亮点3 督导问责保驾护航

近年来,为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我省密集地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即“热水、热饭、取暖和改厕”工程)、初中学校探究实验室建设试点工程等,这些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

2008年,我省出台《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为各级政府在县域内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供了基本标准。

从今年起,我省正式启动“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具体抓好7项重点工程:普通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普通中小学场地与校舍标准化建设工程、普通中小学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普通中小学图书配备工程、普通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工程、普通中小学体育卫生艺术设施设备配备工程、普通高中探究实验室、通用技术实验室及普通中小学技术教室(综合实践活动室)建设工程等。通过深入实施以上工程,到2015年全省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任务。

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将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政绩“一票否决”的指标,重点考核各级政府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率、中小学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情况、规范办学情况等指标。

对学校办学建立省政府评估验收机制。从2012年起,将分期分批逐县验收各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厅长访谈】

将教育事业纳入科学发展新轨道

——访山东省教育厅厅长齐涛

记者:近日,山东省政府与教育部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请介绍一下山东省的具体规划?

齐涛:按照省委、省政府颁布的《山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我省确定:到2015年,率先在县(市、区)域内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经济发达地区实现市域内均衡发展。依据这个发展目标,我们拟定了全省140个县(市、区)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进度规划。

具体设想是,到2012年年底,全省大约一半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到2015年年底所有的县(市、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并通过省级人民政府认定。

记者: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请问山东在这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

齐涛:改善中小学学校办学条件是一项持久、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山东的主要做法是,以实施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为统领,分类推进,分项实施,尽快缩小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差距。

近年来,我省为了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先后密集地实施了农村中小学课桌凳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学仪器设备配套工程、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初中学校探究实验室建设试点工程等,这些惠民工程的深入实施,极大地改善了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从今年起,我们将正式启动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

记者:教育部有关文件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山东省在这方面是怎样做的?

齐涛:提高中小学教育质量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学校硬件条件,只要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就会在短期内见到成效。

提高教育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改善办学条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改善教育教学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快教育理念和体制机制的转变,这是比较困难的。2007年起,我省以“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为目标,加快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实施山东省“素质教育推进计划”。主要任务是:建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长效监管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完善教育行政问责制度,等等。

二是全面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实施“齐鲁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中小学万名骨干教师培训工程”、“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研修工程”三大工程。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到2015年建设20个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省级教师教育基地,建设100个左右县级教师教育基地。

三是树立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将我省教育事业纳入科学发展新轨道。研究制定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的评价办法,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对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一票否决”的指标,把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和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纳入对市、县(市、区)两级人民政府考核的重要内容。重点考核市、县(市、区)两级政府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生均拨款标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率、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教师资源均衡配置、规范办学行为等指标。

【进展与规划】

统一城乡标准力促全省均衡

山东省教育厅

推进均衡发展、促进公平是义务教育的应有之意,是实施义务教育的必然要求。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后,山东省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事关民生和社会公平的战略性任务,在创设制度环境、改善办学条件、均衡教师配置、规范办学行为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

科学决策打造均衡制度

研究和制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省教育厅制定并印发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试行)》,设定了普通中小学校学校设置与规范、用地与校舍、设施与设备、师资与经费保障等方面必须具备的基本办学条件标准,这一标准完全摒弃了过去城乡二元办学标准的传统做法,将城乡办学标准合为一体,为推动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供了重要政策依据。

制定《山东省中小学基本管理规范》。把规范学校节假日、作息时间、课程设置、考试、作业量、教辅资料、教师坐班等作为重点。在规范办学行为的过程中,严查举办校中校、校中班等违规行为,认真清理和规范改制学校,注重疏导解决择校失序、班额过大等问题,引导各地均衡配置教育资源。

建立政绩考核和评估验收机制。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完善考核机制和问责制度,提高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在政绩考核中的比重,把教育投入和实施素质教育作为“一票否决”的指标。重点考核市县政府财力用于教育的比例、生均拨款标准、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合格率、市县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保障水平等指标。

鼓励探索建立激励机制

2010年初,山东省政府在威海市召开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会议,提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施义务教育条例为抓手,牢牢把握教育公平的政策取向,强化政府保障责任,切实办好每一所学校、关注每一个学生,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公平地接受义务教育,切实解决好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短缺矛盾”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确立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全省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推广各地推进教育均衡的新举措。近年来,先后推广了济南市以中考招生指标生分配为抓手,限制学生择校的经验;威海市推进市域内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经验;招远市减负增效、深化“一评二挂”中考改革的经验等,为推进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发挥了较好的带动作用。对各地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成效显著的17个县(市、区)给予了表彰,同时,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作为评选全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的重要内容。
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列入省政府对各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体系。近期,又启动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评估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明确目标推进均衡发展

实施“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计划”。《山东省普通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计划》涉及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学校场地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校舍标准化建设、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以及教师配备与建设等工作,争取到2015年全省所有县基本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任务。当前,各地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已经启动。

实施“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计划”。将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作为推进教育均衡的战略性任务,“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每年安排4400万元,专项用于加强教师教育基地建设和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创新农村学校教师补充机制。到2015年,初步建立起开放灵活的教师教育体系和教师终身学习体系,造就一批教育家、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计划”。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是最大的教育公平。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坚持“政府全面建设合格学校、学校全面贯彻课程方案、教师全面培育合格学生”的工作目标,将工作重点放在建立规范学校办学行为长效监管机制、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强化评价机制的引领作用等方面。

【先进县市巡礼】

青岛市市南区:名师交流破解择校顽疾

邱皓琨是青岛市市南区第二批异校交流的名师之一,自2009年秋季开始,她从青岛市实验小学转入南京路小学担任教师,为期两年。

市南区不断派出名师交流,改写了以往名师“一校所有”的历史。实践证明,名师交流不仅送去了前沿理念、教学经验,还带去了很多教研课题以及丰富的教研活动信息等。

异“师”、异“帅”必须双管齐下,才能取得更加显著的效果。市南区规定,凡在一所学校连续6年任职的校长必须进行轮岗交流。仅2008年,全区就有80%的小学和50%的中学更换了校长,也使名校优质资源得以有效辐射。目前,区内82%的公办中小学校长和81%的中小学副校长已经完成了轮岗。

为了达到“输血”与“造血”双管齐下的目的,市南区还实施了一系列相关的名师培养配套措施。出台了《市南区名师培养计划》、《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自2008年开始,每两年评选10名“市南名师”,除规定每位名师获得奖励1万元之外,还赋予名师指导培训、帮扶义教等相应的职责和任务。

市南区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区域教师发展培训基地,投入1200多万元用于教科研及教师培训;启动了“教师专业素养三年提升计划”,目标是通过三年的全员练兵,全面提升教师职业道德、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几年来,市南区校际之间的差距在逐步缩小,一些发展中学校的社会声望日益提高,群众的满意度、社会的认可度在持续上升。

潍坊市临朐县:校校新进一名小学英语教师

2003年,随着山东省进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英语成了小学的必修课程。由于村小英语教师缺乏,具有一定英语基础的于志永老师只好勉为其难,被调到李户庄小学开始了小学英语教师的生涯,同时还承担了祝家店子、泛海希望小学、新立克小学等3处小学的部分英语课教学任务。于老师戏称自己的工作就是“走穴”。

年龄大、学历低、知识结构老化、结构性缺编严重是当时农村教师队伍的基本现状,英语、信息技术、艺术等学科专任教师相当匮乏。以英语教师为例,据估算,如果让该县所有的农村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大约需要250名教师,可当时全县英语教师只有几十人。因此兼任或改任就成了当时解决师资困境的应时之举。

为改变农村小学英语教师严重缺乏的现状,2009年,临朐县实施“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英语教师计划”,当年就引进90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截止到2010年年底,全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增加到176人,确保了三年级以上全部能够开设英语课程。

县教育局还出台了教师成长计划,开展青年教师专业达标、试用期满考核等各项活动,教育和引导青年教师钻研业务,积极教研,助推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其实,不只是英语教师,信息技术、体育、艺术等课程的教师也在逐年得到补充。

于志永老师终于可以结束“走穴”历程,安定下来,专心教研。用于志永的话讲,“现在才尝到了点教师职业幸福的滋味”。

聊城市莘县:把孩子从苦学中解放出来

“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最可怕的不是硬件和设备的落后,而是教育思想和方法的落后。”莘县按照以城带乡、共同提高的思路统筹发展教育事业,注重从管理思想、教学理念和内涵发展上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不让一个农村学校落后,不让一个农村孩子掉队。

为此,莘县以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开展了系列改革。

学习借鉴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和邹平县黛溪中学“激情”课堂等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以教研点为单位,分区域开展教研活动,共同提高教学水平;选择城区优质学校对口帮扶农村基础相对薄弱的学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指导。

在妹冢镇、莘亭街道等中学,教室里学生的课桌没有按常规正对着讲台摆放,而是按小组围成一圈,教师上课也不只是站在讲台上,更多的是穿行在学生中间。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要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动脑筋思考,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不懂的地方再由教师解答。这样一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高了。

为推动课改的深入开展,莘县还在高中招生政策上向农村薄弱学校倾斜。对全县初中学校进行综合评估,将重点高中学校招生计划的70%定向分配到各初中,并保证每所初中都能分到重点高中指标。由于每个初中都有了上重点高中的机会,因此有效遏制了择校风,稳定了农村生源,促进了初中教育的均衡发展。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4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