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强化政府责任力促教育均衡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1-9-14 8:39:00 人气:
记者近日在河北省石家庄市采访时了解到,该市强化政府办教育的责任,围绕优质均衡和公平普惠,出台保障义务教育均衡系列政策措施,自2009年起在桥西区试点推进城乡教育“发展规划、教育经费、物化资源、师资配置、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的“六个统一”。 “让每一名孩子享受同样的发展权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市和人力资源强市,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项影响深远的战略性系统工程。”河北省委常委、石家庄市委书记孙瑞彬说。 强化政府责任办教育,在石家庄不是口号,而是落在实处。该市切实增加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2009年至2010年,全市义务教育经费累计达93.27亿元,并实现了“三个增长”;“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投入资金7.39亿元,实施了农村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农村初中改造等工程,建成标准化学校370所。 除了加大教育投入外,石家庄市把强化政府责任办教育的重点放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上。据该市教育局局长韩宝来介绍,市政府在加大力度实施山区教育扶贫工程的同时,力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城区推行“一托二”联合校模式,在农村实施学区“一体化”发展模式、城乡结对互助模式,并保障流动人口子女全部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地处西部郊区的桥西区四维小学,80%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该校原是一所薄弱校,在城区优质学校选派来校长杨朝童后,学校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竟从原来的被帮扶学校变成了帮扶弱校的“龙头学校”。这主要得益于石家庄市为促进均衡发展实施的“一托二”联合校管理。 原来,该区在几年前就尝试将1所优质校与2所薄弱校结成办学共同体,称为“一托二”捆绑模式,由城区12所优质学校为龙头学校,对口帮扶24所城区薄弱学校和城郊校,促进优中弱学校组合共同发展。实行该模式的强弱学校,校际间教师同课异构、异校授课、相互观摩,统一备课、监测、教研和培训,并运用网络技术将各校的课程资源放到教育信息网上,实现优质课程资源的共享。 桥西区简良小学2005年前,教师们从来没有做过评优课和公开课,去年和红星小学结成联合校后,通过同课异构、教学观摩等,教师们已经能够参加全国的录像课评优了。新华区则将市区中小学与郊区中小学进行结对,该区宁远街小学在和行唐县明德小学结对过程中,发挥了本校英语特色学科的优势,通过“送书、送课、送书信”等方式,帮助明德小学在英语听说和作文教学方面实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全市已有395所城乡中小学、幼儿园结成互助对子。 在均衡教师资源配置上,石家庄市规定凡50岁以下男教师和45岁以下女教师,在一所学校任教超过6年,要按照隶属关系在区域内同学段学校交流3年以上,年交流比例为10%,同时建立校长任期制,中小学校长任期4年、可连任两届,届满必须交流;在均衡生源配置上,该市要求省级示范性高中分配生比例从2006年的30%提高到2010年的80%,并下浮50分录取,有效促进了校际生源均衡。 石家庄市还通过建立一系列的统一质量标准和评估方案等措施,推进城区校本教研成果向城郊学校转化,发挥标准化学校的传帮带作用和辐射作用,逐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质量上的差距。该市近年加大了对县级政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督导评估力度,评估结果作为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采访结束时,记者得知一个好消息:今年9月开学后,无论城乡的教师,每人都将配备一台电脑,班班都会有多媒体。石家庄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地处偏僻地区村里的家长们纷纷把过去送到城里读书的孩子转到离家最近的学校上学,他们说:“家门口就能上和城里一样的好学校,何必舍近求远!” ■编后石家庄市作为典型的中部城市,既有平原,又有山区,在财力并不是很雄厚的前提下,坚持强化政府责任,加强政府统筹能力,落实“三个优先”,把教育真正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政府的强力主导下,石家庄市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教育差距,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接受更好更公平的优质教育。石家庄市办教育的经验值得各地认真借鉴。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8月4日第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