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办好农村学校 赢得百姓口碑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11 9:53:00 人气:

——陕西省扶风县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纪实

严冬时节的关中平原,寒气逼人。下课铃声一响,陕西省扶风县杏林小学五年级学生晁雯迫不及待跑了出去,瞧瞧新校园。“新学校特别干净,以前的学校尘土很大!”晁雯家住太白乡,去年太白乡并入杏林镇,伴随着学校布局调整,她也转入杏林小学就读。

乔山脚下,渭水之滨,以“辅助京师,以行风化”得名的扶风县,以学校布局调整为发端,正按照省级标准化学校的要求,一个乡镇重点建设一所初中、一所小学,逐步实现“一乡一校”。“扶风县是平原县,人口集中,山区基本无人居住,乡村间距离较近。”扶风县教育局局长何宗科告诉记者,县里作出“一乡一校”决策,就是要加快区域内教育均衡的步伐,让更多农村娃享受到优质教育。

布局调整,用规模带成长

11岁的王星宇,家住杏林镇西坡村,距杏林小学3.5公里。到新学校就读,对他来说,最大的改变便是每天中午在学校吃午餐。“在学校吃得好、吃得香,有米饭、炒菜、面条。”王星宇说,以前在村小上学,妈妈要在地里忙农活,中午回家只能自己做白水煮面条。

午饭时间临近,学校食堂一下子忙碌起来,炊事员熟练地使用压面机压制陕西风味面食。副校长李秀川告诉记者,学校新建的食堂,可以同时容纳200名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就餐,低年级学生的伙食由专人用定制手推车送到学生手中。

杏林镇原有11所小学,布局调整后,在杏林初中旧址上新建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小——杏林小学,作为全镇保留的唯一小学,1341名在校生的规模,是村小时代所无法想象的。

2008年以前,扶风县有6所高中、23所初中、204所小学。学校普遍规模偏小、功能不全。很多学校只有几十名学生,农村教育质量低下,导致学生向城镇大量流动,农村“空教室”与城镇“大班额”形成鲜明对比。

2009年以来,扶风县投资3.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4所,建成了一批标准化学校。为教育项目无偿划拨建设用地469亩,减免税费2780万元。“要实现均衡,首先必须了解农村和城市学校的差距。”何宗科说,“学校没有规模,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就是一句空话!学校的基础设施不改变,素质教育也可能是一句空话!”

目前,全县8个镇,已有4个镇完成撤校并点,先后撤并高中1所、初中2所、小学43所,建设校舍14万平方米。

天度中心小学校长李周信,布局调整前在天度镇东北部的晁留小学任校长,全校210名学生,所有教职工加在一起只有8人。“以前包班制,一个人带所有学科,即使有音乐特长,也要带语文、数学课,根本无法实现专业化。”如今,李周信放开了手脚,教师们也有了明晰的专业发展路径。“今年还要派2名老师到宝鸡脱产培训1个月,以前老师都被绑得死死的,外出培训哪敢想!”

资金整合,花小钱办大事

天度中心小学的原址是天度职教中心,由于校舍过于陈旧,天度镇9所小学合并时,决定将原有校舍拆除重建。占地42亩的学校不算大,前前后后投入却达1700万元。说起这1700万元的来源,那就复杂了。李周信掰着手指头说,有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资金、灾后重建的资金,还有西部农村校舍改造工程的资金。

布局调整中,扶风县大力实施教育资金整合,花小钱办大事,实现了效益的丰收,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围绕“一乡一校”的建设目标,扶风县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一般规划干到底、集中财力办大事”,将各部门能够用于教育的资金整合在一个平台上,统一规划,集中使用。2009年以来,整合项目10个,资金4971万元,集中投入到10所学校,避免了重复建设,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2009年至今,已有14所标准化学校建成使用。

占地142.5亩的扶风县初级中学由扶风镇4所初中合并而成,从一个没有操场、教学楼拥挤不堪的老校园,到如今宽敞明亮、部室齐全的新校园,校长赵凯华和全校3700多名师生几乎没操一点心。“政府把学校建好后,交付给学校使用,不用学校操心。”赵凯华高兴地说。扶风县还要在学校里投资建设一个体育馆,同时面向社会开放。
扶风县教育局副局长付会强告诉记者,以前农村校布点分散,规模过小,国家许多投资项目难以落地生根,办学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与城镇学校差距越来越大。“布局调整后,学校规模有保证了,资金的整合利用具备了现实基础。”

为解决“住”的问题,扶风县大力整合教育资金,高标准建寄宿学校。2008年至今,累计投资3.7亿元,实施项目31个,涉及学校24所,建设各类用房15万平方米,维修加固校舍3.3万平方米,解决了2.3万学生就学和1.4万学生的住宿问题。

因地制宜,两种模式互补

布局调整后,学生上学出现了新情况。很多家长、学生习惯了在村小就近入学,宁愿家长接送也不愿意孩子寄宿。

怎么办?扶风县委书记张万奎、县长马鲜萍带队深入学校和村组调研,发现近年来“村村通”后,村级道路网络日趋完善,人口居住相对集中,为校车安全上路创造了条件。

于是,扶风县根据新情况,摸索出“1+2”的办学新路子,寄宿制与校车、走读两种办学模式同时运行,相互补充。

“坚持因地制宜,重点建设,边试边改。”何宗科坦言,原来对学生安全和学校管理压力的加大考虑不足,对教师队伍结构的优化也缺乏细致的规划,但在改革中,只要秉承因地制宜的原则,遇到新情况,就能找到新办法。
扶风县规定,居住在2.5公里以外、5公里以内的学生,早晚由固定车辆接送上下学,5公里以外的学生寄宿。由村委会出面与交通运输部门联系,签订学生接送协议,公司商业运作,财政适当补贴,做到定人、定车、定时间,确保校车运行安全。

去年4月16日,两辆校车在试点学校新店小学正式“上岗”。每生每天2元的乘车费用,县财政补贴1元。目前,全县校车工程共投入运营车辆29辆,惠及学生1300人,全年补助交通费60万元。

作为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小,杏林小学的1341名在校生分为三类:529名寄宿生、457名校车生、355名走读生。这么多学生,如何高效管理呢?“黄链、蓝牌的是寄宿生,红链、橘红牌的是校车生,蓝链、粉红牌是走读生。”副校长高争科一语道破玄机。原来,杏林小学的三类学生胸前都挂有小牌牌,学生的照片、班级等信息一目了然。学校据此进行管理。

渭水泱泱育桃李。扶风县根据当地实际,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农村教育质量,赢得了百姓的口碑。

(文见《中国教育报》2011年12月27日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