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上学不用择校选班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8-22 16:04:00 人气:
——江西省铜鼓县教育均衡发展纪实江西省铜鼓县地处赣西北,是个人口只有13万的小县,在校学生总数仅12754人。该县以创建全省义务教育示范县为契机,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教师管理,建立公平机制,全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初步实现了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目标。 投入更多了 学校漂亮了 班额变小了丰田希望小学坐落在永宁镇丰田村,学校现有11个教学班,400余名学生,校园建筑面积达2300平方米。该校校长指着建筑工地告诉记者,正在兴建的是一栋学生宿舍楼、一个学生食堂,投入资金100多万元。近年来学校建设已累计投入了资金300多万元。 这是铜鼓县加大教育投入的一个缩影。县教育局主任刘东国说,多年来,铜鼓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自2009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校安工程资金1000余万元,还投入600多万元,对全县5所农村初中进行升级改造。为解决“城区学校太挤”的问题,县财政投入330万元新建县一小综合楼,投资460万元新建县二小教学楼,投资180万元建县二中综合教学楼,彻底解决了一度居高不下的城区大班额问题。 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装备的投入,是铜鼓县学校标准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铜鼓县共投入资金近2000万元,为全县义务教育学校配备计算机582台,安装多媒体投影系统95套;装配中小学远程教育设备16套,远程教育覆盖率达100%;新建改扩建实验室8间,电子阅览室3间,还大量添置图书及音体美器材,使每所学校图书及器材数量都达到省定标准。 支教力度大了 城乡教育差距小了宜春市名师、铜鼓一小教师刘小玉在三都小学支教一年期间,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带给了山村的同行。她指导学生作文别具一格,让乡村教师大开眼界。她的育人艺术成为教师们竞相学习的样本。该校教师说,刘小玉的到来,激活了“一池春水”。 像刘小玉一样,县城的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已成为铜鼓县的一项制度。铜鼓县坚持实行城乡教师帮扶工作制度和紧缺学科教师流动教学制度,每年选派10至20名城区骨干教师及紧缺学科教师到农村薄弱学校支教帮扶。 该县把各项表彰指标的70%投放到农村学校,教师中高级职务晋升指标直接分配到乡镇,分解到学校,农村教师职务晋升的比率和机会超过了城区学校,中级以上教师、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与城区学校在总体比例上的差距逐步缩小。 为了使广大农村教师住有所居、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铜鼓县比照公务员标准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并且由县财政统一安排了教师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该县将投资1200万元,在农村学校建设14栋、232套周转房,符合条件的当地农村教师可免费入住,农村学校教师住房困难问题将得到缓解。 给孩子公平的起点 人民满意率提高了目前铜鼓县留守儿童有数千人,该县制定了《铜鼓县关爱留守儿童的实施意见》,在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对留守儿童的校内教育、管理和校外协调。铜鼓县妇联组织了100多位“爱心妈妈”,为这些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的孩子送上了亲情。 铜鼓县的所有中学都没有重点班,学生均衡分班,师资均衡配置,小学实行就近入学,初中划片招生,全县范围内没有择校现象。学生、家长、社会都满意。 为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该县目前再次整合教育资源,拟投资6000万元在新城区建设教育园区,在园区内新建县三中、三小及幼儿园,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规模效应。到那时,全县农村分河东、河西两大片区,每个片区只办一所初中,高中全部在县城,中心小学集中到集镇,让学生既上学方便,又“上好学”,让教育发展的成果惠及千家万户。 《中国教育报》 2012年8月18日 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