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石家庄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工作纪实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8-23 15:49:00 人气:

位于河北省中南部的石家庄,是一座因铁路而兴起的城市。城市的兴起缘由,给石家庄打上了既开放又包容、既善于变通又淳朴务实的性格底色。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以来,石家庄市不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逐渐形成了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均衡的局面。如今在石家庄,“让每一名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已不仅仅是一句美丽的口号,而是成为家长认可、社会认同的一个现实存在。

炎炎夏日,记者奔赴石家庄采访,实地感受到了石家庄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不懈努力与喜人态势。

政府统筹,探寻教育均衡发展突破口

夏强校长在2009年由市优质校40中调任44中校长。上任后,学校确立了“成才必先成人”的教育理念,通过加强业务培训和与优质校名师互动提升教师专业化素养,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仅仅3年,44中的在校生数,就由2009年的不足400人提高到如今的近千人,教育教学质量也进入全市优质校行列。“均衡不是削峰填谷,而是水涨船高”。这样的例子如今在石家庄比比皆是。

城市薄弱校如何提升?农村学校布局如何调整?城乡差距如何缩小?贫困山区孩子如何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石家庄市清醒地认识到,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不均衡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而造成这三个差距的主要根源在于教育资源不均衡。石家庄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即物化资源配置(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和生源配置不均衡。

石家庄明确提出:10年内全市要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战略、优质均衡发展战略、人才强教发展战略、校企合作深化战略和交流合作开放战略等“五大战略”,推进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的“三个提升”。

“完善政策措施,坚持城乡统筹、同步发展,将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努力缩小城乡间、区域间、校际间的差距,是促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针与方向。”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说。

城区:“一托二”联合校模式,抱团发展

在实施教育均衡的过程中,石家庄市教育局积极创新机制,在城区推行“一托二”联合校机制,即由城区内一所优质校与对应学段的两所薄弱校(城郊校)捆绑形成办学联合体,通过联合体内资源共享和联合体间的相互竞争增强区域义务教育发展活力,实现“1+2〉3”的命题。

联合校实行“五统一、一联席、一交流、一共享”,即统一管理制度、教学计划、活动安排、质量要求和年终考核,实行行政联席会议制度,交流教师和干部,共享教育资源。联合校定期召开校长、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等不同层次联席会议,研究讨论教学计划安排和工作重点,交流管理和教学经验。在校长交流上,从龙头校选派能力强的副职到城郊校、薄弱校担任校长。在教师交流上,每年选派不低于教师总数10%的教师参与校际间交流。在考核评价上,由单一学校评价改为对联合校实施捆绑式考核,将联合校工作成绩纳入各校校长考核范围。同时,还明确了联合周期:3年一周期,之后学校重新组合,实现优质校二次辐射。

桥西区大谈小学是一所城中村村办小学。这所过去的薄弱学校因为“一托二”机制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几年前,大谈小学管理和教育教学每况愈下,不仅教师人心思动,仅有的200名在校生也隔三岔五有人转学。推行“一托二”机制后,该校与热点学校南马路小学结成联合校,3年下来,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学校通过下大力进行小班化教学探索、开展经典诵读与孝心教育,逐渐形成自身特色。如今的大谈小学不但校园漂亮了,教学质量也不输给市区的热点学校。以前转走的学生纷纷回流,家长感慨:“这里教学质量高了,离家又近,还是在家门口上学方便。”

目前,桥西区通过联合校机制已涌现出一大批优质学校。在此基础上,石家庄市区已组成38个小学联合体、15个初中联合体,基本实现了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基本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均衡。

山区:深山区4.3万名孩子享受优质教育

多年来,山区县深山区学校办学条件差、规模小、布局散、教育质量低的问题,一直是制约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短板。为彻底解决这一难题,从2011年开始,按照“深山区小学生以学区为中心就近集中,初中生向县城集中,高中生按报考志愿在全市范围内统筹安排”的原则,石家庄以赞皇、元氏、平山、行唐、井陉、灵寿6个山区县为主,推动实施了“山区教育扶贫工程”。该市计划每年由市财政安排6000万元专项资金,通过两年时间,在6个山区县新建6所城区寄宿制初中,新、改扩建50所中心乡镇寄宿制小学,使深山区三年级以上学生全部免费异地安置到标准化寄宿制学校就读。

赞皇县石嘴头希望小学是一所接收当地深山区学生的学校,原上滴水小学教师王吉增和他的50名学生两年前走出深山,来到这里工作学习。“过去的学校条件很艰苦,教室光线昏暗,一到冬季,取暖都成问题,每年都有孩子手被冻伤。”王吉增回忆说,“现在条件改善,不再发愁这些了。而且,过去5个班的所有课程都是我一个人上,现在只教数学一科了。”

山区的小学生寄宿了,初中生进城了,但如何确保学生们的吃饭、卫生保健、往返交通、学校周边治理、医疗保险等等一系列工作的顺利开展,又成为石家庄市政府“牵肠挂肚”的大事。为此,市政府多次召开专题联席会,并协调教育、公安、卫生、财政、体育、交通运输以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7部门联合制定下发《石家庄市山区寄宿制中小学管理办法》。

据了解,目前石家庄“山区教育扶贫工程”首批26所小学和2所初中现已开学,18431名中小学生实现集中就读、就近入学。今年9月底前,全部工程完工后,全市深山区56所中小学4.3万名中小学生将与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

今年7月15日,赞皇县二中的全体师生给石家庄市教育局局长韩保来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2012年我校参加中考的学生共125名,重点上线1人,赞皇中学上线46人。山里的学生下山到二中就读不到1年,就实现了重点上线人数零的突破和赞皇中学上线人数的大幅增长,一举扭转了原来落后的历史。”

农村:学区一体化,打破城乡界限

随着学龄人口锐减,农村学校生源萎缩,办学规模小,资源分散,设施不足,师资短缺,课程无法开齐开足,导致教育质量长期低效徘徊、学生大量流失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石家庄市实行“学区一体化”发展模式,打破以往以农村地区乡(镇)行政区划设置进行教育管理的模式,以2-4个乡(镇)或覆盖人口不低于3万人为单位,将全市222个乡(镇)规划为172个学区进行管理。

学区内部推行教育资源、教育教学一体化管理模式,以学区为单位调整学校布局、均衡配置师资、统筹教育教学管理:通过撤并薄弱学校,消灭了过去教师包班和一人兼数门课的现象;教师由学区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并定期交流;学区负责统一制定学区内教育教学计划、教育科研活动的组织安排,建立起了县进修学校、教研室-学区研训室-学校研训组三级研训管理网络。

此外,全市每年投入教师培训专项经费1000万元,以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为重点,年参训人数达万人以上,培训城乡中小学骨干校长600多名。

经过几年的实践,以井陉县为试点的“学区一体化”管理模式收到了明显成效,学校综合办学水平明显提高,学区内教师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均衡度明显提升。

从去年开始,石家庄又开始了新的探索,在全市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城乡结对、互助共赢”活动。每个城区都选择一个农村县,开展结对互助。结对区县进一步确定“1+1”结对学校,进行“点对点”帮扶。目前,全市已有395所城乡中小学校、幼儿园结成互助对子,形成了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教育成就民生幸福,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寄托着所有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们将以更大的决心,更有效的举措,进一步扎实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韩保来说。

《中国教育报》 2012年8月22日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