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贵州省黔东南州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纪实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9-5 9:39:00 人气:

对于一年级学生家长李茂云来说,去镇上赶集有着特殊的意义——她可以顺路去看望在谷硐中心学校寄宿的孩子。

“这里吃住都好,餐餐有肉,比家里一点不差。”4月12日,李茂云如往常一样带来10元零花钱,趁课间交到孩子手上,叮嘱几句后放心而去。

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西部地区典型的山区,山高坡陡,河流纵横,交通不便。密林险滩之间,遍布着一个个苗乡侗寨,少数民族占全州总人口的81.8%。尽管森林茂盛、景色宜人,但这里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16个县市中除了州府所在地外,15个县市都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

“随着农村学龄人口的减少,许多村小、教学点成了‘麻雀小学’、‘空壳学校’,规模效益低,师资投入大。”黔东南州教育局局长张荣根说,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治州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3年来,已建成农村寄宿制小学92所,让各民族的农村孩子都能平等地享受优质教育。

区域之变——从“三桌四凳”到规模效应

“一人两房,三桌四凳,六个学生五个班”,当地人看似轻松的言语中,描绘出山区边远教学点的沉重现实。

“2000年,黔东南州小学在校生有54万人;到2010年,变成40万人,10年减少了近14万人。”张荣根说,农村出生人口的变化,以及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造成很多教学点学生锐减,只能举办复式班,课程也开不齐,教师派不进、留不下,教学质量低下。

从江县西山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镇小学共有在校学生1661人,然而,一些村级学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10人。由于西山镇主要居住着侗、苗、瑶、壮等民族,村寨之间居住分散,相距至少5公里以上,人口分布不均,各学校在校生数量也大不一样。

村村办学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设施简陋,师资匮乏,教学质量难以提高。自3年前自治州实施寄宿制工程试点后,按照每1万人口规划办1至2所寄宿制小学,西山镇规划了西山镇中心小学和捞里小学两所小学为寄宿制小学,以增加学校容量,优化师资组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在丹寨县,县委书记张淼深入学校调研后,提出“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教育就是抓民生”。在全面完成初级中学寄宿制后,该县于2008年作为黔东南州的农村小学寄宿制试点县,率先实施教育崛起工程,启动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

2009年以来,该县投入资金8000余万元,完成了雅灰、排调等8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撤并完小3所、教学点11个,撤并师生3300余人。同时,撤销的村小及教学点改办成村级幼儿园,改变了农村教育“多、小、散”的办学模式,2011年,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2%。

2008年23所,2009年47所,2011年22所——三年三步走,92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建成以后,黔东南州的农村教育大为改观:全州撤并校点293个,班额在25人以下的村小和教学点班级减少了1300多个,小学复式班减少一半,教学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如今,农村寄宿制小学校均学生736人,校均教师36人,规模效应初步呈现。”张荣根说。

学校之变——从教学点到现代化校园

走进从江县西山镇中心小学,占地1万平方米的新校园内,矗立着两栋教学楼、一栋可供600人用餐的食堂、两栋能容纳600人的学生宿舍,还有标准运动场和运动配套设施。

“县政府为学校购置了370张床、370套床上用品和160套餐桌凳,厨房设施配备也都齐全。”西山中心小学校长丁忠益欣慰地说。

而就在两三年前,滚郎小学、大丑小学等一所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教学点还遍布各村。小学教学点的校舍大部分是村民委员会的木质办公房或是由群众集资、献工献料建成的,无论是设计、环境还是设施、条件,都达不到办学要求。

合并办学后,当地所有不足20人的班都合并到中心校,办成40至45人左右的教学班,有效缓解了师资紧缺的困难。17名代课教师全部辞退,仅此一项,一年就为县镇两级财政节约开支6万多元。

农村寄宿制学校试点广泛铺开以后,学校的标准化建设成为可能。地处黔中腹地的麻江县,一年多来打造出第一批标准化建设的学校。隆昌小学、谷硐小学、宣威小学等学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占地面积扩大了3倍以上,学生宿舍楼、教学综合楼、食堂等建筑样样齐全。

“政府为学校新征地27亩,200米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综合楼都是这两年新建的。马上还要扩建1000平方米的食堂,今后一、二年级的孩子们再也不用在教室里吃饭了,都能在食堂吃。”谷硐中心学校校长陈高林说。

学生之变 —— 从奔波流离到“第二个家”

从黄泥村到谷硐镇,坐公共汽车要一个多小时。“村里的教学点只开到四年级,以前我一直担心,到镇里走读上学路远怎么办。”谷硐中心学校六年级女生孙明琴欣喜地说,寄宿学校为她解决了大问题。

3年来,像孙明琴一样,成百上千的农村孩子陆续离开条件简陋的村小,来到现代化的寄宿学校,老师的关怀、舒适的环境,让他们很快度过初次离家的不适期,开始了在新学校里的幸福生活。

中午11点45分,麻江县坝芝中心学校的食堂开饭了。胡萝卜烧肉、炒鸡蛋、炒茄子,再加上一碗“冒尖儿”的米饭,二年级学生杨兴砖吃得狼吞虎咽。“学校的免费午餐比家里的饭还好吃!”他满意地告诉记者。

走进八人一间的宿舍,收拾整齐的床铺、码成一排的拖鞋,到处温馨干净、有条不紊。“我们把一到六年级的孩子混编在一起,每个宿舍都是大带小,而且尽可能安排同村的住在一起,以便于互相照应。”校长王明香考虑得细心且周到。

集中办学后,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不仅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能力明显增强,学习效率和综合素质也全面提高。

有“苗疆圣地”之称的雷山县,苗族人口超过80%。原来村小学生少、教师少,普遍采取复式班教学,学生在校有效学习时间每天不足两课时,不及城镇学生的三分之一。集中办学后,上课时间有保障了,课程也都开齐了,一位家长高兴地说:“我们农村孩子也享受到了与城市孩子一样的教育,开阔了眼界,学会了自立,提高了学习成绩。现在,学校成了孩子无忧无虑的第二个家。”

“以前上学来回要走两个小时,现在放学后可以到图书室看课外书了。”从江县光辉乡中心校六年级学生韦苇高兴地说。

“我州是劳务输出的主要地区之一,留守儿童数量不断上升,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就有16万余人。”张荣根说,建设农村寄宿制小学,使留守儿童接受正常学校教育,解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

《中国教育报》 2012年8月31日 1、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