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河南濮阳市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纪实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9-17 16:39:00 人气:

“学校设施全,老师人很好,学校还给每个教室装了空调。孩子在这儿读书,我们一百个放心!”记者日前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陈庄乡六联小学采访时,接孙子放学的双庙村村民李明进说。

人民满意是政府办好教育的至高标准。近年来,濮阳市把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为政府首要工作,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加强教师和校长队伍建设,提升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实现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教育,成为龙城濮阳的一张亮丽名片。

网络班班通 —— 城乡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地处河南省东北部的濮阳市,位于黄河滩区,经济欠发达,辖五县两区,其中3个是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长期以来,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濮阳市城乡教育差别较大。

2009年5月,濮阳市教育局局长朱世泽上任后,经过一个多月的深入调研,决心将教育资源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村孩子和城里孩子一样,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一片蓝天。”

2010年初,濮阳市计划3年筹资1.5亿元,在全省率先实施中小学“网络班班通”工程,将教育信息化作为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突破口,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打造信息化课堂教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按照“网络班班通”工程的要求,班级连通以千兆主干、百兆桌面为标准的光纤宽带或ADSL(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配备了计算机、投影仪、电子白板、液晶电视等终端设备,使濮阳教育网连接到全市每一个教学班。

在范县陈庄乡六联小学五(1)班,记者看到学生在英语教师韩亚静的引领下,通过液晶电视观看网络上的英语视频,人物纯正的发音吸引了不少孩子跃跃欲试。“优质教学资源丰富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弥补了课本和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濮阳县柳屯镇中学教师刘华立说。(下转第三版)

实施“网络班班通”工程,改变了濮阳市农村中小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个讲台”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农村学校吸引力显著提高。2010年前,南乐县西邵乡一中只有600多名学生,实施了“网络班班通”后,学生纷纷“回流”,在校生增加到了现在的1260人。

目前濮阳市实现“网络班班通”的班级达8168个,占工程总量的96%,惠及农村学生72万名,初步架构了全市教育信息化体系。

学校标准化 ——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

“新学校今年秋季投入使用,能容纳2400名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都可以来校就读。”投资7000多万元兴建的范县新区初级中学落成,为“新城没有初中”一直揪心的范县教育局局长黄守月心里总算踏实了。

近年来,濮阳市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区中小学招生压力逐年加大,班大人多;而农村校学生不断流失,甚至出现了“空壳学校”。

“这样的学校布局不合理,亟待调整。”濮阳市教育局副调研员、新闻发言人魏胜先直言。

民生连民心,倾心总关情。2011年初,濮阳市以布局调整为基础,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去年全市投入4.9亿元用于设施改造,今年市本级安排资金1.46亿元,五县两区筹措资金2.1亿元,创建120所以上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到“十二五”末,该市全部中小学将基本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

位于黄河滩区的范县龙王庄乡五堤头小学建于上世纪90年代,校园设施、生均占地等指标,难以达到标准化学校建设的要求,后来被邻村的胡楼小学合并。胡楼小学新征地10亩,按照标准化学校的标准建起了120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实验室、科技室等功能教室一应俱全。今年秋天,原五堤头小学的学生将全部入读新学校,家长们高兴地说:“我们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上好学校了。”

濮阳市去年启动少年宫建设,至今已建设了2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和15所城市学校少年宫,为中小学生学习知识、增长才艺、锻炼身体增添了好去处。华龙区岳村乡田村小学建立了服务全乡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基地,以其“一宫一馆一园”建设的独具匠心,被誉为全市少年宫建设的“一朵奇葩”。

师资优质化 —— 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式发展

“濮阳教育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断提升质量,关键是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朱世泽将师资队伍建设视为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础工程。为此,濮阳市没少在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上下功夫。

濮阳市以“一创双争”(创新教育理念,争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争当学生满意的老师)活动为载体,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开展“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和“家长最满意的学校”评议活动,倡导良好师风校风;落实师德考核奖励和督巡员制度,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务聘任的首要依据。

濮阳市实施“教研赛考评”工程,构建了“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教育教学专家”的教师专业化成长阶梯;成立了首批30个名师工作室,吸收了近600名优秀教师参加,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

2011年,濮阳市采取城乡对口学校“捆绑”形式开展支教工作,完善“一线名师培训一线教师”模式,建立“一对一帮扶”和送教下乡制度。目前,已组织39所市城区学校与农村薄弱学校结成帮扶对子,选派623名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支教。

2011年,濮阳市建立网络备课平台,实现城乡教师通过该平台的共同备课。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0多所学校实现了网络备课,注册教师达1.1万名,上传教案1.2万篇、课件3385件、教学反思2865篇。

一个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濮阳市注重校长队伍建设,先后下派80名市直学校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学校挂职锻炼,选派361名农村校长到市城区学校“上挂”学习。清丰县马庄桥镇中心校校长王文占、濮阳县庆祖镇西辛庄小学校长梁振海等借鉴吸收挂职学校先进经验,开展学校管理和教学改革,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师资优质化,是促进义务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有效探索。”朱世泽说。

《中国教育报》 2012年9月14日 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