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摊大饼式”的发展路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2-11-26 16:52:00 人气:
——江西省会昌县集约化发展农村教育纪实2.5万名学生挤在城区6所学校里,一个班70多名学生,上课时连起身发言都困难,这是几年前江西省会昌县城老百姓最堵心的事。 与此同时,农村学校的教室空空荡荡,设备陈旧、师资不足,孩子的教育成了会昌在外打工的家长最不放心的事。 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使会昌这个赣南老区国家级贫困县的教育面临严峻挑战,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步到位解决“大班额”近年来,会昌县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每年新增进城学生都在1500人以上。表面上是择校造成了“大班额”,背后却是城区教育总量不足的历史欠账和城镇人口快速扩张的双重压力问题。 面对这种情况,“堵”不是办法,“疏”没有去处,只有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才是“治本”的办法。会昌县委、县政府下决心,要一步到位建设一个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等于一体的教育文化园区。 在会昌县东北方向2.6公里处,记者看到了这个经过6年建设的教育文化园区,已建成新会昌中学、会昌第三中学、会昌第三小学、职业技术学校。校园宽敞大气、校舍现代美观。 “原来学校没有运动场、食堂,学生住宿要到校外租住民房。”会昌中学校长朱鑫华说,如今,搬进新校址的会昌中学,宿舍楼、实验楼、食堂、图书馆、篮球场一应俱全。学校能容纳6000多名学生,仅这一项举措,就使全县初中毕业生就读高中的录取率提高了20%。 6年来,会昌县把教育文化园区建设列为头号民生工程,财政性资金投入教育达6.1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57.8%,同时通过市场运作投入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超过3.6亿元。“对教育的支持,力度再大也不为过。”会昌县副县长张翠梅对记者说。 建校的投入是一次性的,更能体现会昌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决心的是师资队伍的扩编。会昌县已将新增500名教师列入县财政计划,并且通过提高待遇、营造尊师重教氛围、加大培训等方式,吸引、留住和培养合格师资,充实新建学校。 集约发展用好有限资源如果只是在城市边缘盖几所新学校,未必对学生和家长有如此大的吸引力。但是,教育文化园区却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这是为什么? 会昌实验中学的李辉既是教师,也是家长,她向记者解释了其中的原因:这里在建学校的同时,还建起了游泳馆、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设施。“以前我们羡慕的大城市的教育文化设施,都在县里落了户。” 会昌县将教育文化园区规划作为扩展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和完善城镇公共服务体系的突破口。县长周逸洪说,“摊大饼式”、“撒胡椒面”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使有限的资金“泥牛入海”,达不到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目标。因此,教育文化园区必须整合有限资源,集中优势力量,紧靠城市规划建设,走集约化发展之路。 集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于一体的“三馆一中心”,楼高7层,总建设面积近7500平方米。这些设施不仅惠及园区内的学生,也让城中心的孩子心生向往。在会昌小学读六年级的欧阳晴告诉记者:“以前周末只能在家看电视、上网,挺没意思的,现在我最喜欢和同学一起去游泳馆和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同样感受到集约发展好处的,还有很多需要配套进园的公共服务单位。以前为保障校园安全和师生健康,县公安局需要给每所学校配备一个警务室,卫生局要为每所学校配一个医务室,如今整个教育文化园区只需一个警务室和一个医务室,分散的人员和资源整合在一起,资源节省了,保障能力反而提高了。资源的高度利用,省下了财政投入,产出了高质量的办校环境,避开了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赣州市市长冷新生评价说:“教育文化园区是符合会昌‘水土’的一项举策。” “接地气”的乡镇教育园区如果说县城的教育文化园区是“龙头”,那么乡镇中心教育园区就是“龙身”。全县9万多名学生,全到县城不现实,也不合理。以乡镇为基础,实现农村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让农村学校自我造血,刻不容缓。 “40%在县城、45%在乡镇、15%在农村”,会昌县对全县教育布局进行了整体规划,并且在珠兰、周田等地启动了乡镇中心教育园区建设。 在珠兰乡,以珠兰示范学校为核心的乡镇教育园区正在探索一条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教统筹,教学、科技和生产相结合的十二年免费教育之路。该校由县委书记傅春荣挂点,整合了方方面面的资源予以支持,正在实践并希望走出一条“农村教育改革之路”。 走进珠兰示范学校,记者看到,左边是现代化的教学楼、宿舍,右边却是一排排蔬菜大棚和果树。地里插着小木牌,写着班级名称。学校负责人温平生告诉记者,学校有8亩现代农业大棚,百亩脐橙园,300亩中药材枳壳种植基地、还有一个500头规模的养猪场。 以此为契机,会昌县投入3800多万元,将珠兰示范学校扩建为一个覆盖全乡的教育园区。现在,全乡四年级以上1260名学生全部集中到该校就读,用上了电脑多媒体、太阳能热水器,吃上了营养餐。这里不仅是学生的劳动实践基地,也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示范基地。 根据农村经济和农村教育发展需求,珠兰乡实行村校联合、村校互聘、村校资源共享。学校办起农民夜校,建起农民远程教育网站,开起脐橙种植培训班,向村民开放图书室、计算机教室、实验室。同时,村里的农业技术能手也走进学校,指导学生劳动、传授技能。 农科教结合,让一部分无法或不愿升入高中的农村学生找到了“兴奋点”,在校期间学到的生产劳动实用技术,让学生毕业后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岗位。“很多学生毕业后自己创业,农业技术的掌握也让他们成为新式农民。”站在学校的田边,温平生晒得黝黑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前不久,珠兰的办学实践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肯定,被誉为“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和贫困家庭孩子命运的重要助推器”。 《中国教育报》 2012年11月21日 1、6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