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家长如有机会仍要择校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文汇报 日期:2013-2-19 13:27:00 人气:
八成家长如有机会仍要择校寒假来临,忙碌了一个学期的中小学生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但对于家有“幼升小”、“小升初”孩子的家长来说,却注定要在焦虑中度过。尽管政策导向强调义务教育就近入学,义务教育均衡化已取得有目共睹的成绩,现实中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现象仍愈演愈烈。每到升学的关口,总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多方打探消息、疏通关系,就是为了让孩子能进一所“好”学校。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一项“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家长择校意向调查”显示,在对教育均衡化状况和对口学校较为满意的情况下,仍有近80%的家长表示“如果有机会,会为孩子择校”。 家长择校意向强烈这项调查抽取上海16个区县的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三至九年级学生的家长900余人进行问卷。调查显示,70%以上的家长对上海教育的均衡化状况表示“一般满意”和“满意”,80%以上的家长对对口学校办学质量表示“一般满意”和“满意”。但在回答“未来有择校机会,您会择校吗”时,仍有79%的家长选择“会”。 调查显示,上海家长择校意向受家庭经济状况、家长文化程度和学生学业成绩等因素影响较小。 调查以家庭月收入作为考察影响家长择校意向的主要经济因素,将调查对象家庭月收入划分为4000元以下、4000-8000元、8000-15000元和15000元以上四档,结果显示,各档家庭都表现出了强烈的择校意愿,家庭月收入4000元以下的家庭择校意愿略微低些,但也达到了75%,其余各档差距不大,都在80%左右。 不同学历程度的家长在择校意向上的强弱差别也不大,本科学历家长择校意向最高,为82%。 相对于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学生学业成绩对家长择校意向的影响略微明显些,主要表现在,学生学习成绩越好,家长的择校意愿越强。只有当孩子的学业成绩不太好的情况下,家长的择校意愿才会有所降低,但仍然有60%以上的家长有择校意向。 盲目择校现象严重当前,家长对学校的分类标准仍比较简单:好或不好,公办或民办。这一方面是因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办学的同质化,家长的可选择余地较小。对于“择校的首要标准”,82%的家长选择“教育水平高”,11%选择“离家近”,2%选择“收费适度”,3%选择“有特长班”,2%选择“其他”。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家门口的对口学校,家长们的选择与满意度并不匹配。调查显示,在不了解对口学校的情况下,有高达79%的家长另择他校;即便对对口学校表示满意,也有66%的家长另择他校。这些数据表明,家长盲目择校和非理性择校现象较为严重。 导致这种盲目和非理性的原因,除了家长对社会环境的担忧,对教育不切实际的期待之外,他们对教育政策、学校信息的了解仍较片面。在“了解学校的途径”中,52%的家长选择“同事、朋友、家长间的交流”,20%选择“家长会、接待日、开放日”,18%选择“政府、学校网站和媒体介绍”,9%选择“自己孩子”。很明显,口耳相传、口碑介绍是家长了解学校的主要途径。主持调查的普陀区教育学院科研室陈进认为,家长没有选择正规渠道去了解学校的原因在于,这些信息传播渠道未能予以充分建设,或者某些宣传的可信度不强。 本报记者 王柏玲 观点 ① 教育均衡要有制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