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特岗教师期待多元支持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教育报 日期:2013-4-3 14:01:00 人气:

特岗教师期待多元支持
——基于对重庆市新任特岗教师的调查研究
王纬虹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
杨 军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金星霖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本科生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在2009年对特岗教师现状开展调查的基础上,于2011年7月对即将上任的1000余名特岗教师展开了调查,共回收问卷1020份,其中有效问卷877份。

结果显示,新任的特岗教师整体素质较好,喜欢教师职业,充满自信;“骑驴找马”心态严重,多数不愿长留;职业目标模糊,存在各种隐忧,迫切需要培训。

课题组建议,合理招聘特岗教师,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一套有利于特岗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基本情况 

调查背景:

2006年,中央四部联合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计划通过公招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这项计划最初主要针对我国西部偏远地区,近几年逐步扩大到中西部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该计划已实施了5年,然而众多研究表明该计划仍待改进和完善。基于我们2009年的调查,我们对2011年重庆市招聘的新任特岗教师进行了调查,以期为加强对新任特岗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改进和完善“特岗计划”提供参考。

调查对象:

对所有参加“2011年重庆市新任特岗教师岗前培训”的学员进行集中问卷调查,当场回收,共回收问卷1020份,其中有效问卷877份,有效率为86.0%。

调查工具:

问卷采用全封闭式设计,共50个题项,其中包括1道测谎题目。内容主要涉及新任特岗教师的基本情况、报考动机、对“特岗”的认识、职业认同感、工作效能感、工作期望、未来计划以及对“特岗”的担忧等。

结果与分析 

1. 队伍结构:整体素质较好,但结构变化值得关注

年纪轻、女性多,五成未婚恋。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3.4岁,其中男性占27.2%,女性占72.8%。与2009年(男33.7%、女66.3%)相比,男性比例降低了6.5个百分点。调查对象中,6.7%已婚、38.1%已恋、55.2%未婚恋。

整体学历较高,八成毕业于师范院校,就读文史类专业的超过半数。调查对象中80.6%为本科学历,18.9%为专科学历,0.5%为研究生学历;87.0%毕业于一般本科院校,10.0%毕业于专科院校,3.0%毕业于重点院校。他们中的80.4%是师范生,比2009年毕业于师范专业的特岗教师比例少了10.7%;所学专业文史类的占51.8%,理工类的占29.2%,艺体类的占18.9%。

八成来自乡镇,八成为本市居民,近五成家住在岗区县。调查显示,这批特岗教师84.8%来自农村、乡镇(其中农村的占58.4%),来自城市的只占15.2%。其中84.3%家住本市,46.1%的家住在岗区县内。与2009年相比,家住外省市的特岗教师比例上升了9.1%。

以上结果显示,这一批新任特岗教师总体状况较为年轻,绝大多数都未婚,他们朝气蓬勃,思想活跃,有足够的热情和精力从事农村教育事业。他们大多数都是师范本科毕业,有足够的能力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整体素质较好。他们对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师队伍学历有着重要的意义。他们多数来自农村,对农村比较艰苦乃至比较恶劣的环境有一定的了解,有为农村教育奉献自己力量的情感基础和认识基础。他们大多数来自本省市,且有近半数的人家住在岗地,在生活适应方面有较大优势。

与2009年相比,特岗教师队伍的组成结构有一些变化。其一,男性特岗教师比例更少了。这可能是因为现实社会给男性带来更大的经济、社会压力,目前特岗教师收入偏低,许多男性大学生不愿意报考。这样的性别比例将产生哪些影响,尤其是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效果、年轻人婚恋等方面的影响需要进行长期观察研究。其二,特岗教师中非师范生比例增加。这些非师范毕业的特岗教师中,大多数没有或很少受过专门的教师技能训练。所以相对于师范生来说,他们在教学实践中难免会面临更多的专业困惑,需要加强职业指导和岗位培训。其三,外省籍特岗教师比例明显升高。特岗教师的工作、生活条件相对比较艰苦,对于外地人来说,可能会遇到更大的生理、心理的适应问题。由于背井离乡,这些人才更需要得到关怀,如何才能把他们的“根”留下,是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2. 工作心态:“特岗”吸引力不够,“骑驴找马”心态严重

在报考特岗教师的人群中,六成人目的为就业,七成人目的为当正式教师。调查显示,63.2%的新任特岗教师报考特岗是“为就业”。其中47.2%的人将特岗之路作为职业生涯的铺垫或起点,等机会再另择业。74.5%的人坦言喜欢教师这个职业,“特岗”是他们成为正式教师的跳板;其中女性更加喜欢教师职业。

近五成特岗教师对特岗工作缺乏激情。对于即将走上“特岗”,仅56.7%的新任特岗教师感到激动,36.8%的调查对象感觉平淡,有6.5%的调查对象表示后悔报考了特岗教师;31.6%的调查对象表示遇到更好的职业时会立刻放弃“特岗”,表示不会轻易弃岗的只有21.7%。可见,有近半数的新特岗教师对“特岗”工作缺乏激情,近三分之一的新特岗教师没有长期从事教育工作的职业理想或职业规划。

大部分特岗教师报考特岗的最根本动机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他们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想利用这3年的时间来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或考公务员,或利用“特岗”为跳板进入城镇学校。抱着这种心态的特岗教师定然难以安于现状,不可能踏踏实实奉献于农村教育,这与“特岗计划”的目标要求也许并不一致乃至矛盾,需要学校管理者和各级政府部门在加强管理的同时,切实做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思想教育、职业生涯指导等方面的工作。

3. 职前准备:新任特岗教师信心十足,但忧虑众多

特岗教师整体上充满自信。调查显示,在新任特岗教师中,绝大多数人(87.2%)都表示,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或当班主任且兼任至少一门学科的教学。他们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98.3%的受调查者认为自己不比非特岗教师差,74.7%的表示会比非特岗教师做得更好。与非特岗教师相比,他们认为自己的最大优势在于:吃苦耐劳(38.2%)、思想活跃(23.1%)、大胆创新(19.4%)、渴望成功(19.2%)。

特岗教师准备欠充分,工资低成为最大隐忧。农村条件比较艰苦,生活工作的困难相对较多。面对可能的多种多样的困难,64.1%的新任特岗教师表示“有足够的思想准备”,16.2%的明确表示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19.7%的新任特岗教师对此表示“不确定”。新任特岗教师对即将走上特岗之路仍有各种各样的担忧。在对“您在岗期间最担心的是什么”这个问题的调查当中,选择最担心在岗期间工资不够开销的特岗教师最多(占到37.4%),其中男教师中有43.5%、女教师中有35.1%;其次担心的是“得不到他人尊重”,担心工作、生活不适应,以及其他方面如与恋人天各一方、教学设施不到位等。

4. 未来规划:职业目标模糊,对收入的期望值较高,愿意留任的比例较低

过半特岗教师尚无明确的发展目标。调查显示,多数新任特岗教师规划过未来,但目标真正明确的却不到一半。95.7%的人都思考过自己聘期后的职业生涯,但只有43.6%的人有明确的目标和规划,52.7%的人考虑过但当前依然目标模糊,还有4.1%的人从来没想过。

近九成的人期望月薪在3000元以上。对特岗教师未来薪水期望的调查发现,88.7%的人期望未来的月薪能在3000元以上,37.5%的人期望在4000元以上,18.5%的人期望在5000元以上。

仅两成愿意期满后留下,专科生愿意留下的比例较高。政府鼓励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继续扎根当地教育。然而,在这次调查中,只有23.1%的受调查者表示愿意留下来继续服务于当地教育;与2009年的35.2%相比,明显减少了12.1个百分点。其中本科生中有21.5%的表示愿意,专科生中有30.7%的表示愿意。采用卡方检验发现,本专科生的留任态度差异显著,专科生更愿意留原地扎根。相关分析发现,特岗教师的年龄大小、父母支持与否、家庭与在岗地间的距离等与留任态度显著相关,即年龄越大、父母越支持、离家越近的特岗教师,更愿意期满后留任,扎根于当地农村教育。

以上结果显示,半数以上的特岗教师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规划,这可能会使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迷失奋斗方向,丧失前进动力,这既不利于他们个人的专业发展,也会减弱国家“特岗计划”的实施质量,不利于促进农村教育发展。

政府鼓励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继续扎根农村教育。然而与2009年相比,愿意继续留任原地的特岗教师比例呈现缩小趋势,这可能与更大的经济压力、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关。一方面,农村教育条件艰苦,待遇低下,个人发展受限;另一方面,有的特岗教师远离家乡,缺乏家庭支持系统。所以,大部分特岗教师表示期满后不继续留任,这应当引起有关方面高度重视。

对策建议——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促进特岗教师发展长效机制、淡化学历要求,加强综合素质考核,提高招聘质量

选拔出“素质好,留得住”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特岗教师行列,能有效地促进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特岗政策规定,以招聘大量本科毕业生为主,侧重了对学历的要求,却可能导致对农村从教人员综合素质的忽视。学历高并不代表从教能力一定强,即使从教能力很强的教师也不一定愿意或适应在农村从教任教。对乡村教师的素质要求绝不仅仅是学历高、知识多,更需要对乡村社会的亲近和广博的爱。当前学历高、专业强的特岗教师多数难以留任当地,继续服务于农村教育;相反,一些学历并不一定高,但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他们具有立足农村社会所需要的文化意识和综合素养,他们会用心从事乡村教育,能充分地引导农村孩子认识身边的乡村世界,吸纳农村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他们才真正是农村教育值得信赖的薪火。因此,招聘特岗教师可否适当放宽对学历的硬性要求,加强对农村从教者综合素质的考核,提高招聘质量。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增强吸引力

农村工资待遇远低于城镇,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也较为匮乏,这是很多特岗教师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任教的一个主要原因。在这种情况下,应当加大农村教育投入,建立特岗师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教师的工资补偿机制,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缩小城乡教师待遇差距,提升农村教师的地位。同时加大对农村教师进修的投入,为农村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以增强农村特岗教师岗位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服务并扎根于农村教育。

从特岗教师的利益出发,加强人文关怀

要在思想上加强价值观引导,树立正确意识。新任特岗教师大多出于就业的需要进入特岗教师队伍。各级政府和设岗学校,在政治上要尊重、信任他们;在价值取向上,要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服务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识,指导他们科学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帮助他们迅速地适应特岗教师工作,让他们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正确认识自身的价值,感受工作的乐趣,做好在岗期间和聘期满后的职业生涯规划。

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特岗教师地位。“特岗计划”完整地实施了5年,然而该计划对于很多人来说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很多特岗教师不能从社会、学校和正式教师那里得到应有的信赖与尊重,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特岗教师地位。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各界广为宣传特岗政策及特岗教师们的优秀事迹,让社会更加关注和重视特岗教师群体。从而吸引更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参加“特岗计划”。

要在生活上加强人文关怀,免除后顾之忧。新任特岗教师有的来自外省,有的来自城市,刚从大学走出,突然来到比较艰苦的农村,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难免产生多种多样的不适应。地方政府和学校务必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关怀,尽可能地改善他们的生活、居住条件,从细节入手,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特别是根据大多数特岗教师尚未婚恋的特点,地方政府与学校可为他们与周邻学校或单位举办更多的联谊活动,为他们创设良好条件,鼓励他们定居农村,从根本上挽留他们安心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要在专业上提供多元支持,保障特岗教师更有效地教学。新任特岗教师基本上是大学刚毕业的青年,理论知识虽然较为丰富,但教学实践经验缺乏,尤其是那些非师范毕业的特岗教师,他们渴望能够得到一些教学技能方面的培训机会,所以相关部门应尽力满足他们的要求,给他们提供这样的学习和培训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可以通过优质课观摩、科任教师集中交流等形式,也可以采取新任特岗教师由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专门带领的“导师制”等形式进行实践教学能力的指导和培养,以使特岗教师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中国教育报》 2013 年 3 月 25 日 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