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企业:技能人才成长在提速

发布者: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日期:2010-11-12 8:48:00 人气:

规划职业生涯 完善培训体系

10月26日上午9时,沈阳市高技能双证人才学历班毕业典礼上,沈阳航天新光集团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工张春来手捧着本科学历和高级技师两份证书,微笑着与其他学员握手合影,两年半的“双证班”学习经历不仅让他系统学习了机械制造专业方面的知识,得到了本科学历,更让他收获了许多生产一线上的“战友”,这些都将成为他未来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

当天下午,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沈阳机床集团)的计算机程序设计员郭崇宇走出了辽宁装备制造学院实训基地的大门,在这里他刚刚完成了为期3个月的技能知识理论学习,校企共建的技能培训体系可以让他随时可以从生产一线回到校园里“回炉”深造。

近年来,沈阳市企业里的青年技工们发现,无论是技能培训的设计还是岗位上升的途径,他们都正在面临着越开越多的选择。

作为全国最早一批设立的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沈阳市企业中的青年技能人才正在实现“提速“成长,其背后是企业中不断完善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日益浓厚的技能学习氛围和企业对技能工人重要性认识的与日俱增。

职业生涯规划成为必修课

孙思国是沈阳机床集团的一名技工,他曾在2005年第一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车工冠军,在成为高级技师后,孙思国对管理产生了兴趣,在接受了公司的职业生涯设计后,他从生产一线转移到技术服务部门,从事为客户调试机床的售后服务工作,之后他走上营销管理岗位。目前他已经成为企业进出口公司亚太销售部部长,年薪达20万元以上。

集团员工陈新海今年“五一”被评为中国劳模,被称为“洋设备”的中国医生。多次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并成为高级技师的他一直坚持在一线技术工人岗位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主要负责设备保养和维修并最终走上了产品开发和维护保养的岗位,实现了自己的职业目标——成为了公司首屈一指的“技术大师”。

“现在公司的高端机器出了故障,首先想到的就是陈师傅。以前进口磨齿机的维修,如果从国外请人过来修每次成本就需要5万元以上,当时没有办法,谁让我们不会修呢!可现在只要陈师傅出手,什么难题基本都能解决,他就是我们企业的活宝。出国培训考察,加薪或休假这些曾经是企业高管层的特殊待遇陈师傅一个都没少,听说前不久还获得了公司奖励的一台中华轿车呢,他已经成了公司一线技工的技能‘标杆儿’,”集团装配钳工刘刚笑着说。

曾经是“振兴杯”赛场上相互鼓励的队友,孙思国和陈新海却在职业发展上选择了截然不同的道路。在沈阳机床集团团委书记姚军宇看来,他们能在适合自己的岗位发展,并取得各自的成功,公司的职业生涯规划功不可没。

姚军宇告诉记者,从每一个技术工人签约之日起,集团就会根据员工的学历、性格、兴趣爱好等特点,设计职业通道,建立职业生涯档案,并进行职业生涯的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规划开发人员同劳动分配部门的工作人员为员工指定分配合适的岗位。企业岗位包含技术岗、管理岗、营销岗、生产岗、生产辅助岗、行政辅助岗几大类。通常一线技工工作3年以上,就可根据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意向选择企业岗位,公司也会对员工进行相应评估,并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最优职位。

“我们企业对青年技工也有类似的职业生涯设计,比如一线工人选择营销岗位后,未来的发展职位依次为销售、市场策划、营销管理等职位,若选择生产管理岗,未来发展包括生产调度、工段长、车间助理、车间主任、生产制造部部长、事业部主管生产副总等职位。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吴波介绍说,一线工人在沈飞集团工作3年后,集团也会根据他们自身的技术能力、业务表现、以及岗位意向,“量身定做”适合他们发展的岗位和职务。

“职业生涯规划模糊,会导致选择定位不清,岗位创新与创造动力缺乏。”沈阳市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局长孟庆伟认为,在职业目标确定后,在走技术路线还是管理路线的过程中青年技工有时难以对自身做出客观评估,企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有效规避风险,在帮助青年技工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培养和积累高技能人才。

技能人才培训体系日益完善

作为老工业基地、技工大省的辽宁也曾面临高技能人才少、青年技工少的“青黄不接”式结构性短缺的困扰,面对青年技能人才的短缺,近年来,企业对技能人才的认识、评价与培训体系正在日趋完善。

姚军宇介绍说,“为了学习德国对待制造业的严谨态度和原汁原味的‘工匠精神’,沈阳机床集团正在打造完整的国际化培训体系。集团收购了一家德国公司,并在德国建立了一个生产研发和培训基地。目前沈阳机床集团已经投资了1800万元安排近100人去德国培训,培训期为半年到一年,培训人员主要包括生产管理者、技术人员和管理层三类。

“作为‘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和‘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鉴定站’,沈鼓集团已经探索出一套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特点的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团委书记刘微告诉记者,集团的技能培训伴随着员工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有序进行。

沈鼓集团对每一名新员工都会进行入职培训、员工素质培训,使其尽快进入角色;对中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与能力培训、岗位资格与资质培训及相关专项培训,为他们在专业的纵深发展上提供支持;对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前沿技术讲座论坛、职业经理人培训,帮助他们技术和管理两个领域向高尖端、高层次发展。

在技能操作培训方面,沈鼓集团围绕核心工种,进行岗位技能训练并对重点工种的骨干人才开展专题性的高技能人才培训集团。集团根据各工种人员及岗位分布,选取制齿工、镗铣工、数控加工中心操作工等技术含量较高、对保证企业生产正常运行和提高产品质量有重大影响、高技能人才相对短缺的重点工种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集团还按工种确定不同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内容,分年度实施计划,聘请专家、技师和高级技师作为导师,进行技术理论深化和技能提升培训与研讨。

在青年员工技能普训方面,沈鼓集团成立“青年技师协会”,开展技术交流活动,在生产活动中进行传、帮、带,一方面引导青年员工开展岗位练兵活动,全面提升青年员工劳动技能,每三年组织一届技能竞赛,对在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员工奖住房、出国考察、晋升工资等,鼓励技术青年学习技能;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师徒结对”和“名师带高徒”活动,以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工人技师等为师傅,结成120多对师徒,师傅传绝技,徒弟学本领,许多徒弟迅速提升专业技能,加快了技能人才的培养。

“从普通工人成长为高级技师至少需要15年时间,如果没有师傅带着并指导我参加各种比赛,我不可能在7年内就可以成长为高级技师,现在我的待遇与购房福利相当于一个处级干部。”沈鼓集团装配车间的电焊工张腾蛟说。

“校企合作”让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沈阳市政协今年初对全市职业教育就业情况做出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沈阳市有中职学校102所,在校生108037人,全市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7%以上,普职比达到1:1,每年全市中职毕业生达4万人以上。

调查显示,沈阳市93.1%的职业学校建立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制度,自2005年开始,通过职业学校建立企业职工培训基地和在企业建立学校实习基地两种方式已建成校外基地1581个,每年安排实习学生2.3万人,就业基地2211个,每年安排就业学生2万人,占学生就业率的50%。

在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机械工程系学生管理处副主任马鸣鹤看来,职校生高达97%的就业率是职校培养的学生同企业对技能人才要求实现“无缝对接”的证明,其中“校企合作”的培训方式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26日,在辽宁装备制造学院“教学实训中心”,每台机器前面都有身穿蓝色工服的人员在操作机器,俨然一个现代化的大工厂。这个中心是沈阳机床集团建在学校的一个生产车间,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技术、设备、技术人员和生产任务,学生上课就在实训中心产教结合,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管理和产品生产的过程。

实训中心采用学校的专业教师和车间选聘的技术工人共同负责的教学模式,学生可在这里操作企业的设备、熟悉企业的技术文化,学校也会协助企业培养成熟的高级技师,提升企业青年技术人才的技能水平。

姚军宇介绍说,沈阳机床集团从2005年开始就同辽宁装备制造学院、辽宁省装备制造学校,以及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家省内院校合作,通过在学校建立实训基地和引进顶岗实习技能人才等多种方式实现校企共赢,目前已培训学生和企业员工近万人。

沈阳机床集团党委书记张伟明表示,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来培养专业技能人员,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即可上岗,无需岗前实习,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对企业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了企业青年技能人才的积累。另一方面,企业一线青年技工往往需要通过一段时间后的“实战“,才能认识到自己技术或理论水平方面的不足,“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也为他们“回炉”学习理论知识、提升技能提供了平台。

沈鼓集团董事苏永强长告诉记者,沈鼓集团同大连理工大学早在两年前就成立了沈鼓-大工研究院,两年来共开展38项科研项目研究,攻克了多项核心技术难题,为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做出了贡献,目前双方联合开展的核级泵关键技术的研究,将会提升沈鼓在核级泵制造领域的科技创新实力。此外,作为企业与高校共同建立的研发机构,沈鼓集团的高技能人才也在这里得到了锻炼。

“越来越多的职校和企业中的青年技能人才将通过‘校企联姻’这一平台脱颖而出。”马鸣鹤认为,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的人才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譬如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之间存在差距,课程与就业岗位技术,而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不仅是技工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企业人力资源的有效手段,作为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校企合作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培养人才的过程,有效地解决就业与市场对接,解决学习体系与工作体系的差距,同时也可以帮助企业吸纳和培养具有发展潜力的技能人才,完善企业的技能人才培训体系。

(文见《中国青年报》2010年10月28日第T4版)